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Remaining Time --:-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https://flv1.gmw.cn/gma/20220909/20220909165254004_7595.mp4
【中国好手艺54】
兔儿爷
讲述人:北京彩塑代表性传承人 张忠强
在咱们老北京的传统里,八月十五中秋节,家家户户吃月饼、拜兔儿爷。
兔儿爷是北京彩塑的一种,有400多年历史了。原型是封神演义中的长耳定光仙,兔首人身,身穿金甲,或着官服,背插小旗,憨态可掬,又不失威严。
兔儿爷的制作流程并不复杂:先制泥,再制坯,最后彩绘。可每个环节的讲究都不少。就拿制泥来说,要在泥土中混合一定比例的棉花。至于棉花占比有多少、黏性达到什么样的状态最合适,就靠手艺人的手和眼对泥料状态的感知了。
彩绘上色是关键一环,从上往下画,颜色由浅到深。最难的,是给兔儿爷“开脸儿”。兔儿爷有没有神采,就看眉眼鼻嘴这寥寥几笔到不到位。想画好这点睛之笔,全靠长期练习,我干这行五十几年了,还不敢说已经做到下笔有神。
我曾经带着兔儿爷,参加台北市的一个民俗展览,几位八十多岁的老者看到满桌的兔儿爷,顿时老泪纵横。我一问,才知道是“老北京”了。我想,对老者来说,兔儿爷不仅是儿时的回忆,更是连着故乡与他们之间的那根“线”。
“老北京”看到兔儿爷,自然是感到亲切,怎么让年轻人也爱上兔儿爷呢?这几年,我在兔儿爷的传统形象上创新,推出了“十二生肖”“北京中轴线”等多个系列兔儿爷形象。年轻人,最喜欢新鲜玩意儿。这样一来,就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跟我学彩绘。还有学校请我去给孩子们上课……如今,虽然忙,可心里别提多来劲了!
(光明日报记者殷泽昊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11日 01版)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