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看一堂思政课如何“开花结果”
——中国政法大学在“大思政课”中坚持立德树人的启示与思考
光明日报调研组
有一堂课,它伴随中国政法大学一代学生从入校到毕业,你认为它是什么课?
也许你会说,这一定是艰深复杂的专业课,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让知识开花结果。
答案却不是如此,这是一堂思政课。
在中国政法大学,这堂“立德树人”的思政课引导教育学生们践行了一句沉甸甸的诺言——“永远跟党走”!
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参加了民商经济法学院1502班团支部开展的“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听完几位同学从不同角度畅谈观看电影《焦裕禄》的体会,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永远不会过时,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发扬光大。同时,总书记希望“大家矢志不渝,用一生来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
一年后,1502班团支部全体同学又以写信的方式向总书记汇报这一年来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跟党走”的誓言。2018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委托工作人员,勉励1502班团员青年用一生来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
改变,从这堂思政课开始。然后,开枝散叶,从思政课扩展到每门学科,尤其是法学领域,“立足中国土地、中国国情、中国法治实践”的目标正由老中青三代团队达成。
改变,从这堂课开始,从课堂内扩展到课堂外,同学们在一次次重大活动中、一次次支教支边中,诉说着自己对党的深情。
这堂课也伴随着每一个案例的实践。南海仲裁案、中美贸易摩擦、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等案例中,法大师生努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推进中国法治国际传播。
一堂思政课,为什么不断拓展、不断生发,指引着一代法律青年的成长轨迹?近日,光明日报调研组一行走进中国政法大学,走进师生中间,聆听这节不落幕的思政课,探寻课程背后青年人成长成材的密码。
中国政法大学师生参加建党百年活动。资料图片
1、思政课如何让学生“从知到行”?
3月6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格物楼教室里坐满了求知若渴的同学,“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正式开讲,校长马怀德作为主讲人为200多名本科生讲授本学期的第一课。
马怀德从一棵“焦桐”讲起,再穿插故事和理论,深入浅出,有的同学放下手中记录的笔,眼睛牢牢盯着屏幕,舍不得错过一点点瞬间。
课后,马怀德给同学们出了一道思考题:“法律人跟党走意味着什么?”他说,把这行字写在黑板上的那个瞬间,他不禁回忆起5年前的那个思政课堂。
马怀德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政法大学师生上的生动的大思政课,让他们读懂了新时代青年奋勇担当的时代使命,坚定了青年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理想信念。
从这节课,到每门课,这个传承说明了什么?
调研组认为,“信仰”,也许就是答案。
在中国政法大学校园,调研组随机采访了一些同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级学生蒋哲林刚刚修完《口述当代中国外交》,感慨良多。他告诉调研组:“行大道,立天下。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国际局势持续复杂变化。我现在辅修了法学,未来我将积极努力投身国家涉外法治工作,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中国政法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正式开讲。尹建峰摄/光明图片
从知到行,这是讲好思政课的第一步。
在大学课堂上,思政课有两种教学方式,一种注重理论高度,一种注重课堂体验。如何把课程讲活?调研组在走访中发现,中国政法大学的做法是:讲好思政课,需要时代的气度、时间的宽度、空间的广度。
2月24日,是春季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科生的通识主干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只能采取线上教学。马怀德告诉调研组,新学期第一讲将抗击疫情作为生动的形势政策教育课程和深刻的生命教育课程,围绕抗击疫情主题展开讲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时代的关系。
“从2017—2018学年春季学期起,中国政法大学就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这是党的十九大后,学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举措。课程与既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辅相成、紧密衔接,又进行了改革创新、深化拓展,是学校第一批‘课程思政’重点建设示范课。”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胡明介绍。
中国政法大学还专门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挑选一批学有专长、影响力大、教学效果好的骨干教师作为该课程授课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黄东表示:“老师们会定期集中备课,在教师层面上,做到‘真学、真信、真教’。同时在教学层面上,注重探讨如何‘创新方法、探索形式、注重效果’。”
在中国政法大学,有一门堂堂爆满,同学们经常席地而坐的课程。这就是前文中蒋哲林同学刚刚修完的《口述当代中国外交》。这门课在今年2月获评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授课教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群英表示,讲好这门课的秘诀就在于“从知到行”:紧密结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邀请校外专家、学者为学生进行授课,力图做到将课程思政之信、课程思政之融、课程思政之理、课程思政之全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了专业知识“小”课堂,课程思政“大”讲堂的良好效果。
中国政法大学冬奥志愿者出征仪式。尹建峰摄/光明图片
2、思政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调研组发现,除了实践部分,中国政法大学还把思政课堂“搬”到社会生活之中。
法学院研究生张晓逸在参加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后,向党组织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在冬奥会现场,我切切实实感受着祖国的强大,‘永远跟党走’的声音一直环绕耳边。我今后要将党和人民的呼唤融入血脉,将青春之小我与时代之大我相连,将法治理想与家国实践相系,锻造本领、初心如磐,努力谱写‘永远跟党走’的青春答卷。”
调研组发现,中国政法大学不断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和感悟式教学,注重释放学生自我教育活力,让教育有温度有实感。
