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尊崇宪法精神 推进依法治国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尊崇宪法精神 推进依法治国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3-08 06: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两会专访】    

尊崇宪法精神 推进依法治国   

——访浙江省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跃敏代表

光明日报记者 严红枫

尊崇宪法精神 推进依法治国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是全国唯一的宪法类纪念场馆,它向世界讲述着中国宪法故事,成为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窗口。

  浙江省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跃敏代表在接受专访时向记者介绍,自开馆以来,“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已接待观众超过43万人次,其中包括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名境外参观者。“他们在这里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实施、完善、发展的光辉历程,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伟大成就。”

  “2016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作出重要指示,为陈列馆发挥作用指明了方向。”于跃敏代表说,“两年多来,杭州市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努力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实施宪法的真实历程和光辉业绩讲清楚、说明白。”

  “到陈列馆参观的40多万名观众和11000多名宪法宣誓者,在历史的启迪和传承中进一步坚定了制度自信、增强了宪法自觉。”于跃敏代表说,浙江省委书记车俊专门就保护好、宣传好起草“五四宪法”这段历史、传承弘扬宪法精神提出要求。

  目前,在省委、市委的示范引领下,浙江省内已有3800余家单位组织干部走进陈列馆,党员干部观众量超过13万人次。

  “宪法修正案公布施行后,陈列馆以‘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为主题,突出以史鉴今、温故知新。”于跃敏代表说,“我们把现行宪法的学习宣传与制宪修宪的光荣历史结合起来,将宪法内容编成可听、可看、可讲的生动活泼的宪法故事,深入宣传宪法及其修正案的核心要义,让观众对宪法和宪法修正案的基本内容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据悉,自2018年3月以来,陈列馆日均观众量从600多人增加到1000多人,比之前上升了近50%,其中党员干部和青少年超过六成。截至目前,共有460多批次、超过1.1万名国家工作人员在陈列馆进行宪法宣誓,进一步增强了国家公职人员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宪法是根本大法,青少年是祖国未来,青少年从小培育宪法精神,种下法治的种子,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发挥作用。”于跃敏代表说。

  如今,“走进五四宪法起草地”已被编入杭州市地方课程“最忆杭州”的七年级教科书。杭州市组织开展的“寻访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起草地”系列活动,吸引了市内外200余所中小学校2万余名学生参加,组织开展的“宪法就在我们身边”主题读书征文活动和“宪法在我心中”书法篆刻作品评展活动,共收到稿件1500余篇、作品2500余件。

  “让宪法走入人民群众,就要‘活起来’‘落下去’。”于跃敏代表说,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开展宪法和法治宣讲也是一种有效途径。

  “陈列馆每月举办‘法治大讲堂’,主讲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内容,注重讲学互动,弘扬宪法精神。”于跃敏代表告诉记者,“法治大讲堂”自启动以来,已开设专题讲座23讲。此外,以陈列馆为阵地成立的普法志愿者服务队,共有各类志愿者260余人。志愿者累计已为观众提供咨询和讲解服务超过11000小时。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与杭州结下了不解之缘,是杭州之幸。中国开启了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是人民之幸。”于跃敏代表说,杭州市将继续发挥好“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的教育阵地作用,积极创新宪法教育形式,努力讲好中国宪法故事,为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作出应有的贡献,真正让宪法精神根植人心。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08日 07版)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