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以智兴城 赋能未来——山东滨州打造互促共融的新生态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以智兴城 赋能未来——山东滨州打造互促共融的新生态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9-06 03: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项目实现有效申报,对我们企业的科技研发帮助太大了!”日前,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胡集镇星火智能制造公司总经理高书征在今年泰山创业人才项目实现有效申报后高兴地说。

  37岁的高书征,曾在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担任重要职务,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在一个小乡镇实现了创业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地处“渤海之滨、黄河之洲”的滨州,正将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聚力打造一流人才服务、一流人才环境、一流人才生态,一座英才荟萃、产才相融的海滨城市正在崛起。

以智兴城 赋能未来——山东滨州打造互促共融的新生态

随着各类人才的集聚、扎根,滨州正成为近悦远来的品质之城。图为滨州市一角。李默摄/光明图片

以智兴城 赋能未来——山东滨州打造互促共融的新生态

在滨州沾化区冯家镇小蔡村的冬枣园里,冬枣种植“土专家”鲁令功在给果农讲解新技术。贾海宁摄/光明图片

以智兴城 赋能未来——山东滨州打造互促共融的新生态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海汇智人才公寓构筑起生活配套、党群服务等“十大功能区”。图为入住人才在开展主题活动。资料图片

  将“人才链”建在“产业链”上

  前段时间,来自大连海洋大学的副教授吴鸣宇格外繁忙,选址、跑手续、注册公司,他打算在滨州开办企业,从事精密、超精密机械加工。

  吴鸣宇与滨州结缘,得益于今年举办的第四届“赢在滨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他带着“任意曲面的绿色环保流体加工设备及产业化”项目参赛,获得创业类二等奖。“滨州铝产业、高端装备产业的雄厚基础以及对相关高附加值、高精密型材的需求吸引了我,在高端轴承、精密模具、汽车轮毂等方面,我们与市内多家企业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吴鸣宇说。

  滨州市委书记宋永祥介绍,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广大优秀人才来滨州创新创业,2019年起,滨州市每年举办“赢在滨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目前已举办四届,吸引海内外726个项目参赛,102个项目获奖,56个项目落地滨州,实际总投资1.23亿元,营业收入4.48亿元;42位高端专家“揭榜”,企业累计支持资金3.2亿元,开创了以赛引才、以才促产的新局面,实现了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的有机结合、互利共赢。

  大赛的举办,将原本单一的人才引进转变为“团队+项目”的集成式引进,实现了人才引进的“带土移植”,让引进的人才能尽快适应环境、发挥专长,将“人才链”建在“产业链”上。通过大赛,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的42个专家(团队)通过“揭榜挂帅”与企业达成合作,共引进产业领域高端人才120余人。首届大赛优胜奖获得者孙万龙,2019年在滨州成立万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成功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重庆理工大学教授黄泽好2021年创立山东恒川机械有限公司,其研发的智能自动驾驶履带式采盐船,精度、可靠性国内领先。目前,企业年营收超过2000万元,上缴利税700万元。

  在举办大赛的同时,滨州不断布局引才网络、延伸引才触角,在各大城市积极寻找引才“合伙人”。近年来,先后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设立三处人才联络服务站,开辟了集聚优秀人才的“直通车”。今年,又与北京易佰众创空间、厦门软件园、西安云际人才服务有限公司、大连海洋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建立了人才交流合作中心,进一步构建起常态化、长效化的交流合作机制。

  涵养筑牢人才“蓄水池”

  “在这里,企业满足了我的核心诉求,我真正体会到了家的感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李建喜如是说。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副所长李建喜,2023年通过柔性引进加入位于滨州市惠民县的山东德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针对企业存在的禽畜兽药研发难题,他第一时间开始了研究,成功破解了禽畜类感染性疾病制药难题,并协助公司创建了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招引了3名人员入站开展研究。

  近年来,滨州市立足创新发展所需、产业转型所求,坚持“有效市场为导向、有为政府优生态、有用人才强支撑”,一手抓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一手抓百名高端专家、千名硕博士、万名大学生进滨州“三进”工程,系统解决人才供给和需求两侧的结构性矛盾,加快构筑人才“最能融入、最被关怀、最有成长”的发展生态,涵养筑牢“蓄水池”,人才“净流入”态势日益巩固,让滨州成为各路英才施展抱负的圆梦之城。

  滨州市市长李春田说,滨州设立人才节,以城市最高礼遇向人才致敬,一如既往地渴望人才、吸纳人才、成就人才,迭代出台人才新政,让各类人才在滨州大显身手。

  ——真金白银补助。滨州设立2亿元的人才建设资金,对到企业和高校院所工作的本科及以上毕业生,每月发放1000元到75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同时还可享受科研资助、购房补助等全方位“政策大礼包”。

