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喜迎二十大】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崔志坚 丁艳
今年上半年已有8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另有63个新品系正在参加各类区域试验……为牢牢扛稳粮食安全这个政治责任,河南省在新乡平原示范区建设“中国种谷”,以种子创新来保证粮食安全。
一个个快递凭二维码就可以被分拣机器精准识别,自动分流到不同区域……位于河南南阳的利民集团自主研发的单件分离机技术解决了成堆快件的快速分离,实现自动识别、自动包装、自动贴码、自动传输……
金秋时节的中原大地,从田野到城市,从企业到科研单位,处处可以感受到创新的气息、听到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的故事。
昔日以“古”闻名,今天以“新”出彩。“创新”,正在逐渐成为古老中原的新名片。
2021年6月,刚刚履新的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对河南省科学院、省农业科学院、郑州大学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等担负创新任务的单位进行密集调研。
2021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河南发布重大部署:要着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凝练一流创新课题,培育一流创新主体,集聚一流创新团队,创设一流创新制度,厚植一流创新文化,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2021年12月28日,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揭牌仪式在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举行。“重建重振省科学院,正是下好创新这盘大棋的‘关键一招’。”河南省社科院院长、研究员王承哲说,把省科学院打造成一流平台,提供一流服务、引育一流人才、多出一流成果,让它变成一个吸附资源、释放动能的“强磁场”,必将在中原大地引发一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化学反应”,这也是河南将其定位成“一号工程”“龙头带动”的深意所在。可以说,重建重振省科学院背后,其实是重建重振河南省科技创新体系。
2021年7月,河南省科技创新委员会成立,省委书记楼阳生和省长王凯担任双主任,以前所未有的规格和力度优化决策、推进工作,充分彰显推进创新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一年多来,除了重振重建河南省科学院,河南加快布局创新新平台:嵩山、神农种业、黄河、龙门、中原关键金属、龙湖现代免疫六大省实验室密集揭牌成立,新建设21家省中试基地、25家省产业研究院,建成中试线146条。初步形成以河南省实验室为核心、优质高端创新资源协同创新的“核心+基地+网络”的创新格局。
科创成果逐步显现,亮点纷呈。用于新冠的药物“阿兹夫定”获批上市已在河南投产;郑麦7698,成为面包、面条、馒头领域的“三好学生”;高效钎焊技术打破国际技术壁垒,服务保障多项国家重大工程;ITO靶材让国产光电子产业更有底气;实现光无源芯片自主可控,助力“宽带中国”建设;河南制造、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机意义非凡……
为配合创新驱动,河南制定实施一揽子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梯次培育体系。今年以来,引进海内外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15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点人才计划,榜单上有了更多河南人的姓名。院士、杰青、海外高端人才全职引进。
创新发展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扎实行动。2021年河南研发经费投入突破1000亿元,财政科技经费支出351亿元、增长38%,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08.9亿元、增长58.4%;今年前7个月,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20.8亿元、增长145.6%。
“我再一次诚邀海内外的科学家、杰出青年学子,尤其是河南籍的优秀人才,积极投身河南打造国家创新高地的火热实践,在这片沃土上施展才干、成就梦想!”8月28日,在“中国这十年·河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再次向全球人才发出了邀请。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26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