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作者:白显良(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海南师范大学副校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要论述,既精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又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逻辑,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规律和历史必然。深刻把握这一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对于党在新时代高举伟大旗帜、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谱写辉煌篇章,具有重大意义。
1.蕴含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说“马克思主义行”,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是行得通的,是管用的,经得起实践检验。说“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则一方面强调马克思主义在被证明了“行”的实践中具有根本性,另一方面强调被证明“行”的马克思主义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是发展的而非不变的,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理论之于现实实践具有先导性。人类总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的支配、指导之下开展实践活动。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理论学说,就会有什么样的实践活动。列宁深刻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于中国共产党所开展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而言,具有根本性和先导性。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民为救国救民在黑暗中苦苦求索,所进行的斗争都以失败而告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才开辟了正确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相继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之所以能,归根结底在于马克思主义行,在于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科学理论的价值实现是具体的、历史的。一种思想理论行不行,是否具有真理性,应该在具体的实践中去检验和回答。回顾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的光辉历史,不难得出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结论。同时不难发现,真正指导、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的,不是教条化、本本化的马克思主义,而是实现了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历史上,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错误,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过重大损失。实践反复证明,任何科学理论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被应用,只有和具体的实际相结合,才能彰显和发挥出指导并推动实践发展的真理价值。马克思主义正是因为实现了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才指导并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具有条件性。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制约,任何实践活动要取得成功,既要尊重规律按照真理办事,也要尊重实践按实际的需要办事,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实践活动本身是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条件。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真理,在实践中行得通,但它的“行”需要实践去推动和验证,具有一定的条件性,而不可能自发实现。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关键在于它找到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实践主体,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被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和实践,找到了经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个根本路径,实现了中国化和时代化发展。
2.彰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智慧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回顾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提出了“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论断,深刻阐明了“能”“行”“好”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丰富和发展了这一论断,进一步强调“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可见,这一论断的提出从一开始就蕴含着审视问题的历史视野、辩证逻辑,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智慧,即坚持理论创新、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中国道路的高度统一。
坚持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行动指南而不是教条对待,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创新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只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用创新理论指导新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才能焕发更鲜活的生命力,才能永远“行”。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抽象、空洞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作为一个口号、标签来对待。在中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南的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旗帜和灵魂。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离开坚持党的领导。离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会流于一句空话。
坚持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历经长期奋斗而探索出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这条道路离开党的领导、离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是不可能被开辟出来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在道路问题上就是要坚定道路自信,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的成功开辟和不断拓展,是对“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生动实践。
3.明确马克思主义真正发挥作用的根本路径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在现实中行不行,关键在于它能否被应用于指导实践,能否实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国别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时代化发展,能否作为理论武器被人民群众所掌握。
马克思主义只有在实践中被应用才能“行”。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只有在实践中被应用才能闪耀真理光芒,也才能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如果仅仅是被束之高阁,或者是停留于高谈阔论,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能“行”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行”,一个重要而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被中国共产党作为思想旗帜高高举起,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
马克思主义只有实现本土化时代化才能“行”。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必须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恩格斯深刻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只有实现本土化时代化发展,才能解决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条件下的具体问题,才能被证明是“行”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行”,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中国之“的”,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把握时代发展要求,洞悉时代发展大势。
马克思主义只有被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行”。马克思主义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要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不仅自身要成为贴近时代、贴近实践的理论形态,而且要掌握人民这一实践主体,成为人民群众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主人。离开人民群众的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不可能成为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更不可能产生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马克思主义只有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成为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看家本领,才能焕发出磅礴的实践伟力。这意味着,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民大众,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遵循。
4.指明新时代加强党自身建设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前进方向
把握“能”“行”“好”三者之间紧密的内在逻辑关联,对于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指导思想和理论创新的层面来讲,重点在于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坚定理论自信。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踏上新征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
推进理论强党。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相互成就。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伊始,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不断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理论成果。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推进党的建设,就要毫不动摇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推进理论强党建设。
增强行动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在当代中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增进运用理论、发展理论、创新理论的自觉。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妥善应对纷繁复杂的实际情况。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22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