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欢庆党的二十大·专家笔谈】
当好教育帮扶答卷人
作者:王德强(云南师范大学校长)
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云南师范大学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特色和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紧密结合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实际精准施策,助力补齐发展短板,着力强化顶层设计、师资培养、共享互通、精准协作、带头示范,构建了“输入管理+培养师资+共享资源”教育精准帮扶模式,以结对帮扶构建长效机制,以扶智育人推动乡村发展,并“以点带面”将成功经验推广到全省基础教育薄弱地区。
郭红松 绘
近年来,学校着力培养师资力量、夯实教育基础,91.3%的师范生培养专业为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师范生培养专业涵盖基教、职教、特教各类型,中小幼各学段,中小学全学科。为全面对接边疆中小学师资需求,学校依托“卓越教师”“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等培养项目,实施“主修+X兼修”初中一专多能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培养扎根农村基层中小学优秀教师和普通完全中学骨干教师11000余人。
近年来,学校统筹整合校内及附属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以定点帮扶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为试点,采取“一名附属中小学校级领导挂钩梁河县一所学校”、送教下乡、全员轮训、教师置换、跟岗研修、学历提升等方式,直接对口帮扶梁河县29所中小学,覆盖梁河县各级各类基础教育学校。经过不懈努力,梁河县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整体提升。
近年来,学校将教育精准帮扶模式推广应用于云南省内其他地区,先后与革命老区州市县以合作办学形式共建附属中学,派出校长和管理团队,带去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有效提升了当地的基础教育质量。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出部署。面向未来,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我校西南联大旧址时的重要指示,秉承“结茅立舍,弦歌不辍”的西南联大优良传统,恪守“刚毅坚卓”的校训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提升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做好乡村振兴答卷人,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多元产业扮靓乡村风景
作者:季栋梁(宁夏作家协会副主席)
“西海固的贫穷,颠覆你的想象!”这句话曾经在网络上火极一时,炙烤着西海固。如今,这句话却早已变成了“西海固的美,颠覆你的想象!”近些年,是我最贴近乡村的几年,我写了《西海固笔记》《半坡典故》《父亲的歌》和《海原书(修订本)》,都是对自己所熟悉而又陌生的乡村的一次次回望。不可否认,今天那如诗如画的田园、赤橙青绿的山川,让人流连忘返。正如那句话所说:美景就是良药,呼吸就是理疗,行动就是康养!而每一次贴近乡村,都让我有新的感悟与收获。
郭红松 绘
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了十年来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其中一件就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全世界反贫困的壮举,西海固是最好的例证。在脱贫攻坚实践中,西海固对于土地的开发利用是全方位复合式的,种产业也是种风景,击壤而歌既是经济的,也是诗意的,蕴含着对美丽乡村的追求与想象。油用牡丹、万寿菊、油菜花、芍药等各色花卉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得西海固产业更为多元、色彩更为丰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这些随口吟咏的诗句就是对眼前风景的真切描摹。西海固的乡村振兴,是诗意的振兴。
在全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会议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曾这样阐释新时代乡村世界的变化:“作为作家,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所面对的,是变革中的、内涵丰富且外延广袤的新时代的乡村世界。无论从人员的流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去分析,还是从观念意识的变化、生活风尚的更新来观察,一种新的乡村,在我们过去的历史和想象中从未有过的乡村,正在这个时代形成和崛起。”这对乡土作家的启迪是很深刻的。
西海固的巨变是深入肌理的,有太丰富的内容可以讲述,这里我举几个最易见却又深度见证这场巨变的事例:
一是养蜂人的回归。20世纪80年代初的彭阳县,生态极度恶化,森林覆盖率仅为3%。养蜂虽被喻为甜蜜事业,可养蜂人却要踏上背井离乡之路,远走四川、贵州追逐花期。近年来西海固生态环境逐渐恢复,他们不仅还乡,还带来了其他省的养蜂人。
二是供港蔬菜基地遍地开花。过去的西海固人一年只有六月至十月能吃上新鲜蔬菜,其余时间只能吃腌咸菜,如今的西海固人餐桌上,西兰花、菜心、菌菇、娃娃菜等过去没听说过的菜都已是一年四季的常见菜了,而西海固更成为全国有名的供港蔬菜基地,蔬菜成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
三是降雨量逐年递增。地处黄土高原干旱地区的西海固,十年九旱,年降水量只有二三百毫米,蒸发量却达十倍,经过这些年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生态移民等诸多生态建设,如今降雨量增加到七八百毫米,绿色开始眷顾这片土地。
这是大自然对乡村振兴的诗意表达。
金秋十月,甘肃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迎来最美时节。成林摄/光明图片
书写新时代创业史
作者:李骏虎(民盟中央委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
小时在晋南农村,过年时看到很多人家的春联横批都是“小康之家”。“小康”这个词,让我感到那样遥远,像梦一样可望不可即。
四十年后,2020年秋天,我正在四川省广电系统挂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到凉山彝族自治州拍摄脱贫攻坚主题电视剧《金色索玛花》。在大凉山,贫穷落后的原貌已杳然无踪,剧组不得不参照旧照片重新搭景,这里建一个颓败的院落,那里搭一个破烂的土掌房。州里同志讲,要看凉山彝族群众脱贫前的生活环境,现在只有一个去处了,那就是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彝族人民为了感党恩,把习近平总书记看望过的贫困户吉好也求和节列俄阿木两家的老土掌房作为纪念保存了下来。
郭红松 绘
