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专家视点】
作者:陈能军(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副教授)
发展人文经济,要义在于促进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交融共济,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不断丰富的重要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一论述强调了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发展问题。人文经济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文化繁荣赋予经济发展深厚的人文底蕴,推动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人文因经济加持而焕发生命力,经济因人文内涵注入而彰显底蕴。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高举人文旗帜,涵养人文精神,注重人文关怀。以高质量发展的人文经济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人民的权益和福祉。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奋力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升人民幸福感,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富裕”。注重社会公平与正义,通过改革政策和制度安排,保障基本文化权益,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努力做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保一江春水常绿,护一片碧野长青,让子孙后代长久享受优良生态环境的自然馈赠。
二是走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文经济。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将文化元素和文化服务融入科技产品,提高人文经济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加快文化创意与数字技术、电子信息和互联网等现代高新技术深度融合,从资源要素、生产模式、市场消费、传播推广等各个环节寻找融合点,形成新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文经济产业链。加大对人文经济的投入和支持,鼓励文化创意、艺术设计、旅游服务等多元融合性文化消费,提高文化和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优化人文经济制度生态建设,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增强人文经济的发展活力和创新能力。
三是立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传承、创新和弘扬中华文化,以现代技术手段和国际化视野,积极推动人类文明新发展。倡导多元文化共存,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提升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积极参与全球文化治理,发挥文化软实力优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依托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推动,同时,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又将为人类文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26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