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定格动画让传统手工艺“动起来”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定格动画让传统手工艺“动起来”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2-23 03: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史清源(中国传媒大学科研助理)

  定格动画,是一种通过逐帧拍摄静态对象,并连续放映影像使之产生运动效果的动画形式。传统定格动画中的人物及场景多使用黏土、木材或其他混合材料,凭借其独特的质感和风格,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定格动画让传统手工艺“动起来”

  《囍厢记》以传统砖雕为灵感

  回望中国动画发展史,传统手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定格动画的创作中。20世纪50至9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推出了一系列制作精良的定格动画作品。其中,《猪八戒吃西瓜》《金色的海螺》融合了皮影与剪纸风格,《鹿与牛》为难得一见的竹偶动画片,《瓷娃娃》中的角色由景德镇高岭土捏制并涂以高温颜色釉烧成,光是主角瓷娃娃就烧制了近两百个不同姿态的瓷偶。这些经典动画片至今仍是几代人的童年记忆。中国动画先驱、“万氏兄弟”中的万古蟾曾在创作谈中说:“我们在试制样片时,融入了陕西和湖南的皮影样式,也有民间窗花和北方流行的剪纸样式。我们想通过这些尝试,为发扬传统艺术贡献一份力量。”

  21世纪初,随着动画制作技术的迅猛发展,三维动画、矢量动画等新兴动画形式开始普及,并占据了主流动画市场。定格动画因制作耗时费力等劣势,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经过数十年的沉淀,如今,独具特色的定格动画再次迎来新的发展阶段,这主要受到多种时代因素的影响。第一,动画软件和拍摄工具的迭代,显著提升了定格动画的制作效率和质量。第二,自媒体、短视频的蓬勃发展,为定格动画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第三,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不断升温,许多创作者积极从传统手工艺中发掘灵感,拓宽了定格动画的表现形式与风格。

定格动画让传统手工艺“动起来”

  《金色的海螺》融合剪纸与皮影风格

  纵览近年来涌现出的以传统手工艺为灵感的定格动画作品,溯源其背后的创作思路,大致可以分为两大主要类型。

  第一类是借助传统手工艺的表现形式演绎叙事片段,强调工艺材料属性与表现内容的相互融合。试看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主题的定格动画《一切只为热爱》。该作品邀请了多位匠人参与设计制作,囊括多项传统手工艺,如使用纸雕工艺表现冬奥会场馆及其周边白雪皑皑的环境氛围,通过数十枚玉雕印章的拓印再现短道速滑运动的激烈场面,借助面塑的运动员形象与景泰蓝冰壶演绎精彩的冰壶赛事……各类工艺不同的材料质感与各项运动场景相得益彰,为观众带来别样的视觉体验。作为一部宣传片,该作品不仅诠释了冰雪运动的魅力,也将传统手工艺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展现给大众。

  再如定格动画《囍厢记》,通过传统砖雕的艺术形式讲述了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动画场景的设计灵感大多源自徽派建筑中砖雕的实景拍摄。从宗祠到民居,从门楼到厅堂,创作团队在收集大量素材的基础上,精心研制出一种类似青砖质感的可塑性材料,使其更加便于雕刻。最终,作品呈现出数字动画难以达到的逼真质感,在生动、流畅地表现故事的同时,让精美的砖雕“动起来”。

定格动画让传统手工艺“动起来”

  《N分之一》中逐帧绽放的绒花

  另一类以传统手工艺为灵感的定格动画创作则是聚焦工艺制作本身,或是对其制作过程进行解构与呈现,或是将工艺作品的局部细节进行动态化演绎。在这类动画中,传统手工艺不仅仅作为一种视觉表现的手段或材料,更成为作品的主角。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聚焦绒花制作技艺的定格动画《N分之一》。该作品逐帧展示了一根根绒线经过排列、扭转、穿插,逐渐形成一片片花瓣,最终聚合为一朵绒花的过程。创作者创造性地将镜面元素融入作品,使画面呈现出如万花筒一般的视觉效果,既立体展现了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步骤与细节,又富有现代艺术美感,令人耳目一新。

  一部定格动画的制作,凝聚了创作者的心血与巧思。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手工艺不仅为动画作品带来独特的艺术美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赋予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特色。同时,定格动画的表现形式有效突破了传统手工艺静态展示的局限,为其传承与创新开辟了新的路径。两者相互促进,共同书写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精彩篇章。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23日 09版)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