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任维东
切微今年36岁了,当看到她1983年出生不久住的茅屋照片时,简直有些难以置信,这与今天她家的2层小洋楼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张照片是当时刚到云南省社科院工作不久的郑晓云,来切微所在的亚诺寨搞民族调查时拍摄的。
切微1983年出生时住的茅屋。资料图片
切微家现在住的小洋楼。资料图片
作为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的基诺族,世代生活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基诺山的茂密森林中。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他们只有几千人,从原始社会末期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1979年被认定为中国第56个民族。
亚诺村民小组位于基诺山乡东南部,是典型的基诺族山寨,海拔在1200米以上。切微出生时,亚诺寨的生活比新中国成立前有了明显改善,但当时的亚诺寨不通公路、不通电、不通自来水,人们住的还大多是茅草屋,相当贫困。
切微的妈妈沙都回忆说:“这样的茅草房一直住到1985年年底。当时家里孩子多,吃不饱穿不暖,不像现在,家家出门有车,天天有肉吃。”
得益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大力关怀帮扶下,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基诺山日新月异,发生了很大变化。经过40年的艰苦奋斗,如今,基诺山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11757元,许多人家都拥有了自己的小汽车、摩托车、电视机、电脑,通了自来水、水泥路和宽带,实现了整族脱贫。
2006年,切微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充分利用和发挥这里优良的自然生态条件优势,靠采摘、加工和销售普洱茶叶,每年能挣到二三十万元。2007年,切微家里花了14万元,盖上了现代化的2层楼房;现在拥有小汽车两辆,电视、手机、洗衣机等现代化生活设施也应有尽有。如今,切微的儿子正在上小学4年级,学费全免,每月还有国家对较少民族的生活补助。一家4口人过上了越来越富裕的生活。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记者问她:“想对我们的祖国说几句什么心里话?”
切微思考一番,坚定地答道:“社会主义的祖国是我们基诺人的依靠。祝福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30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