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沈从文的第二故乡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沈从文的第二故乡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5-10 06: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南翔(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

  世人皆知沈从文出生于湘西凤凰,凤凰古城内的沈从文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湘西花垣县的边城镇原名茶峒镇,2005年改名为边城镇,便是以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命名。可见名作家乃是深厚的文化资源,对一个地域的历史地理影响深远。其实,大湘西的地理概念远不止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还包括张家界、怀化、邵阳等城市的部分地区。

  沈从文以小学毕业之资历,卓然而成大作家,禀赋超常是其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其二。沈从文当年在湘西的生活与创作半径不小,如怀化所辖的麻阳、沅陵两县,都留下过他青春生命的深深印痕。他十四五岁入伍湘西一支游击支队就驻防在沅陵(辰州),在《从文自传》《沅陵的人》等篇什中,都有他对沅陵山水人事细致入微的刻画与铺陈:

  凡到过沅陵的人,在好奇心失望后,依然可从自然风物的秀美上得到补偿……每年三四月春水发后,洪江油船颜色鲜明,在摇橹歌呼中联翩下驶,长方形大木筏上,数十精壮汉子,各据筏上一角,举桡激水,乘流而下,就中最令人感动处,是小船半渡,游目四瞩,俨然四围是山,山外重山,一切如画。水深流速,弄船女子,腰腿劲健,胆大心平,危立船头,视若无事。

  沅陵县名始于汉初,以始置故城北枕沅水,南傍高大土阜,古称高大土阜为陵而得名。历史悠久的沅陵,历为郡、州、路、府、道和湘西行署治所,曾是大湘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之一。因史上历为辰州府治地,又称辰州。沅陵地域辽阔,一个县的面积约为深圳市的三倍。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博士官伏胜冒险藏书简上千卷于沅陵二酉山洞中,保存了文化的火种。

  沅陵有沅水、酉水两大水系,乃中国传统龙舟之乡,沅陵传统龙舟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沅陵的朋友告诉我,与其他地方的龙舟赛顺水飞舟或逆水行舟都不一样,沅水够深够宽,此地的龙舟赛是横渡。横渡的龙舟要抵御湍急的流水,光有气力不行,还得有一体默契的技巧。

  我们一行入住沅水河畔、龙兴讲寺一侧的“芸庐”民宿。

  因了芸庐,沈从文一直称沅陵为他的第二故乡。

  芸庐位于湖南沅陵县城尤家巷,由沈从文大哥沈云麓建于民国年间。1933年,沈从文同兄弟姐妹商定,在沅陵兴建一栋住房,由他出资,请他哥哥监修,图纸亦是他从北京请人设计的。建房主要目的,一是将其母亲接过来安度晚年,二是作为兄弟姊妹集会之所,此“芸庐”冠名就出自沈从文的创意。陆游《秋思》有句:“看云庐阜屏风叠,采乐嵩山冠子峰。”我想,沈从文取“芸庐”之名,既有出典,又与大哥的名字谐音,可谓一举两得吧。

  1937年冬至1938年春,北方高校南迁,大哥的芸庐成了沈从文朋友远赴云南、四川的中转站,他在这里阅读、写作,留下了不少与沅陵有关的文字。这里也住过沈从文的母亲、哥哥和妹妹。闻一多及林徽因、梁思成夫妇等文化名人亦曾在此居住、休憩。

  沈从文曾自况,沅陵是他的第二故乡。当然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沈从文的一句:美得令人心痛的地方。验之他早年的行履与文字,作家与沅陵的感情缠绵往复,当非浪掷虚语。沈从文数次到沅陵居住,时间跨度长达20年,居住最短20天,最长约一年。书写沅陵的文章达14万字,计有《辰州》《沅陵的人》《湘行散记》《还乡》《芸庐纪事》等。

  我们分乘两条大船顺江而下,但见酉水与沅水汇合处浊清两分。船尾剪出两条宽阔的浪花,势如蛟龙翻滚。两岸逶迤的青山,翠绿生生。想必几十年前的两岸,沈从文眼里看到的该是各式吊脚楼的盘踞,现如今为整治河水至可掬可饮,尽皆搬迁了。

  考古学家、南科大讲座教授唐际根得知我在沅陵,笑道,早在七八千年前,岭南之深圳与湘西之沅陵就有交集了。在沅水流域,当地人用高岭土做陶器,做好之后,用竹签切直,再拉出三条小槽,之后用竹签在陶器上戳图,最常见的图案,是凤鸟和獠牙。也是那个远古年代,深圳的海边,如今的盐田有一群人,他们同样用高岭土做陶器,之后拉出三条小槽,也在陶器上戳印各种图案,最常见的,要么是凤鸟,要么是獠牙。

  在新石器时代,拉开遥远时空的山民和渔民,分别在山下与海边制作一样的陶器,连同工具、图案都如出一辙,不免令人遐想。

  入夜,芸庐对面的沅江安静若处子,俨如不流,空气中弥漫着淡雅的柚子花香。沈从文旧居陈列馆一侧的两棵百年老朴树穿宇相握,窸窣有声。

  院子前面的大石头上镌刻着沈从文小说《雨后》中的一句话,在绰约的灯光下,一个字一个字地跳入眼帘:“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光明日报》(2024年05月10日 14版)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