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我在现场】“透视眼”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我在现场】“透视眼”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2-11 03: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我在现场】

  光明日报记者 孟歆迪 颜维琦

  嘀!嘀!嘀!

  刚走进位于上海市长宁区的番禺大厦小区,记者就被一阵急促的手机提示声吓了一跳。

  “这是有电动车入户充电的实时提示。”陪同记者前来采访的牛桥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晟超掏出手机,只见提示下面还有一条精确到具体房间号的地址信息。

  “别担心,只是一次演示。”徐晟超赶紧解释。

  “老神奇啦,刚给电瓶充上电就报警了。”番禺大厦老住户张勤芳是这次演示的参与者,但也有些摸不着头脑,“这入户充电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我们有‘透视眼’!”徐晟超带着大家来到楼内一个电表箱前,指着两个白色方块状小设备揭秘道,“这是‘电瓶充电监测仪’,可以智能识别出锂电池或铅酸电池的频率和波形特征,只要电瓶一连上室内电源,30秒之内就会发出警报。”

  “这‘透视眼’蛮好!在家充电太危险,得盯紧。”张勤芳感慨。

  “可不是。咱小区有1131户、800多辆电动车,电瓶入户充电,靠人力很难及时发现和劝阻,等出了事就晚啦。现在,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就能收到报警信息,能及时精准入户劝阻。”徐晟超接话道。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11日 01版)

[ 责编:王文韬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