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一线讲述】
讲述人:中国动漫集团董事、副总经理 陈学会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二十四节气理应被大家所熟识,其价值内涵也应被后人弘扬与传播。那么,怎样才能让它“飞”入百姓日常生活中呢?我想,用动画的方式对节气文化进行诠释与演绎,让“古董”抖落“灰尘”,必定会绽放更迷人的光彩。
2019年,我们开始研究、开发国风三维动画《二十四节气密码》,力争让不同年龄的受众都喜欢。
节气代表的不仅是气候变化,而且是古代先民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兼具科学属性与思想属性。如何平衡创作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怎样选择故事切口,提取文化符号,挖掘核心精神?我们面前,有一道道“坎”要突破。
为此,我们召开了很多次座谈会,邀请多位专家学者提意见、谈想法。经过几轮激烈的讨论,我们逐渐明确了一条原则:为卡通形象穿上故事的“外衣”,再通过生动表演与元素设计,让观众乐意看、看得懂,在感受到节气文化内涵的同时,增加一定的节气知识,就是我们创作的目的与价值所在。以此为初衷,很多问题不断破解,创作思路更加明晰。
比如,我们将节气元素融入卡通形象“节气宝贝”身上,赋予它一定情感诉求,让它心存烦恼与忧虑,但是对未来满怀信心。通过一次次“升级打怪”,“节气宝贝”终于突破难关、梦想成真。另外,我们在元素设计上也别具匠心。比如,为“节气宝贝”戴上小小瓜皮帽,其身上的纹饰设计取材于立秋时节成熟的农作物。在场景设计上,关于“立秋岛”环境的设计就契合了立秋节气所体现的气候特点,在时空上将节气特质充分展现了出来。
动漫只是给小朋友看的?这其实是种误读。当你十岁、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看那些曾深刻影响我们的动漫作品,明显能获得不同的感受与体悟。近年来,诸多叫好又叫座的动画电影也在证明:优秀的动漫作品正通过全媒体传播手段,吸引不同年龄段的受众,用动漫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真实生活有机连接,一定是大有可为的。未来,我们会在此基础上探索,让节气文化点燃艺术创作的火,通过动漫载体让中国故事更好地“出海”,让国风美学引发更广泛的共鸣。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胡晓军、王斯敏、牛梦笛、蒋新军 光明日报通讯员 于曈、徐梦玲)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05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