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作者:觉安拉姆,系西藏大学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性特征承载了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记忆,是我国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不仅是对我国文化安全的积极维护,也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强化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基础。
在非遗进校园(西藏大学)活动中,舞者展示国家级传统舞蹈丁青热巴舞。觉安拉姆摄/光明图片
西藏各民族在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认知、适应、改造、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积淀厚重、特色鲜明、形态多样、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民众创造、传承和享用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来源于民众,服务于民众,造福于民众。西藏自治区自2006年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发现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戏剧、民间文学、曲艺、民俗等10个资源种类共计1000余个。截至2021年,全区有藏戏、格萨(斯)尔、藏医药浴法3个代表性项目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9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6人;自治区级名录460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22人;市(地)级名录480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34人;县级名录1554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16人,建立了名录和传承人四级体系。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入选4项,命名159个自治区非遗传习基地、8个自治区非遗特色县乡村。西藏自治区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自治区级14个、国家级试验园区1个。西藏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中传统工艺类占201项,其中16项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30个项目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2018年,西藏自治区制定出台《西藏自治区传统工艺振兴计划》。2020年出台《关于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的通知》(藏文厅字〔2020〕1号),积极鼓励支持各地(市)贫困地区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鼓励传承人开办合作社、建立生产基地等,大力推进文化扶贫工作。截至2020年,全区共设立非遗扶贫工坊108家,直接吸纳171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人均月收入达3675元。截至目前,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7亿多元,自治区财政投入4753.9万元,用于保护利用设施建设、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代表性传承人的记录工程、传承人群普及培训和扶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等。近年来,实施35名国家级、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记录工程,形成300余小时视频和1000余张精选图片。录制2000余小时的《藏北格萨尔艺人独家说唱》及200余小时的《高龄格萨尔艺人独家说唱》,并先后出版《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藏戏艺术巡礼》《藏药材图谱大全》等系列普查成果书籍和近百种音(影)像制品。完成30种传统舞蹈、西藏传统八大藏戏、藏医药文化等数字化建设工作。
在非遗进校园(西藏大学)活动中,学生体验尼木藏香制作技艺。 觉安拉姆摄/光明图片
非遗+产业+旅游+扶贫显现了文化与产业、文化与旅游、文化与扶贫结合的复合效益。其中非遗+旅游不仅丰富了西藏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了旅游层次,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交流,将传承与弘扬、原真与价值再创造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持久生命力。“西藏尼木:吞达村探索非遗扶贫之路”从全国179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0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实践案例。拉萨市尼木县尼木藏香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2008年入选传统手工技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尼木藏香被认定为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拉萨市打造尼木县藏香产业园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基地占地83亩,总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基地为合作社社员提供10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吞巴镇手工藏香制作户270多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和销售。“让燃香成为日常,把文化传向四方”是尼木藏香文化理念。藏香产业园设立藏香生产区和藏香文化体验区,利用尼木县传统藏香文化资源优势,在积极保护基础上拓展传承空间,进行产业创新与发展,将非物质文化资源优势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实现了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结合,探索了一条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路径。西藏自治区推广尼木非遗扶贫工作经验,举办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技能培训班,参训学员达59人,其中非遗工坊负责人占46%,建档立卡贫困户占30%。目前,“振兴传统工艺,促进百姓增收”理念的实践重点放在藏族绘画艺术、藏纸文化、藏族编织技艺、藏医藏药等一批民间工艺产业基地的建设上,扶持民间手工艺生产企业走向市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泥塑制作技艺现场展示。觉安拉姆摄/光明图片