  ——真招实举支持。滨州设立1亿元的人才创新创业基金,推出“人才贷”“人才保”“人才险”,每年举办“赢在滨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最大力度支持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和创新型初创企业。

  ——真心实意礼遇。滨州开辟人才配偶安置和子女入学“绿色通道”,1万套人才公寓两年免费“拎包入住”,让广大人才在滨州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得益于政策支持,我们争取到超过1000万元的扶持资金,成功引进了国家粮科院首席研究员谭斌、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张晖等专家团队,经过科研攻关,我们从小麦麸皮中成功提取高品质膳食纤维,对小麦麸皮进行高值化综合利用。”中裕食品有限公司小麦产业创新研究院主任刘通通说,利用提取出的小麦膳食纤维,公司科学配制出了高纤维面粉、中谷维锅巴、烧饼、饼干等产品,不仅为“三高”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饮食选择,而且也让小麦麸皮变废为宝,大幅度提升了小麦的产品附加值。

  “我们将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提升人才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全力为企业引才育才、开展科技攻关保驾护航,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滨州市滨城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滨州市还全力助力企业家成就梦想。滨州高新区科技局为29家企业提供“一对一”上门服务,帮助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成功率91%。“服务企业就要站在企业的角度动脑筋、想办法。通过驻企专员机制改革创新,切实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让企业能放心投资、舒心经营、安心发展。”滨州高新区有关负责人坦言。

  一个领军型人才带动一个产业

  滨州市沾化区大高镇河东李家村的渔网生产有60多年的历史,是远近闻名的“渔网村”。但过去销售渠道单一,村民看见生产出来的渔网堆在库房里卖不出去,只能干着急。从河东李家村走出来的李成龙说:“近年来,家乡出台了很多好政策,政府扶持力度也很大,我决定回乡创业,试着通过电商方式打开销售渠道。”

  如今再看河东李家村,家家户户生产着五颜六色的渔网,一件件打包好的快递包裹堆满了院子,电脑前打出长长的订单,货车在厂房前排队取货,成为河东李家村的“风景线”。

  2019年以来,越来越多“李成龙”们返回滨州,在这片热土上创新创业。“把具有领先水平的技术、产品带回家乡创业,回馈家乡对自己的培养,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在老家滨州无棣创业的山东北方创信防水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王荣博感慨地说。

  作为国内喷涂速凝细分领域的一家龙头企业,北方创信与科研团队深度合作,解决了海洋防水防腐“卡脖子”技术难题;与山东省海洋工程协同创新中心达成海洋工程防水防腐战略合作,实现了喷涂速凝涂料在海洋防腐领域的拓展;同时成立山东省博士后实践基地,研究石墨烯技术引入防水体系的替代性新材料的研究。

  人才回流的同时,一大批高层次人才纷纷集聚滨州,赋能当地发展。

  “用回收铝也能大规模生产高端变形铝合金!感谢邹平,感谢创新金属,给我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我的理论研究成果得以实践应用。”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山东创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副总”王孟君说。

  2021年,王孟君由组织部门选派,来到滨州邹平企业担任“科技副总”。任职以来,他参与开发回收铝熔体纯净化、杂质元素调控等多项铝再生关键技术,并在技术攻关项目联合申报、人才工程项目推进及科研平台共建等方面卓有成效,为企业技术进步和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邹平从3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择优确定重点帮扶企业85家,帮助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担任“科技副总”,解决生产经营、工业技改、产品研发等方面难题。“我们坚持‘点对点’引进人才、服务人才,定期开展人才座谈会,打造人才公寓1204套,已先后从15个科研院所、高校引进‘科技副总’21人。”邹平市人才服务促进中心副主任林小全说。

  放眼滨州,“一个领军型人才带动一个产业”正从理念变成现实。滨州融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中帅,在羧甲基淀粉钠(CMS)、骨胶原蛋白肽产品研制和产业化方面取得多项技术成果,填补了行业空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张东创新建立对虾池塘套养海马技术,解决了长期制约海马规模化苗种生产和培育的难点,可降低海马养殖成本40%~50%,每亩可增收1.5万元至2万元,已申请4项发明专利……

  目前,滨州拥有高端铝业、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去年集群营收突破1.22万亿元,规上工业营收达到9955亿元,均列山东省第3位。

  随着各类人才的集聚、扎根,滨州正成为近悦远来的品质之城,这方丰厚的“实业沃土”也必将开出更加丰艳的“产业花朵”,结出丰硕的“发展成果”。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06日 05版)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