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安胜蓝 张云 张文骁
五年砥砺奋进,五年成就斐然。从“国之大者”到民之关切,人民政协用高质量的履职挥笔作答时代的考卷。
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向中外媒体介绍了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12个问题涉及政协履职、经济形势、对外开放等国计民生重要话题,展现人民政协履职成果,回应社会关切民生期盼。
守正创新,全国政协履职呈现新气象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五年来,人民政协工作的关键词是“新”。十三届全国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人民政协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人民政协事业呈现新面貌、新气象。
郭卫民介绍,全国政协五年来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坚定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全国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在丰富协商形式、健全协商机制、提升协商效果、培育协商文化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探索性、基础性工作,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全国政协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和实施协商建言、开展监督,举办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双周协商座谈会等超过100场。五年来,共收到2.9万多件提案,编报各类社情民意信息9000余期。”郭卫民说,这五年,全国政协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积极建言资政,回应民生期盼。
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五年来,全国政协更加注重互动交流,更加注重培育协商文化,努力把凝聚共识融入履职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郭卫民介绍,全国政协通过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党的百年华诞等重大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开展委员读书活动、党外委员专题视察等凝聚委员共识;利用委员讲堂、专门委员会媒体见面会等载体,面向社会传播共识。
在回答本报记者关于全国政协开展委员读书活动、推动“书香政协”建设、增强委员履职能力进展成效的问题时,郭卫民说:“全国政协与光明日报、国家图书馆联合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收到很好效果。依托网络移动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读书学习与助力履职相结合,读书活动有声有色,为推进人民政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郭卫民介绍,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现有2169名,来自34个界别,代表性广泛,结构进一步优化,新任和连任比例比较适当,普遍具有良好素质和较强参政议政能力。“新一届委员一定能够珍惜政协委员荣誉,积极履职尽责,把政协工作做得更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他说。
建言献策,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议题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正快速恢复正常。中国经济是否会迎来强劲复苏,也成为国内外高度关注的话题。
“2022年我国保持了宏观经济大盘总体稳定,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再上新台阶,成绩来之不易。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在市场规模、产业体系、人力资源等方面具有雄厚基础,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2023年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把稳增长放在首要位置,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郭卫民介绍。
委员们建议,要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要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传统产业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引导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小微企业和创新发展;要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等。
民营经济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郭卫民表示,全国政协对于保护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十分重视,通过专题协商、网络议政、委员提案等多种形式,持续推动工作进展。“2021年起,以经济委员会为主体开展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五年专项民主监督,2022年形成了《百家企业反映的百个问题》的专题报告,深入基层了解包括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在内反映的问题。委员们就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在国家层面建立企业家荣誉制度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提出的不少建议都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就业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围绕稳定和促进就业,政协委员提交了大量提案,提出的很多意见建议都被采纳。“有的委员建议,企业稳就业才能稳,企业壮大就业才能壮大,要把现有的企业维护好、发展好。有的委员建议,应加强对快递、外卖、网约车等从业人员的权益保障,积极推动和引导新就业形态的发展。还有的委员建议,要大力宣传引导社会更加重视技能的观念,创造人尽其才的空间。”郭卫民表示,全国政协将继续把就业问题作为协商议政的一项重点工作,积极建言、凝聚共识,为稳定和促进就业贡献力量。
共创未来,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向前推进
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不断取得新进展。”郭卫民介绍,全国版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经缩减到31项,外商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国自贸试验区数量达到21个,在投资、贸易、金融、人员流动等方面实施一系列开放举措,引领带动全国对外开放度和透明度不断提升;在海南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打造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不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并推动其生效;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连续5年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2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超过了6万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891.3亿美元,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截至今年2月中旬,中国已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200多份。”谈到“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时,郭卫民说,“既有像中老铁路、比雷埃夫斯港这样的重大项目,也有一批‘小而美’的农业、医疗等民生项目相继在沿线国家落地。”
面向未来,郭卫民表示,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为契机,中国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提升贸易投资质量和效益,持续深化人文领域交流合作,稳步拓展在绿色发展、公共卫生安全、数字领域等方面的合作新空间,完善风险防控体系,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更大进展,继续为全球经济合作提供新动能、开辟新空间。
近年来,全国政协围绕“一带一路”创新合作、“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等主题,通过开展专题调研、举办双周协商座谈会、召开提案督办会等多种方式协商议政、凝聚共识。郭卫民表示,全国政协将继续开展相关工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扎实向前推进。
(光明日报北京3月3日电)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04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