西藏自治区依托非遗传统舞蹈方面的丰富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文化品牌建设。传统舞蹈主要有弦子舞、锅庄舞、热巴舞、羌姆、卓舞、宣舞、谐钦、廓孜、拉萨囊玛、甲谐等,包含了生活习俗的舞蹈、岁时节令习俗舞蹈、人生礼仪舞蹈、宗教信仰舞蹈、生产习俗舞蹈等。西藏自治区传统舞蹈的区域性特征显著、舞蹈类型多样化、舞蹈普及民众化,同时民众对传统舞蹈有着特殊的喜好,是民众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传统舞蹈文化品牌,如日喀则市拉孜县堆谐《飞弦踏春》、山南市卓舞《雅砻春潮》、那曲班戈谐钦《天湖之舞》等,是将非遗文化资源与现代舞台艺术手段相结合,提升打造成有影响力的舞台精品,使文化精品成为繁荣公共文化体系、促进文化交流、丰富大型博览会特色的主要媒介。
学校成为共享非遗人文文化资源教学基地,西藏自治区挖掘各地市、县具有典型性、独特性、代表性的传统戏剧、传统歌舞和传统手工艺去丰富和创新校园文化。西藏自治区组织编写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延伸读物,邀请传承人走进课堂演示和体验代表性项目。特色校园广播体操融入喜闻乐见的特色传统舞蹈和音乐,拉萨扎西雪巴、那曲班戈谐钦、山南扎囊果谐、日喀则拉孜堆谐等各地市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歌舞在校园中传播。目前,西藏自治区认定西藏大学、西藏藏医学院、拉孜县拉孜镇中心小学、山南扎囊县中学、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昌都市职业技术学校、那曲市班戈县中石化小学等13所学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示范基地。非遗进校园让学生共享文化赋予人们的喜乐和愉悦,陶冶了艺术情操、繁荣了校园文化、提高了人文素养,进而挖掘出一些愿意传承非遗并有这方面天赋的学生,培养新一代的非遗接班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民间延伸到校园,从校园扩展到社会,传承方式、传承空间、传承形式、传承能力不断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时代在变,生活方式在变,许多审美情趣也在发生变化,丰富的非遗文化为经济发展带来无限的想象和创造空间。西藏自治区在文化创造价值方面注重特色保护与内涵创新的探索,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互转换特征尤其显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藏医药产业、唐卡产业、旅游产业、特色文创产业、节庆文化产业、娱乐和餐饮产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拉萨雪顿节”“康巴艺术节”“杜鹃花艺术节”“雅隆艺术节”“珠峰艺术节”“那曲赛马节”“象雄文化艺术节”“江孜达玛节”等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促进了西藏特色旅游经济的发展。江孜达玛节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是日喀则地区古老民间竞技活动的遗存,群众性的文艺表演和传统体育竞技贯穿节日过程,已经形成相对固定的乐种、歌种、民族传统体育竞技种类,集中展现了藏族歌舞艺术、民风礼俗、民间信仰、传统竞技等众多民族民间文化内容。各村代表性民间艺人带领团队参与节日各项演出和竞技,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内容类型丰富多彩,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参加。
国家级晒盐技艺传承人卓玛央。 觉安拉姆摄/光明图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基本的特点是传承性,传承的主体将这种活态流变性的文化不断地传承和发展。藏医药在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第一批五位国家级传承人在拉萨北派藏医水银洗炼法和藏药仁青常觉配伍技艺方面不仅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而且有着很高的水准和影响力。西藏藏医药大学尼玛次仁教授从师第十二代北派水银洗炼法传承大师措如·才朗,他用水银洗炼法,生产了首批配置名贵藏药的核心“坐台”,为西藏藏医药大学藏药厂的制药技术和生产各种药品奠定了坚实基础。尼玛次仁教授搜集整理了已故藏医药大师措如·才朗的藏药秘方260种,撰写了《藏药水银洗炼法》等多部专著,推动了藏医药学的传承和发展。措如·才朗另外一个传承人索朗其美教授,先后研制出胆石康、多血康、风湿清等系列藏药,精心组织编写了措如·才朗《四部医典大详解》,全书分为六册,约380万字,附加图200张,渗透了该学科领域300年来的研究发展成果,成为藏医药界在教材改革和资料建设中具有权威性的巨著。
西藏自治区对文化遗产丰富且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的区域,有计划地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如,在藏中农区、藏北牧区、门巴族、珞巴族、僜人、夏尔巴人聚居地区建立民间艺术生态保护区。在西藏农牧区命名民间艺术之乡、组织民间艺人、民间艺术表演队伍,开展民族民间文化商演、展演、展览活动。截至2020年,民间藏戏团队发展到152支,专业团队1支。那曲认定73位市级格萨尔说唱艺人。藏戏形成于14世纪,是戴着面具、以歌舞形式演绎故事的藏族戏剧,流传于青藏高原。藏戏流派有拉萨觉木隆、日喀则琼巴、日喀则南木林湘巴、日喀则市的江嘎尔、拉萨扎西雪巴、山南市的琼结宾顿、察雅香堆等,经典剧目主要有八大传统藏戏,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形式。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民间土壤,存在于民众生活,民众自觉保护、传承和享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自2006年我国设立首个文化遗产日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成为西藏自治区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理念的重要载体,每年都积极开展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技艺表演、现场体验、产品销售、非遗进校园等活动。“互联网+非遗”使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手段、速度、扩散范围显现出新的表现形态。在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系统工程建设中,政府部门、社区民众、传承人群体、社会组织、科研机构和新闻媒体形成合作机制,促进了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系统有效运转。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30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