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闲置资产经过盘活,变成草莓生产基地、平菇种植基地、仓储项目、乡村民宿……今年以来,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各镇、村整合利用乡村闲置资源,在帮助村民鼓起“钱袋子”的同时,也让村集体经济发展得更有“钱景”。
11月9日,走进林州市姚村镇河街村众农农业草莓生产基地,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安装温室大棚塑料膜。大棚内,一株株草莓苗长势喜人,绿意盎然。
姚村镇河街村众农农业草莓生产基地内村民们正在覆盖草莓薄膜
姚村镇河街村众农农业草莓生产基地占地三百余亩,过去因历史原因被闲置,建好的50个温室大棚长期荒废,很多已经损坏。守着资源赚不了钱,成了村民们的“心病”。今年,河街村想方设法招商引资,盘活闲置资源,成功引进林州众农农业公司进行投资,发展草莓产业。
“把这块地重新盘活后,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土地租金问题,还能给村集体每年带来5万余元的收入,同时带动村民就业。”河街村村委委员焦现玉说。
“这里离家近,干活不累还不耽误做饭看孩子,一天能收入六七十块钱,比去别的地方干活强多了。”温室大棚盘活后,河街村村民申秋兰就一直在草莓基地打工,插草莓苗、浇水、施肥、覆膜……工作简单好上手,申秋兰很满意。
产业兴,乡村兴。林州市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把盘活闲置资源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持续强化村集体“造血”功能,走出一条资源盘活、产业推动、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这几天,林州市横水镇晋家坡村也是一派忙碌的景象,村里刚刚将一座废弃的老旧房屋改建成标准化卫生所,现在又对村北闲置多年的废旧养殖场进行改造,建设仓储项目。
“项目预计投资50多万元,11月底完工,建成后每年能给村里带来10多万元的集体收入。”晋家坡村党支部副书记吕海周每天都在工地察看施工情况,紧盯项目进展。
在发展仓储项目的同时,晋家坡村还积极翻新村内的老旧房屋,发展乡村民宿,多方盘活闲置资源,拓宽增收渠道,实现村强民富。
晋家坡村将一处闲置民房改造成乡村民宿
近年来,林州市以“全民动手·清洁家园”和“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为抓手,深入实施“人居环境改善、产村融合发展、基层治理提质”等专项行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特色路径。目前,全市规模化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庄78个,各类农家乐873家,带动相关就业近2万人。盘活后的闲置资源成为林州市各镇、村加快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引擎”。(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