去往三河村,要翻过一座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这里已是深山,路面一直硬化到三河村老村口,保留的老房子还在山坡上。踩着破碎的石板往上爬,抬头看到几根木柱支撑着一面风化开裂的夯土院墙,这就是老土掌房的院门了。院门低矮,褐色泥墙四处开裂。年轻的驻村第一书记建议我们去节列俄阿木家,说老阿妈有时会从新村回来看看。我们又沿着山路走了一段,远远看到有两三个穿彝族传统服饰的老阿妈坐在土坡上。推开土掌房的屋门,里面是典型的彝族民居结构,没有隔墙,只有几根柱子支撑着屋顶,光线昏暗。那一年,就是在这间房子里,习近平总书记同村民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围坐在火塘边,一起分析当地贫困发生的原因,谋划精准脱贫之策。
三河新村则是另一番面貌。一座座连排小院,屋里现代电器家具一应俱全,院墙外夹竹桃繁盛,早就超越了一般民居的功能,成为乡村旅游景点。我们那天到来时,年轻人都去大棚里劳动了,老人和小孩正在午休,整个村庄恬静闲适,一派小康社会的美好景象。回想刚刚看到的老村情景,真是一步跨千年!
是啊,每个时代都有她标志性的成就,新时代以来人民的最大获得感之一就是小康社会的实现。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诗经》就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的诗句,反映了先民对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中国对全球减贫事业的重大贡献。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阶段,我被派驻山西隰县驻县帮扶,得以亲身体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背后的深刻变革,同时深刻理解了党和国家《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伟大意义。从实现全面小康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有多少可歌可泣的人物,有多少感人至深的故事,有多少牺牲和奉献,有多少泪水和欢笑!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的时代精神、典型形象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呈现,会出现真正能够全方位、全景式表现这个伟大时代的大作品。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新的部署。新时代的山乡巨变,呼唤着新时代的创业史。为中华大地上的乡村振兴进行曲而振奋、感动时,我写下诗句与师友共勉:“国之大者在振兴,深扎民间多采风。山乡巨变创业史,诸君学作新柳青。”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
作者:岳奎(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分中心常务副主任、湖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院院长)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乡村振兴重要战略决策,各地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画卷在华夏大地上展开。
郭红松 绘
守底线,振产业。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同时发力产业振兴,成效显著。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落地,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现代农业变优变强,特色富民产业不断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涉农功能性平台逐渐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的系列关键薄弱环节得到弥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村服务业呈现井喷态势,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水平持续提高,现代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农产品品牌建设体系持续健全。立足现代农业发展实际,顺应产业发展规律,以农业农村特色优势资源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有效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大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增颜值,提气质。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生态补偿制度、河湖长制、林长制、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等制度陆续实施。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乡村道路建设、文化广场建设、房屋改造、厕所革命等项目得以实施,水环境整治、园林绿化打造取得进展,村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绿色发展成效不断显现:绿色能源、绿色建造、绿色食品等产业集群不断崛起;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天蓝山青水绿;生态系统持续修复,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率不断提高,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生态安全屏障越来越稳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既增颜值又添气质,美丽乡村美丽的“成色”得到全面提升。
强治理,共发展。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更多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到农村,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逐步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一大批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见到实效。农民收入不断提高,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较2012年翻了一番多,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认同感不断增强。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乡村振兴是农村发展的目标所向,是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22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