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书于竹木:简牍文化及其载述的国家信史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书于竹木:简牍文化及其载述的国家信史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12-24 02: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专家观点】

  作者:陈伟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创建和初步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简牍作为当时的原始记录和直接遗存,不仅比传世文献更为精确、可靠,而且拥有大量后世失传的信息。我们要深入挖掘和阐发简牍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简牍”是指用于书写的竹、木片和写在竹、木片上的文献。从许慎《说文解字》开始,历代学者提出多种解释,大致认为简用竹制作,形状细长,也称牒、札:牍用木制作,比较宽厚,也称方、板。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简牍发现,始于20世纪初。其后层出不穷,出土地点从西北地区扩展到大多数省区,简牍年代从汉晋上溯至战国、秦代,迄今已发现200多批,总数超过30万枚、300万字。这些简牍的年代主要是战国中期至秦汉魏晋,最早一例是在公元前433年或稍晚入葬的随州曾侯乙墓竹简。春秋以前的简牍,由于年代久远,可能还有埋藏条件的原因,更不易保存,目前尚未能得见。

  简牍的取材、制作、书写,都比较方便,降低了识字、教育的门槛。商代、西周,学在官府,知识圈狭小,文献的种类、篇幅也有限,简牍的优势不容易发挥。春秋以降,私学勃兴,著述蜂起。战国时各国相继变法,建立以郡县制、官僚制为基础的新兴国家,文书、律令的行用骤然增长。在新的历史阶段,简牍真正有了用武之地。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政治发展和文化繁荣中,简牍扮演了重要角色。

  简牍的揭取和保护,通常由专业人员负责,在细心提取简牍的同时,还详细记录各个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后期的缀合、编连提供参照。在完成清洗、脱色后,需要及时拍摄图像,尽可能充分地获取以文字为主的各种信息。

  简牍文献的整理,是尽可能完整、系统地获取简牍中的文献信息,实现简牍从文物到文献的转换。包括认字、断读、编连与缀合。

  认字,是把简牍上书写的古代文字辨认出来,或者说用今天通行的文字转写出来。断读,是通过阅读中的停顿,反映文章中的意群和脉络,从而正确地领会文意。

  简牍出土时,原有的编绳大多朽断无存,简牍个体还往往开裂破碎。编连与缀合就是在这些情形下,重建业已丢失的书写在不同简牍个体及其残片上的文本联系和顺序。编连是对不同简牍个体之间顺序的安排。缀合则是针对同一支简牍而言,在简牍断裂之后,重新把残片拼合起来,以恢复原先的完整形态。在这里,简牍物质形态上的拼复与编次,与文本形态上的连接与整合,相互依存,融为一体。

  由于资料的快速积累,简牍文献已经在行政与政区制度、律令与司法制度、经济制度、文书制度、算术与医药、风俗习惯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中成为主要的资料依据。

  ——简牍资料在秦郡县制方面提供了较多新知识。第一,新发现郡名。秦始皇二十七年的一件文书说:“今洞庭兵(指兵器)输内史,及巴、南郡、苍梧输甲兵……”洞庭、苍梧与人们熟悉的巴郡、南郡并列,显然也是秦郡名。在传世文献中,秦洞庭、苍梧二郡,毫无踪影。根据简牍中的证据,秦洞庭郡相当于传世文献中的黔中郡;秦苍梧郡相当于传世文献中的长沙郡。第二,中央直达基层的管理体制。在郡县制下,国家之于地方,“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这是从史籍中可以得到的印象。出土简牍则使我们领略到这种体制实际运行的精致与效率。第三,不同郡县间的行政、经济联系。简牍中的事例显示,秦郡县制在中央与地方的纵向关系之外,地方郡县之间还存在密切的横向联系。这降低了各地政府的运行成本,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也给民众带来一些便利。

  ——提供文书行政方面的史料。文书在秦汉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是秦统一之前的律典,其中在多种场合强调“以书”,显示当时已形成文书行政的规范。里耶秦简是秦统一之后洞庭郡迁陵县的档案,较多文书写明“听书从事”或提出“书到时”如何运作的具体要求。

  ——佐证秦汉时期律令形态。律令是秦汉建立、运行的重要制度支撑。根据简牍显示的证据来看,虽然律篇、律条的增删修订不断发生,但在一定时期内,全国存在一个统一的律典。秦汉时期法的主要形态有律、令两种。令的资料目前公布的还不多,而律就其具备的基本特征而言,称之为“律典”或者“早期律典”,应该是适宜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简牍载述的国家信史中,既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也包罗洋洋大观的思想道德资源。新征程上,面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需求,我们有必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探寻简牍中蕴藏的中华文明密码,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文化、现实生活相融相通,成为全体人民精神生活、道德实践的鲜明标识。

  (光明网记者金凌冰整理)

  《光明日报》(2024年12月24日 04版)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