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品谈】白云的故乡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品谈】白云的故乡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7-15 03:5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品谈】

  作者:阿古拉泰(蒙古族诗人、散文家、词作家)

  这里是白云的故乡/蒙古包就像莲花一样开放/风沙吹不走绿色的信念/梦想扎根在这片土壤/这里是白云的故乡/湖水像明镜一样闪亮/春光眷恋着花的原野/雪白的天鹅飞来梳妆……

  这是二十年前我在风沙弥漫的春天里写下的歌词:《白云的故乡》。每当唱起这首歌,我便情不自禁回头遥望故乡的白云!

  少不更事,童年天空上云的记忆是模糊的。青春和牧草一起疯长,白云匆匆掠过,印痕全无。这一次回到通辽,我才真正领略到故乡云彩是何等迷人。

  夏季的故乡莺飞草长。辽阔的田野,碧绿的草地,油嫩的庄稼,滚动的牛羊,简直就是一幅绚丽的风景画……

  入住的辽河宾馆坐落于新城区北部,簇拥在一片茂密的果园之中。清晨,被窗外起伏的鸟鸣啁啾唤醒。我早早起来,要饱饱呼吸久违了的故乡的新鲜空气,看一看彩云的笑脸。

  一对山鸡踱进视野。分明是野生的,却像家禽一样悠然。当年,跟爸爸打羊草或捡牛粪,旷野里也曾无数次见过各类野禽。但它们总是匆匆逃离,不顾一切扑腾着翅膀飞走……而今,它们怡然自得,展示着漂亮的羽毛,像是在告诉我这个游子:家乡变得太美了,生态好了,人更文明了。来吧,咱们一起好好溜达溜达,共享一下这“人禽和谐”的美好时光。

  早餐用过,变幻的彩云下我们驱车直奔开鲁,追寻革命音乐家麦新的闪光足迹。

  麦新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开展斗争,但他说,要革命,就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水深火热的最底层去,越黑,才越需要光!于是,他来到了条件艰苦、敌情严重、形势复杂的通辽。

  剿匪动员、反奸清算,风雨飘摇的斗争中麦新夙夜在公、披荆斩棘,以激情智勇和豪迈歌声唤醒人们的斗志。“穷人穷,为什么穷?打了粮食归地东……”一个江南长大的知识分子,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内蒙古这片冻裂的黑土地,用心中的暖融化草原上寒冷的冰霜……他爱憎分明,像一把雪亮大刀劈开了夜与昼,又像是炬火点亮了穷苦大众心中那一盏灯!寒冷时节,麦新把崭新的毡帽头两层一拆,厚的送给农民兄弟,薄的自己笑呵呵戴上。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鱼水之情啊!当地群众交口称赞麦部长,麦新说:“叫什么部长,叫老麦!”于是,群众一直亲切地叫他“老麦”,直到他英勇牺牲,直到现在!

  农忙六月,麦收时节,也是老麦离开的日子。当年,麦新踏冰卧雪追剿敌匪,一根粗麻绳勒紧开花棉袄,扶犁种麦,不就是为了圆天下太平,人人都能吃上白面穿上棉衣这简单、素朴的梦吗!仰望头顶的云朵,白得令人心动,像雪,像面,像棉,呼唤着我们的记忆,擦拭着我们的天空……

  晚风彤云伴我们来到西辽河畔。人们在孝庄河文化产业带观景纳凉,品鉴生活的味道。雾霭从河水中袅袅升起,升腾成天上的云彩。

  交谈中得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已将长江文明、黄河文明、西辽河文明确认为中华文明的三大源头。作为三大源头之一的西辽河流域文明核心区域,通辽,见证了人类文明的曙光与中华文化的灿烂繁盛。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奔流不息的西辽河蜿蜒流淌在科尔沁,这是史前文化承前启后的重要交会,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担承。这是这片土地的骄傲,更是我们的使命与责任。

  云挂夜空,波动着银子般的海洋。白云的故乡,你永远在我的心上!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15日 06版)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