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影视锐评】
作者:张薇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近年来,“套路”成为观众评论影视作品时经常使用的热门词语。有网友总结影视剧常见的套路剧情:爱情剧表现失恋时,不是在大雨里奔跑,就是在酒吧里买醉,还有可能出车祸失忆,忘记与爱人的过往;战争题材里,主角不管受多重的伤,关键时刻都能满血复活,而离别时如果说“你一定要活着回来”,一般都回不来;古装剧中,女主角女扮男装、冒名顶替,男主角看不出来,配角却总能一眼识破……这些桥段缺乏新意,总在某种模式中打转,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
影视创作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缺乏生活内容所致。缺少生活细节的填充,徒有叙事结构的骨架支撑,导致作品干瘪突兀、思路跳跃、转折生硬。缺少生活内容的滋养,也使人物形象扁平刻板,言谈举止缺乏合理动机,成长轨迹、命运走向也缺少说服力、感染力。缺少生活经验的支撑,还有碍于因果关系的建构,使某些有意为之的剧情不但无法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创新性,无法帮助观众走出固化的审美心理定势,反而因有悖于现实逻辑而变得悬浮空洞,成为创作新套路。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打破影视创作套路的桎梏,创作者必须深入现实肌理,体悟生活本质。正所谓,“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从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到思想观念、情感体验,唯有把这些生活素材吃透了、消化了,创作才能展示真实的生活情境、表现真切的生活状态、传达真诚的生活理念,与观众建立起紧密牢靠的情感联系。
首先,要结合生活实际营造典型环境,在具体情境中孵育鲜活人物。优秀影视剧,尤其是弘扬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往往在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联动关系上颇下功夫。电视剧《功勋》中,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源于他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对饥饿的切身感受。在赶往助农实践点的路上,带的菜饼子吃完了,只能把裤腰带勒紧点。肚子空空,以前半天就能到的路程,却无论如何也走不快。为了抄近道,他泅水过江,差点淹死在江里。到了助农实践点,又发现广田叔已病入膏肓,临终前就想吃碗白米饭,却求而不得,含恨而终。这种环境铺陈如同引线,点燃了人物改变现状的信念,也激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心灵共振,使他们深刻理解袁隆平“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的想法的来由。
其次,要善于用生活点滴激发观众的合理想象,增添故事韵味。许多创作者善于使用吃饭、穿衣、不经意的闲聊等看似琐碎无用的“闲笔”,钩织叙事纹理,缝合剧情。比如在电视剧《人世间》中,生活细节随处可见。如周秉昆为帮助郑娟,偷偷将母亲的传家玉镯变卖。多年过去,大病初愈的周母再次提及玉镯、周秉昆卖镯子的真相眼看就要揭开之时,却忽然没了下文。这处有意为之的留白,其实早就在郑娟不计回报地照顾周母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回应。干净整洁的家、健康成长的孩子们、清晰明了的账单以及郑娟粗糙变形的手,这些生活细节发挥了“无声胜有声”的审美功效,不仅让故事走向顺理成章,还让其承载的真挚情感直抵人心。
最后,将表现生活的点滴变化作为展现广阔社会图景的具体切口,帮助观众在时间流转中更好地理解故事走向和人物选择。电视剧《人生之路》的主角高加林人生波折起伏不断。从上大学的名额被顶替,当民办教师转正无望,到写报告文学获奖;从进城考入报社当校对,到当杂志主编、创办文学网站,每一次转折都以透露着丰富信息的生活细节作为铺垫。比如,在集市上卖馒头不好意思吆喝,初到上海时租住阁楼、学着与邻里相处,除夕夜自己下碗清汤面吃,创作者将高加林面对人生起伏时的不同生命状态高度浓缩于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的戏剧情境之中,彰显人物始终直面挑战、不断向前的精神风貌,使作品“勇敢追梦,坚守初心”的主题振聋发聩,涤荡人心。
总之,生活是艺术家灵感的来源,是文艺作品保持生命力的养料,是创作生发情感震撼力、提升审美价值、延续“文以载道”传统的根本。因此,影视创作者必须拜生活为师,发掘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寻找烟火人间里的真感情,发现平凡小事中的正能量。唯有如此,作品才能承接地气、提振人气、彰显生气,真正走进观众心田。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13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