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沙海巡线人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沙海巡线人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2-20 02: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赵明昊 靳昊 孙金行 光明日报通讯员 成超 王骞

  从220千伏塔中变电站朝西北方向驱车5公里,行至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一座座“穿沙”铁塔被“银线”串起,电能途经沙漠戈壁,源源不断送往千家万户。

  “我们今天要巡检的是220千伏轮南塔一线710基至729基铁塔,主要对铁塔、金具和基础拉线进行巡视,大家检查好需要携带的工具、饮用水和食物,准备出发。”2月17日8时,国网巴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五班工作负责人阿不拉江·热合曼背上工具包,拿上铁锹、坎土曼、测温仪和无人机等设备,与2名班组成员奔赴塔克拉玛干沙漠,踏上了沙漠输电线路特巡保电之路。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一年中有大半时间都是沙尘天气,昼夜温差大,夏季沙漠表面温度60~70摄氏度,冬天最低温度达零下20摄氏度。220千伏轮南塔一线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线路全长264.16千米,是保障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油气开采和且末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的“电力大动脉”,也是世界上穿越沙漠距离最长的220千伏输电线路。

  “车开到沙漠公路边缘,进出沙漠、巡视线路只能徒步前往了。”说完,阿不拉江·热合曼背上铁锹和坎土曼开始步行进入沙漠。

  沙漠中巡线和其他地方不同,戈壁滩平地一天能巡检20到30基铁塔,沙漠中一天只能巡检10到15基,爬沙坡时经常向前走一步又向后滑半步,在沙漠中步行500米相当于在平坦路面走2到3公里,体能消耗是平时的数倍。

  尤其进入冬季,沙漠中昼夜温差增大,对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线路运维人员除每月对线路进行一次例行巡检外,还要增加巡检次数,进行沙尘暴后和节日保电特巡。

  然而,流动沙漠在定向风的作用下,不断地改变着输电线路和铁塔周边的地形地貌,造成弧垂对地安全距离不足和铁塔塔基被掏空,严重影响着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这也是沙漠特有的重点巡检项目,巡线人从不敢掉以轻心。

  “自从应用了无人机后,一天可以巡视50基。”正在操作无人机巡检的成员伊敏江·图尔荪说,虽然现代化巡检的作业方式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但许多工作仍然是机器无法替代的,无人机只能巡视铁塔线路上方的电气部分,但铁塔本身的拉线松了它就很难发现,所以地下和地表部位还需要人工排查处理隐患缺陷。

  这样的巡线工作,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每年徒步上千公里,一进沙漠就是一天。由于工器具材质大多由金属制成,为减轻负重,巡线人员一般只带些馕饼和水补充体力。

  “馕是最方便携带的食物,热水解渴,还能在寒冷的天气下暖暖身子。”阿不拉江·热合曼介绍,“在沙漠里吃饭,经常是就着沙子吃,能练个好牙口。”这时,馕在他嘴里嚼得咯吱咯吱响。

  简单补充体能后,大家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沙子,继续当天的巡线任务。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20日 04版)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