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传承之梦 青春点亮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传承之梦 青春点亮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11-26 02: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讲 述】

  作者:王 勇(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京剧院院长)

  一出戏孕育了一个编剧梦

  12岁那年,机缘巧合下,我开始学习家乡的采茶戏,那是一种流布在江西西部的地方戏曲,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三小戏”,也由此开启了我的戏曲之路。学戏并非我的主动选择,但看了李炳淑主演的京剧电影《白蛇传》,我被深深地吸引了。《白蛇传》剧本是田汉先生写的,我记得当时一连看了三遍,越看越喜欢。传奇的故事、幽幻的意境、精妙的唱念做打暂且不表,那些“坟前种下同心草,坟边栽起相思树苗”“看断桥桥未断却寸断了柔肠”“猛回头避雨处风景依然”唱段温润的笔触、细腻的情愫、蕴含的真善美,直击我的心弦。

  在我学戏的时候,也要学文化,学的中学语文。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语文老师经常吟诵唐诗和宋词,那些含蓄凝练、意蕴深长的诗词,让我感受到文字的魅力,那些说不出来的意境,激荡起我无穷的想象。梦幻舞台使少年的我沉浸其中,而诗文的魅力则激发我寻觅到一生挥之不去的志业。从那时起,在戏文和诗文的加持下,我开始喜欢文学,尝试着舞文弄墨。直到现在,我也不禁感慨文字的奇妙,经不同排列和组合,生发出千变万化的情感和不可言传的情愫。

  后来,我上大学学的就是戏剧文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中国京剧院(今国家京剧院)艺术室文学组从事专职编剧,再后来,我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搞戏剧创作和研究,又到政府机关和艺术机构做行政管理,还挂职锻炼过,最后兜兜转转重回国家京剧院工作。一路走来,学过表演、当过编剧、搞过研究、做过管理,可无论岗位怎么变动,我始终不曾忘记自己是个编剧,靠作品傍身立命。30多年来,我先后创作了戏曲、歌剧、舞剧、话剧、儿童剧、音乐剧等30多部,其中京剧和地方戏10余部。

  如果说,一出戏是种子,种在我的心底,而我对文字的喜欢就像涧水,种子在清泉的浇灌下,孕育着一个编剧的梦。

  让青年人实现“主角梦”

  我到国家京剧院工作也已经4个年头了,刚来的时候,首先面对的就是人才青黄不接的窘况。国家京剧院现有演员、演奏员、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设计等专业人员380余人,其中35岁以下的200余人,占比54%。看上去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可领军人才大多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中年优秀人才屈指可数,青年演员还不能挑梁担纲。

  坦率地说,当下青年演员、演奏员对于传统剧目和传统京剧精粹的掌握少而又少,这也是造成目前创作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怎么办?从2022年起,剧院开展了“百日集训”活动,遴选出“领军人才”培养对象6名、“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对象30名,顺应戏曲艺术以师带徒、口传心授的人才培养规律,组织18名演员与11名名师,“一对一”“一对二”大规模集体大拜师,这也是剧院时隔61年之后的盛举,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持续提升青年演员、演奏员的专业技能。

  千学不如一练,千练不如一演。剧院打造“这里有戏”演出品牌,两年来陆续推出百余场专场演出,精选各行当、各流派经典剧目,每逢周末在梅兰芳大剧院、人民剧场上演,剧目品质在演出中接受观众检验,青年演员在舞台上成长成熟,正如梨园行话所说,“角儿”都是在舞台上跌打滚爬出来的。“这里有戏”常态化演出以来,青年演员、演奏员积极“大练功”,从“让我唱”到“我想唱”,精神面貌的变化令人欣喜。同时,剧院将三团改组为“青年团”,以剧促人,以人传剧。为梅派青衣付佳、程派青衣吕耀瑶分别新创现代京剧《主角》和历史剧《女史赋》,为张派青衣郑菲量身定制《西厢记》,为梅派青衣刘琪复排《白毛女》,为武生朱凌宇复排《三打祝家庄》。改编移植越剧经典剧目《五女拜寿》,17个优秀青年演员,生旦净丑、梅尚程荀,全梁上坝,展现出古老京剧的青春气质和时代力量。而由文武老生田磊主演的历史剧《故土新归》和优秀青衣郭霄领衔的《牡丹亭》也即将推出。

  今年8月底,我带领国家京剧院青年团全国巡演,在上海站演出了《五女拜寿》《主角》《野猪林》《春草闯堂》《杨门女将》《闹天宫》6台大戏,集中展示了近几年的创作剧目和人才培养成果。其中,剧院在排演青春版《杨门女将》时,大胆起用年仅27岁的姜美伊扮演主角穆桂英。其实,姜美伊经6年中专,历4年本科,又3年艺术硕士,在13年学艺期间,从来没有扎过靠。为此,她不得不重下苦功夫学靠戏。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可喜的是,她勤学苦练、孜孜不怠,终于在巡演中、“秋之韵”演出季上成功亮相,大放异彩。

  京剧是“角儿”的艺术。不想当主角的演员不是好演员,每一个演员都有主角梦,而剧院有责任助力青年演员去实现“主角梦”。

  为京剧插上科技的翅膀

  京剧自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至今,已有234年历史。而作为一门古老古典的艺术,京剧不失与时俱进的勇气。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京剧艺术大师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第一部彩色电影《生死恨》由梅兰芳先生主演。由此可见,京剧艺术横亘时间川流,始终以其丰沛的现代精神阔步媒介视域,突破舞台和技术的边界,不断推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之作。

  今天,5G时代的到来,剧院顺势而为,以开放的胸襟拥抱新技术,不断创新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让科技为传统京剧赋能,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剧院连续3年采用5G+4K+VR技术,在春节期间推出京剧《龙凤呈祥》向海内外演播;打造京剧学员人设的数智人“尤子希”,吸引更多年轻人身临其境感受京剧文化的魅力;推出线上梅兰芳演播剧场,以二十四节气为轴,不同节气播出不同的京剧经典剧目,给国粹京剧艺术插上科技的翅膀,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空里飞翔。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走进剧场。文化自信使得青年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喜爱,对“中国式”审美偏爱有加,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改变,“有空看看戏”“剧场打个卡”,看戏散场后,购买具有京剧元素的冰箱贴、Q版团扇等文创,将台上的“精彩一瞬”带回日常生活中,已逐步在剧场的青年观众群体中形成风尚。

  据统计,国家京剧院不少剧目的上演,青年观众比例达75%,从前的“白发苍苍”变成现在的“乌黑铮亮”。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赶上了好时代,迎来了全社会都重视、关心、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谁赢得了年轻人,谁就赢得了未来和明天。我相信,京剧的未来一定是绚烂璀璨的,它永远与时代同行,与时代同步。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26日 07版)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