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欢庆党的二十大·专家笔谈】
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作者:何虎生(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根本保证。
郭红松 绘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揭示了我们党鲜明的政治本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将人民作为“源”和“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自己的根本政治立场。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了伟大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体作用,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国家发展全局,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从在经济建设上推动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到在社会建设上全方位改善人民生活,新时代的伟大成就诠释了中国人民自身命运的历史性改变,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党执政兴国的价值旨归。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人民切实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不断变为现实。如今,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我们党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也必将依靠人民开创新的辉煌。新时代新征程上,只要我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就一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
10月16日,在安徽省巢湖市槐林镇,农机手操作收割机在田间收割水稻。新华社发
伟大时代铸就东方传奇
作者:石瑛(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人民铸就伟大时代,时代不负伟大人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时代”与“人民”构建起最为闪亮且交相辉映的坐标。
郭红松 绘
“从‘一个也不能少’到‘一个也不能掉队’”“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从落后到领跑:中国高铁彰显中国速度,北斗卫星镌刻中国精度”……连日来,在吉林大学思政课主题教学活动“新时代我们这十年”中,这些话题成了学生热议的焦点,其中高频词就是“时代”和“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依靠的力量。在广大人民矢志奋斗的进程中,随处跃动着新时代的火热篇章,汇聚着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史诗般的进步”,绘就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走进新时代,我们不仅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还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国内生产总值稳步增长,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跃升;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承载着创新的步伐;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彰显着中国之治的新境界……
新时代的中国不仅在物质上强,更在精神上强。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激发,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亿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激发出蕴藏着的非凡智慧和巨大力量,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他们当中有保卫人民、守护国土的忠诚卫士,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科技人员,有奋战一线、倾力奉献的扶贫干部,有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医务人员,有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有全力拼搏、为国争光的运动健儿,有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广大青年,还有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的无数群众。
伟大的时代铸就了气贯长虹、激荡人心的东方传奇,伟大的人民绘就出大潮奔涌、向上向前的历史画卷。只要14亿多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就一定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时代荣光。
5月10日,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迪政当村,独龙族老人李文仕(左)和女儿在编织独龙毯。新华社发
在人民的沃土中培植文艺之花
作者:钱念孙(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我年轻时曾下乡务农。寒冬腊月的池塘边,见老农从刺骨的水中摸出一条鱼,一会儿又是一条……我好生奇怪,也学着摸。胳膊伸入水中,缓慢移动,碰到成群的鱼儿,它们并不逃跑,而是围着散发热度的手掌打转。此时,你只需和鱼不断接触亲近,逐渐拿捏到鳃后的恰当位置,慢慢上提,快出水时用力抓紧,全不费工夫。
郭红松 绘
文艺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也与这学摸鱼一样——仅站在岸边看表面现象,或仅凭主观揣摩,往往无法了解和把握其中的奥秘;而只有潜入生活的河流之中,才能真切感知时代脉搏的跳动和社会的纷繁斑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近些年来,文艺工作者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贯穿于创作、生产、评论、传播的全过程。中国作协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下基层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推出一大批“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的优秀作品,既在一系列文艺评奖中获得奖杯,又在广泛流布中获得老百姓的口碑。
最近读到老藤的长篇《北地》。该作品以精巧构思和深入思考,不仅生动呈现了一位党的领导干部与人民一道,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这一艰辛而壮阔的奋斗历程,更写出了这位以毕生求索淬炼初心的领导干部,对过往峥嵘岁月的反思。作品对党性与人民性水乳交融的描写,对顺境与挫折反复磨砺的刻画,透显出作者深入生活的厚实积累、扎根人民的忠诚情怀。
前些天还翻阅乔叶的长篇小说《宝水》。这部写乡村振兴的出彩之作,摈弃从概念出发演绎重大主题的套路,对乡村转型走文旅路线每一个前行和犹疑的脚步,对旧传统与新生活每一次碰撞和纠缠,对土生土长的本村人与形形色色的外来客面对新农村巨变产生的种种心理波动等,都有深切体察和生动描绘。
何以能如此?关键在于作家摸透生活的纹理皱褶,反映人民的苦辣酸甜。谈到自己一次次“深扎”农村的情景,乔叶说:“村民们的由衷笑容和鲜活讲述总是让我忍不住感叹,这真是超过了书房里的想象。对乡村的架空判断很像是干枯的论文,只有走到乡村内部去仔细端详,你才会知道,它蕴藏的其实是一部怎样丰沛丰满的小说。”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人。文艺只有反映人民心声,才能受到人民欢迎。近年来颇受好评的文艺佳作,从梁晓声的《人世间》到许春樵的《下一站不下》,从老藤的《战国红》到陈彦的《装台》《主角》等,无不聚焦平民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生拼搏和情感追求,凸显普通劳动者本真生活中蕴藏的大情怀,从而以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讴歌人民的平凡和伟大,呈现时代前行的铿锵步履和缤纷异彩。
文艺之花,离不开社会生活的土壤,离不开世道人心的阳光。与山河大地相依相偎,与人民大众同心同行,创造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力作,这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孜孜以求的努力方向。
让中国精神充盈现代城市作者:王树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城乡协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城市与乡村,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织交融的“中国味”更浓了,展现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的“中国范”更足了。
郭红松 绘
中国城市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之一,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其规划建设思想、原则、方法等都形成了独特体系。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国城市,因此,要坚持以中国思维认识我们的城市。中华民族有自己的规划建设思想原则和方法体系,在规划建设实践中,只有以中国价值观念认识、阐释问题,才能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才能筑牢中国根基、开创中国规划新气象。
在潜心探索中国优秀城市规划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对1400余座城市的3000余部历史典籍、方志进行研究和实地调研,创建了包括10000余篇历代规划建设文献、6000余幅城市图、3700余条经典规划设计智慧的中华营城数据库,对我国古城规划经验进行大规模收集整理,对中国城市规划体系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我们开展了中国城市规划中具有恒久价值的优秀规划思想与方法的系统研究,构建了中国本土规划理论与方法,凝练了“结合大尺度山水的规划设计”“城市人文空间规划设计”等十类本土规划设计模式,提出“文地系统规划”“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等概念及原理,力求让中国精神充盈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教育与实践,为世界城市规划理论贡献中国智慧。我们完成了首个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规划编制,为全国的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提供了重要参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陶寺遗址”的保护与传承、环青海湖地区城镇人居环境的提升、大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西安城市文地系统构建……在众多重大工程中,我们为新时代城乡规划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积累了实践经验。
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是对规划人才的必然要求。要将“中国本土规划继承创新、中西规划理论交叉渗透”的教育理念,融入培养具有中国本土规划意识的人才中。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未来,我们力求形成中国优秀城市规划智慧传承创新领域的科研与人才培养高地,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规划新人贡献力量。
踏上新征程,我们坚信,我国必然能构建新时代的中国规划话语体系,在世界文化交流互鉴中,也会更加具有文化自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18日 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