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读书者说】
作者:卢兆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人对玉似乎有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结,它促使人们在近万年的岁月中,持续围绕这种天然的材料,进行文化的创造、传播、记录与传承。无论期间经历了多少次生产力与社会形态的变革,玉文化都始终绵延不息。
《中国新疆和田玉》王时麒 等著 科学出版社
时至今日,仍有一大群人在用智慧与汗水浇灌我们的玉文化,意欲让这株古老的文明之花绽放得更加灿烂。日前,《中国新疆和田玉》由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和新疆和田玉行业协会等国内数十家单位联合发布。这本围绕中国新疆和田玉创作的文化专著,向读者介绍了“中国新疆和田玉”最新、最全面的知识,以及玉文化穿越时空的魅力。
作为一个概括性的材料名称,“玉”没有明确的标准,人们只能通过狭义、广义两种概念进行定义。而和田玉作为“玉”狭义概念中的一种材料,尽管颇具代表性,但仍不足以彰显玉文化的全部。反向言之,作为玉文化中长期占据主流位置的材料,和田玉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新疆和田玉》一书,上、下两册合计十四个章节,将和田玉从材料本身的名称和分类、矿物组成和特征、物理性质、颜色成因、矿床地质、质量评价、真假鉴定、产地分辨、功能研究,到人类对它的开采历史、雕刻工艺、艺术文化、当前行业状况等进行了巨细无遗地研究与书写。对于这样一本涵盖了当前有关玉文化研究方方面面的著作,用“中国新疆和田玉知识的百科全书”来形容绝不为过。
《中国新疆和田玉》的成书过程颇为不易,历时十年之久。一本书的编纂过程固然艰辛,但通常也不过数年而已,如果耗时太久,于人力、财力都是极大的消耗。然而当我们翻开这本书,看到书中翔实的图文数据与内容资料,或许能理解其超常的时间跨度。
书中,试验中的材料样本,图表中的数据曲线,地图中的矿脉矿点,插图中的检测影像,显得原始质朴却又充分扎实,一字一句读起来,有着毋庸置疑的权威性。至于书中所涉及的历史文献资料则颇为新鲜独特,显然也是创作者披沙拣金、抽丝剥茧之后的收获。书中还有大量实地考察的照片,它们作为鲜活的一手资料不仅真实地展现了和田玉产地的地理面貌与自然环境,也让人领会到玉料开采运输之辛苦艰险。当然,考察团队之所以能拍到这些照片,想必也吃了不少苦头,这不得不让人心生敬佩。
了解和田玉的人都知道,和田玉有着极高的“韧度”(也即抵抗外部冲击的能力)。十年成书的过程,需要承受的种种压力可想而知。从最终的成果来看,不能不说编纂团队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毅力。也许这“韧性”,是从和田玉强大的“韧度”中获得的,而那份毅力则继承自千百年一代又一代热爱玉文化的先辈。人们常说时间酿就经典,这用十年打磨出来的专著必然值得细读。
需要注意的是,漫长的成书与出版过程中,有太多东西发生了改变。从2023年倒推十年,是移动互联网刚起步的阶段,也是信息碎片化萌芽的初期。而如今,被各类图文资讯与短视频内容包围的人们,已经越来越习惯以高效快捷的方式获取碎片化的信息。出版这样一本厚重的专著,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为什么还要坚持出版呢?也许是“玉”作为石的一种,所拥有的坚毅品性使然。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时代,大众要系统掌握一门知识,仍需借助“书”这一古老且厚重的创造物。
总之,《中国新疆和田玉》凭借其翔实的内容、独到的见解和精美的图片,为读者提供了一把打开“中国和田玉世界大门”的钥匙,是一本兼具学术价值和阅读享受的典籍。无论是对专业学者、收藏家还是广大对玉文化感兴趣的读者而言,这本书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玉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并将和田玉这一东方瑰宝的独特韵味传播至更广阔的天地。
《光明日报》(2024年02月05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