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光明时评】
作者:朱昌俊(媒体评论员)
贵州遵义警方近日发现,有人通过快递寄售不明药物片剂,警方查扣后送检,发现其中含有哌醋甲酯成分。网络卖家称这是可使考生精力专注、提高成绩的“聪明药”,但其实则是国家列管的一类精神类药物。哌醋甲酯成瘾性极大,还可能抑制生长发育,而购买者多为学生家长或考研学生群体。
很多童话故事里,都会有“聪明药”的情节设定。可一旦“聪明药”走进现实,其演绎的注定是荒唐。从媒体报道来看,每逢高考、考研季,这种实则为毒品的精神药品,便被商家包装成能让广大考生提高成绩的“聪明药”,迎来销售旺季。
作为一类精神类药物,哌醋甲酯临床应用有着严格的限制。刑法规定,一类精神类药物属于毒品的一种。至于提高智商、让人变聪明,纯属商家炮制出的噱头。长时间、大剂量服用这类药物会产生躯体依赖、精神依赖,让人过度兴奋、脾气暴躁,甚至会成瘾、致郁,大量滥用还可能致死。不夸张地说,它虽然被标榜为“聪明药”,但实际是卖家在收部分家长和学生的“智商税”。
从毒品治理的角度来看,“聪明药”的流行,是新型毒品的渗透力不断强化的表现。但考虑到它的主要消费者是临考季的家长和考生,这背后所折射出的群体性投机心理,同样耐人寻味。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购买“聪明药”的群体,主要是被商家误导和蛊惑。然而现实是,很多买家其实并非不知道“聪明药”的巨大副作用,但为了获得理论上“提高注意力”的效果,最终还是选择了赌一把。
由于流行多年,如今网上关于“聪明药”的信息已经很多——警方提醒、专家科普,只要愿意都可以轻松查到。但一些买家即便知道了“聪明药”的真相,也依然选择尝试,这既反映了预防新型毒品的现实复杂性,也为我们体认社会上弥漫的投机心理提供了一个微观切面。
选拔性考试,说到底拼的是一个人在学习上的长期努力与投入,这一点在社会层面已经达成共识。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于捷径的迷恋。很多围绕高考、考研所出现的现象,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点。比如,每逢重要考试,就会出现“押题热”,很多学校和老师甚至会把成功“押题”作为一种能力和成绩来予以标榜。此外,一些热门教辅书籍的取名也同样热衷此道。像《数学速成100分》《三招教你学数学》等,都是在毫不掩饰地宣扬学习捷径。在这样一种充斥着投机心理的教育氛围中,“聪明药”的热销,或许就不那么意外了。
投机心理的生成,一定有着复杂的成因。在教育领域,它可能是普遍的教育焦虑所引发的结果。当大家对于高考突击提分的工具选择,从当年的“安神补脑液”“生命一号”等可疑的“补脑神器”,变为今天的具有法律风险并同时带有巨大副作用的毒品“聪明药”。我们的教育焦虑和由此催生的社会投机心理,可能不是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弱化,而是产生了各种变种。这一与进步潮流明显存在割裂的社会图景,着实值得深思。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8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