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陈慧娟 安胜蓝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为展现我国70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9月23日,“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
进入展馆,首先进入序厅,圆形大厅四周环绕着祖国大地山河的景色。从北国冰封到闽南秀色,从西域风情到东海听涛。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正昂首阔步前行的中国的美丽风采。
展览按照年代线性逻辑来展开,共分为“屹立东方(1949—1978)、改革开放(1978—2012)、走向复兴(2012—2019)、人间正道”四个部分。步入其中,橙、绿、红、蓝随主题转换,淡雅庄重,抬头就能看到上方的年份标识,蜿蜒而井然的路线,让人感到如同游走在时间隧道中,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唤起记忆深处的共鸣。
每一部分以一个极具重大意义的场景为开端。如进入“屹立东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安门城楼的微缩复原,毛泽东在这里向全世界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展览中体现了“历次党的代表大会对党和国家事业做出的决策部署”“重要中央全会对相关领域的重大决策部署”,尤其是每次五年规划(计划)所做出的重要部署,在醒目位置予以说明,形成跨段主线,使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各阶段发展成就和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穿插展示、互为呼应、贯穿全程。
70年来相关领域取得的150个“新中国第一”散布在各个年份,同样勾连起70年的发展脉络、突出了展览整体感。如1952年全线通车的成渝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展览以浮雕的形式再现了通车典礼的情形,树叶环绕着“1”的标识醒目地出现在右上方,生动展现着我国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引领的非凡成就。
每隔10年,集中设置了英雄模范墙,集中展示这一阶段涌现的英雄模范人物。从邱少云、王进喜、茅以升、张海迪到王选、钟南山、潘建伟、廖俊波,无不代表着中华民族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展览除了借助图片、产品原件、沙盘模型等实物回顾峥嵘岁月外,还进行了多个重要时刻的实景再现。既有小岗村18户农民在“包干”契约上按下鲜红手印的场景,也有1977年恢复高考时的场景。教室中与真人等高的几排考生,黑板上书写的考试科目、考场注意事项等,细细描摹着他们命运改变的时刻,令人震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成就展在内容设计上别具匠心,一方面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的坚强领导,另一方面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展现老百姓70年来生活的变化。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70年成就的取得依靠人民,也是为了人民。随着国家发展进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迈上新台阶,每一个个人和家庭的变迁,都是时代前进的缩影。展览中展出了许多具有“年代感”的日常生活用品,比如第一代化纤产品“的确良”、粮票、黑白电视机等,还专门设计了上世纪50年代的婚房场景、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家庭的场景,以及现在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易地扶贫搬迁家庭的实景,既展现“国事”“大事”和“大国重器”,又讲述老百姓的“家事”“小事”“身边事”。这些“接地气”“有温度”的展览内容让观众对70年变化有了切身体会,提高了观众的代入感、参与感、共鸣感,真正感受到70年的发展成就由人民共享。
70年风雨兼程,70年换了人间。展览以“人间正道”结束,片片风帆寓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这艘航船正在破浪前进,风帆上数字、图表等强烈对比,直观展示了70年来祖国在工业、科技、法律、医疗等方方面面的巨变,同时集中展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愿景。
此外,为了让更多人民群众能随时随地体验展览,还将同步举办网上展览。“十一”彩车巡游结束后部分彩车将停放在北站南广场展示,烘托展览氛围。(光明日报北京9月23日电)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24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