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著书者说】
作者:刘宁(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自古以来,大江大河牵动着文明的变迁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写黄河就是写中国,2016年我开始创作《黄河中国:踏遍大禹走过的土地》(以下简称《黄河中国》),为此亲临黄河,力图使自己的写作接近原生态,使读者能感受到更具现场感的黄河。近日,《黄河中国》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以此可以告慰往昔黄河上的峥嵘岁月,也对自己多年从事的黄河文化及其文学研究作一小结。
《黄河中国:踏遍大禹走过的土地》
刘宁 著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田野考察与黄河之旅
2016年春节,我前往山西运城平陆县梁家滩探亲,触发了书写黄河的想法。晋南黄土高原上的山山梁梁、沟沟坎坎,冬日黄河岸边笔直的白杨树林,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丰厚的历史人文令人赞叹。我在中条山里寻找“假道伐虢”之处,鹳雀楼上欣赏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景观。遥望对面的黄河与三门峡,一个“黄河岸边的家”的意象在心中油然升起。我决意要写出一部关于黄河流域现代文明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变迁的作品。为之,须实地考察黄河干流、支流及其主要地域,以黄河流域自然、人文、社会生活展现当代中国嬗变,反映两岸老百姓的生活变化。
《黄河中国》的副题“踏遍大禹走过的土地”与正题构成互文关系。“大禹走过的土地”暗示着九州、中国,“踏遍”表明这部著作是用脚步丈量出来的著作。田野调查是指受过训练的学者走出书斋,开展科学实证调研活动,以观察和深度访谈,记录在田野中的所见所闻,对事件、人物进行严谨观察与分析,从而把观察到的结果提高到理性认识层面。《黄河中国》以实地走访的形式探寻黄河流域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风情民俗,以及黄河流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等,从而展现近现代黄河风貌与人民生活。从2016年至2018年,我在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行走,历经三个春夏秋冬,跋涉5000多公里。采取边走边看边读,边体验边思考的方式亲近母亲河。
黄河中山桥
通过黄河田野考察,我获得了三类材料,第一类是地方文献资料。陕北佳县文化馆的同志给了许多他们近年出版的地方文化资料。潼关方面的资料更丰富,涉及历史文化、金矿开采、生态保护以及文学创作。第二类是田野上遗存与保留的各类黄河碑刻、景观文字介绍。在山西平陆黄河边收集到关于中条山六六战役状况,在青铜峡宁夏水利博物馆收获两千多年来宁夏地区引黄灌溉资料。第三类是遇到各式各样的黄河人,拍摄下许多弥足珍贵的黄河照片。比如在柳园口遇到郑州河防局的工人,身穿印着“黄河”字样的服装在河堤上巡逻,在宁夏同心县山区一个回民家里碰到一群渴望知识的孩子。
《黄河中国》展示笔者行走黄河所见的壮美自然景观,呈现黄河自然文化的丰富内涵。黄河从青藏高原一路奔腾而下,穿越黄土高原、奔流在华北平原上,以向世人展现黄河流域丰富多彩的自然样态、山河文化与生态哲学。位于陕北吴堡的大同碛又叫黄河二碛。黄河在这里因为沙石聚积,河道变窄,故而山西碛口镇成为水陆交通枢纽。在陕北榆林天台山上,黄河如玉带般蜿蜒在黄土高原。在内蒙古托克托县神泉园,看到黄河与库布齐沙漠相握。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汇集了峡谷、湿地、塔群、古渠等众多景观。山陕黄河大峡谷是黄河上最长的峡谷,左襟山西、右带陕西,黄河在峡谷里蛇曲而行,构成壮美的九曲十八弯自然景观。然而,黄河最美的自然景观在入海口。铺天盖地的芦苇、波光滟滟的湖泊、随处可见的滩涂,迁徙季节,丹顶鹤、白头鹤、白鹤等珍稀鸟类在这里捕食、翱翔、栖息。
人类灿烂的文明离不开河流的哺育,《黄河中国》彰显由黄河自然生命而滋生的文化生命。在黄河流过的土地上,我在洛阳瞻仰历史文化古迹;在柳园口、花园口、嘉应观、东坝头几处黄河最容易决堤的地方,感受母亲河的肆虐与黄河儿女治河的丰功伟绩;攀登泰山,一路所见泰山碑刻、建筑群,感受五岳之首的深厚历史文化。感触最深的是西海固地区。从固原到海原,最后到西吉,我看到的西海固是满目的黄褐色,满山川都栽种着土豆,层层叠叠的梯田见证了黄土高原人民改造大自然的魄力。黄河扬水工程改变了这里人们的生活,尽管现在家家户户有了自来水设施,但在他们的家门口,或宅院里仍保留着当年挖的一口水窖。
黄河文学与百姓故事
《黄河中国》以“水”作为写作主线。为此,本书以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诗句开篇,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句结尾,从而构成了一个以“水”为主题的回环结构。黄河从青藏高原发源,到入海口海拔相差甚大,因此“黄河之水天上来”不是艺术夸张,而是真实的客观描述。“水”主题落实在书中涉及的黄河八大自然人文地理单元:河湟、河套、西海固、河东、关中、陕北、河洛、齐鲁地区。河湟地区彰显河流文化,河套地区凸显引黄灌溉历史,河东地区突出保卫黄河往事,关中地区讲述农耕文明,陕北黄土高原凸显生态文明建设,西海固地区探讨寻水、引水问题,河洛、齐鲁地区讨论黄河引发的生态危机问题。
黄河入海口
黄河进入中国人的视野是在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时期,“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是《左传》中关于黄河的记述,《诗经》里有15篇出现“河”字。中国人歌咏黄河始于魏晋时期,唐人320首诗歌对黄河的吟咏达到高潮,两宋黄河诗全面反映河患深重的社会现实和治河斗争历史。因此,历代黄河叙事赋予了黄河以深厚、持久的文化生命力。在笔者看来,现代黄河文学是对黄河文化的深层显现。以民族精神为核心内涵,以民歌、民谣、地方戏曲等文艺形式呈现,形塑国家形象、彰显民族精神。1920年代佳县黄河船工李思命创作的《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唱出晋陕黄河大峡谷的奇险,以及人与自然搏斗的民族精神。1930年代音乐家冼星海与诗人光未然联袂完成的《黄河大合唱》,彰显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当代作家李準的《黄河东流去》、张贤亮的《河的子孙》、从维熙的《雪落黄河静无声》等作品无不展现黄河形塑民族魂、凝聚民族精神的内涵。
