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作者:徐秀军(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研究员)
9月17日,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同日,由商务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制度型开放: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主题边会成功举行。本次主题边会立足中国-东盟博览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入探讨了新时代稳步扩大区域内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的进展与前景,为推动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描绘了新的蓝图。
高标准自贸协定推动高水平经贸合作
作为区域内制度型开放的重要合作成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高标准的制度保障。今年6月,RCEP对菲律宾正式生效,由此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RCEP的全面生效是15个成员国以实际行动支持开放、自由、公平、包容的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表现,是共同致力于推进全面、互利和高水平的经济伙伴关系的重要标志。随着15个成员国货物、服务和投资市场开放承诺的逐步落实,叠加各领域高标准规则,区域内原材料、产品、技术、人才、资本、信息和数据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将更加便利,并将推动形成更加繁荣的区域一体化大市场。
9月17日,演员在东博会“一带一路”国际展区越南展位前表演舞蹈。新华社发
RCEP实施以来,各成员国间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关系更加稳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逐步显现。并且,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的国际环境下,RCEP成员国建成了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推动本地区持续成为全球贸易和投资合作的热点区域,对其他地区的经贸合作也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和溢出效应,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和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出了积极信号。RCEP实施后,大多数成员国的对外贸易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利用外资也呈现积极上升态势。从贸易看,2022年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总额为12.9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7.5%,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8%;2023年上半年,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总额为6.1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对我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从吸引外资看,2022年我国实际利用RCEP其他成员国投资额为235.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3.1%;2023年上半年,我国吸引RCEP成员国新设外资企业2739家,较上年同期增长25.6%。
在先进技术展区,观众体验展出的轻型直升机。光明日报记者 曹元龙摄/光明图片
本届东博会是RCEP对全部15个成员国生效后中国与东盟聚焦高水平经贸合作的首次盛会。得益于制度型开放红利的持续释放和区域内经贸合作环境的持续改善,本届东博会的活动场次、项目数量、投资总额和制造业投资占比均创历届新高。本届东博会统筹举办70多场重大投资促进活动,共组织签订投资合作项目470个,总投资额4873亿元,充分展现了中国与地区国家关系的良好发展势头。
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护航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作为首个非东盟成员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年来,双方积极践行《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宗旨和原则,全方位拓展互利合作,推动战略伙伴关系持续深化。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印尼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印证了中国与东盟始终是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在2021年11月22日举行的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中国和东盟共同宣布建立面向和平、安全、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充分体现了双方的战略互信。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双方成功走出了一条长期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为东盟对话伙伴关系树立了典范。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陆续通过《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中国-东盟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同〈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行动计划(2021—2025)》《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2—2025)》等成果文件,赋予中国与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丰富的时代内涵。根据《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2—2025)》,双方将采取务实行动共护和平、共守安宁、共促繁荣、共谋可持续发展、共建友好,不断夯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牢固基础。在国别层面,中国已同缅甸、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6个东盟国家就共建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通过增进政治互信和加强高层交往与对话,中国与东盟各国积累了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守望相助、包容互鉴的国与国正确相处之道。
在多弗集团展台,观众体验VR设备。光明日报记者 曹元龙摄/光明图片
为建设更加包容、现代、全面和互利互惠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双方还共同致力于加速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进一步升级(3.0版)联合可行性研究报告》,尽早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这些推动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举措,将在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发展领域创造更多贸易和投资机会,培育更多新的合作增长点。
高层次战略对接打造网络化制度平台
10年来,作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东盟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并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区域和战略支点。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中国与东盟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持续推进,取得丰硕合作成果。目前,中国已同所有东盟成员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双方发展战略深度对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各领域互联互通全面推进,给双方不断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与东盟的经济互补性强,市场相互开放程度高,合作共赢成效显著。2022年,双方货物贸易额有9700多亿美元,比10年前增长了1倍多,已连续3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2023年前8个月,双方继续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与东盟货物贸易总额为人民币4.11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占我国外贸总额的15.2%。2023年上半年,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的前10大目的地中,东盟国家占7个,前三位分别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图为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新华社发
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中国与东盟将推进更高层次的战略对接,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上放大“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效应,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在战略对接过程中,双方尤其要抓住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发展新机遇,推动高质量共建“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规则丝绸之路”,积极发挥双边、区域和多边制度平台的协同效应,不断创造惠及各方的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和增长机遇。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19日 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