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冯夏庭代表:配置科研力量实现资源共享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冯夏庭代表:配置科研力量实现资源共享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10-16 05: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书记校长谈发展】 

配置科研力量实现资源共享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代表

光明日报记者 刘勇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青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校要勇挑重担,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近年来,东北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在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攻克核心关键技术上下功夫,自主创新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彰显一流大学的使命与担当。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代表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科技创新关键看平台。东北大学依托优势学科资源,集全校之力,积极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以一流科技创新平台会聚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

冯夏庭代表:配置科研力量实现资源共享

  冯夏庭代表介绍,东北大学以轧钢和流程自动化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和获批工业智能与系统优化前沿科学中心、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交叉创新平台建设。学校先后成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科学中心、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低碳钢铁前沿技术研究院等各类交叉创新平台24个,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卡脖子”问题,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在人工智能、深地、深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新材料、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等领域,东北大学全面布局科技创新方向,推行‘项目+人才’‘平台+人才’的有组织科技攻关模式,优化配置科研力量,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提升承担关键领域重大攻关项目能力。先后突破了耗能设备智能运行反馈控制、高性能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在控制学科方面打破国外垄断,用实际行动让中国的控制技术跻身世界领先行列,相关原创性成果被写入国际自控联引领未来自动化发展方向白皮书。”冯夏庭代表说。

  “创新好不好,成果见分晓。”冯夏庭代表表示,东北大学将科技成果的质量和贡献作为绩效评价指标,以重大关键技术和工程任务为牵引,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贡献了多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创新成果。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向地球深部进军,建立了深部工程硬岩力学新研究体系,研发的岩爆智能监测预警技术预警准确率高于85%,成为深部工程建设、矿山安全开采的“守护者”。学校自主创新的绿色钢铁冶金技术应用于港珠澳大桥、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大兴机场、981钻井平台等重大工程。

  冯夏庭代表说,东北大学还依托辽宁丰富的产业数字化场景资源和数字产业化的数据资源,发挥高校在人才、科技资源方面的聚集与带动作用,深度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为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增添新动能。

  “科技兴则产业兴。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方面,东北大学联合地方政府建设朝阳东大矿冶研究院、东大-沈抚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中试熟化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与东北企业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300余项,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52.7%。”冯夏庭代表介绍,目前,东北大学联合沈阳市政府重点打造前沿交叉创新港,有十余个研究中心即将落地沈阳浑南科技城,沈阳市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设施”将依托东北大学启动筹建,支撑辽宁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在肩。东北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筑大平台、凝聚大团队、攻关大项目、培育大成果,引领推动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东大力量’。”冯夏庭代表说。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16日 09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