《黄河中国》书写的是现代黄河流域老百姓的故事。呈现的是近现代百余年黄河流域的社会变迁,以及融入老百姓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日常生活里的文明嬗变。西海固这个曾经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上最不适合人居住的地区,经过黄河扬水工程建设,逐渐解决了吃水、用水问题,老百姓走上了致富路。河南巩义洛河里曾经热闹非凡的航运消失了,公路交通已成为现代重要交通方式。人们的出行早已结束了传统的水路运输时代,进入公路、铁路、高铁高速发展时期。还有青海门源的现代农业发展,泾河人家走进空港新城工作的场景,都折射出当代中国的新变化。
黄河中国与河流文明
《黄河中国》以黄河流域老百姓日常生活变迁折射当代中国社会变化,展现了泱泱大国新形象。中华文明五千年,黄河流域有三千年历史。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体系具有母体的地位。《汉书·沟恤志》讲,“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黄河文化的发展最终铸就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奋发前进的民族性格。一代代黄河儿女逐水而居,不论是记录治国安邦的方策,还是标识科技发展水平;不论是哲学思想演进,还是民族情感维系,都是黄河这条河流孕育出的文明生命。
以千年时间看黄河,黄河漕运是秦汉至唐宋时期的经济生命线,曾支撑着中华文明。汉唐时关中所需的粮食从太行山以东的关东地区运输而来,利用黄河溯流而上,穿越三门峡,进入黄河支流渭河,再进入长安。同时,引黄灌溉奠定了中华农业文明的基础,为之,《黄河中国》重点写了黄河上中游几个重要古灌区。宁夏引黄灌溉始于秦汉,引黄干渠25条,秦渠、汉渠、汉延渠、唐徕渠、美利渠、羚羊角渠、七星渠等古渠,每一条渠、闸、坝都展现引黄古灌区的历史文化,形成网织的引黄灌溉渠系。人常说,“天下黄河,唯富河套”,黄河北上,引黄灌溉不仅养育了银川平原、河套平原,而且扩展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黄河中游的关中地区自战国时期秦国修建郑国渠以来,两千多年来引渭河最大支流泾河灌溉,造就了关中的陆海之田,正如汉代民谣里所歌:“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以百年时间看黄河,《黄河中国》彰显黄河古文明之上崛起的现代文明。在书中我特意写了三座百年黄河铁桥,它们分别是兰州黄河铁桥、郑州平汉铁路黄河桥和济南泺口黄河铁路桥。一百年放置在历史长河里不算长,却是一个较为合适的观照近现代中国发展的时间点。从摆渡、绳渡到石桥、木桥、浮桥、铁路桥、公路桥,桥梁建筑史的发展足以证明人类社会的进步。黄河上最初修建铁桥的历史在晚清末年,正是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光绪二十六年(1900)清政府决定修建平汉黄河铁路桥,这是黄河上的第一座钢铁建筑,然而在1938年抗战烽火中,为阻挡日军进攻,被炸毁了,现在只剩下5孔桥墩。以5孔桥墩存在的黄河第一座铁桥,象征着黄河上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民族深深的精神创伤。如今80多年过去了,郑州地段已经修建了十余座黄河桥,每一座都很现代很漂亮。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安澜75年,从战火纷飞到国泰民安,黄河是国家昌盛、民众幸福的最好见证者。
最能说明黄河现代文明的是黄河上修建的一座座大型现代水利工程。现代化水利工程运用现代工程工具,混凝土、涡轮发动机、水泵以及蒸汽、石油或电力带动的机器,建立起现代水利秩序,扩大了古代黄河上的灌溉、航运、防洪等水利范围。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三门峡唯一项具有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承担着黄河下游防洪、防凌、减淤任务。小浪底水利枢纽用了6台30万千瓦机组,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51亿千瓦,为中原地区的国民经济建设和城乡人民生活提供了强大电能。
以共和国成立75年时间看黄河,被黄河横切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黄土高原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地理单元,然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非常严峻。从1950年代我国开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到1990年代国家对黄河中游地区多条支流展开大规模治理,相继实施《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治理规划》《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治理规划》,到今天黄土高原的主色调由黄转绿,黄河由浊变清,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红军长征胜利到达的陕北吴起县是陕北黄土高原上第一个率先实行退耕还林的区域,现已建成我国唯一一个展示退耕还林成果的森林公园,实现了林、水、城三类景观的完美结合。如今,绿树成荫、碧草青青。绿色是富裕的文明,也是富裕的象征。
黄河以独一无二的方式向世人展现了中华大地无比丰富的自然形态与历史时空,母亲河也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中华文化史、中华文明史的符号与民族标识。现在“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
本文图片均选自《黄河中国》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10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