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光明论坛】推动绿色发展 增进民生福祉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光明论坛】推动绿色发展 增进民生福祉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8-19 04: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论坛】

  作者:庄贵阳(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王思博(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

  长江干流全线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母亲河正逐步恢复生机活力;大熊猫国家公园打通生态廊道,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多地推动林业碳票交易、排污权交易等,不断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好山水成为有价之宝……今年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放眼祖国大地,到处都洋溢着绿色之美,跃动着生机活力。

  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千年大计,谋划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成果成效,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约15平方米,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全国优良天数比例达85.5%。环境质量改善,不仅意味着蓝天白云,还意味着健康收益的提升,包括增加预期寿命、减少健康风险等。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的实施,全国PM2.5暴露浓度大幅下降,空气质量改善也使得家庭医疗支出明显减少。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交出亮眼成绩单。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条件,也是人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方面,是最公平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我们积极回应人民期盼,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是生态系统向人类社会提供的正向外部经济。生态环境的社会价值体现在,通过环境保护和修复,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自然生产力,能够直接惠及民众,促进民众身心健康,提升社会整体福祉。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因此,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历史经验证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国民福利不仅包括物质财富的增长,也包括共享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决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底色。

  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近年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被各级各地政府作为优先议题予以关注和推进,持续推动改善空气质量,让百姓享受蓝天白云;全力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绘就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美好画卷;加强土壤污染治理,让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此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等持续开展,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乡村城市留住鸟语花香的自然风光,营造舒心优美的宜居环境。各地还积极探索,打通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让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价值”,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两山”理念的诞生地浙江安吉,生态红利催生美丽经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互相映照。这也启发我们要深入挖掘自身生态资源和文化底蕴,创造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促进生态共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共建共享的伟大事业,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和付出,生态环境保护,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也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我们锲而不舍、接续奋斗。让我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积极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汇聚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力量,共同描绘更加美好的绿色画卷,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光明日报》(2024年08月19日 10版)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