从入学宣誓开始,中国政法大学逐步构建“大思政”育人的新格局,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尤其重视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将鲜活的思政课素材及时转化为育人素材,增加“大思政课”的针对性。“我自愿献身政法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奋斗终身!”当铿锵有力的入学宣誓回荡在礼堂,也在每一位新生心中埋下了奋进的种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每年的“12·4”国家宪法日早晨,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之下,政法大学都会组织师生诵读宪法条文。
每年宪法宣传周还会组织师生通过宣讲、普法等基层实践活动,将理论和现实相结合,让“大思政课”走出课堂,以更生动立体的形式呈现,切实发挥好培根铸魂作用。
“每次的社团课程,对我的人生也是一个启迪。我更加关注国家的法治建设,也希望能够像法大的学生一样,为人民的需要作出贡献。”这是在2021年,北京二中高一五班的同学写给为他们上课的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信中的一段话。
调研组发现,像这样的普法实践活动,几乎每位法大学子都亲身参与过。在中小学课堂上、在社区、在街头,在北京、山西石楼、内蒙古科左中旗、新疆阿勒泰、河北阜平……到处都活跃着中国政法大学学生普法的身影。
传承红色基因,勇于承担党和国家重大任务,是中国政法大学的传统。201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上,中国政法大学1300余名师生圆满完成群众游行“民主法治”方阵和广场联欢两项重大政治任务及服务保障工作,光荣地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2021年7月1日,中国政法大学700余名师生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出色完成了服务保障工作。
马怀德认为,把“大思政课”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走出思政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目睹时代大变迁,感受中国大发展,在生动直观的亲身体验教育中,能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3、课程思政如何更好指导实践?
法律人如何跟党走?中国政法大学通过课程思政,引导同学们找到答案。
在校园里,调研组见到了刚刚“下班”的法学院实验班2020级硕士研究生温新格。
他在2020年参与了学校组织推荐的赴最高人民法院实习。“在半年的实习过程中,我见证了各级司法工作人员以人民为中心,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也会坚持永远跟党走,将个人发展融入为人民服务中。”他说。
法律人跟党走,政法大学教师们的回答是怎样的?
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三周年暨“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政法大学召开,会议对“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研究”理论与实践意义进行集中总结。这标志着,这项历时3年、汇聚全国法学精英的国家重大委托项目——“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研究”正式结项。中国政法大学交出了一份“中央满意、学界认可”的合格答卷。
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张晋藩,虽已年至耄耋,久受眼疾困扰,只能依靠放大镜勉强阅读,但依旧带领学校的老中青团队深入研讨、精心打磨、反复论证。
为达到“立足中国土地、中国国情、中国法治实践”的研究目标,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研究团队成员深入走访全国各地司法实务部门、研究机构,开展广泛的实证调研;在课题研究的关键阶段,还专门邀请来自全国人大机关、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论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要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将实际工作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进高校,加强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实际工作者之间的交流。
马怀德表示,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学校着力将中国法治实践的最新经验、生动案例、最新成果引入课堂、写进教材,以提升人才培养与法治实践的融合度。为此,中国政法大学建立了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中国法学会等法治工作部门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教材课件编写、人员交流互聘、学生实习实践等领域的常态化合作机制。创建模拟人民法院、模拟人民检察院、模拟公安局、模拟律师事务所,开展全流程仿真模拟司法实践教学。建立集庭审同步直播、录像观摩、案卷副本阅览于一体的实践教学资源库,存有司法卷宗、公益诉讼卷宗副本7万余套。
“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的期待。胡明介绍,中国政法大学努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传播好中国法治声音。不仅助力国家参与全球治理,推进中国法治国际传播,学校更是积极参与国际舆论斗争。
“针对南海仲裁案、中美贸易摩擦、追索海外流失文物、某些西方势力利用疫情发起滥诉索赔等案例,中国政法大学以高度的国家荣誉感、学术使命感,组织专家学者对外发声、援法论理,提高中国法治的国际传播力和国际话语权。”胡明说。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变化起伏,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加速变化。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孔庆江介绍,我国目前能够熟练从事涉外业务的律师仅7000余名,可从事“双反双保”业务的律师仅500余人,可在WTO机构独立办案的只有300余人,这与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于是,中国政法大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强强联合,设置“法学+英语联合学士学位项目”,本着“外语+法律”七年贯通培养的思路,培养语言和法律均精通的优秀涉外法治人才。
4、这堂思政课,沉淀下了什么?
自2017年至2022年5月底,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共有3194人入职全国党政司法机关、1518人扎根西部基层、511人考录基层选调生、84人应征参军入伍——这是一代法大人用拳拳报国心书写的答卷。
这串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我们不禁追问:这堂思政课沉淀下了什么?
调研组认为,“大思政课”培根铸魂,政法大学师生以实际行动给出了回答——
一是要当好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排头兵”。中国政法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5·3”重要讲话精神,把“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研究”重大课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举全校之力、汇学界之智,高质量完成相关研究报告。
建立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智囊团”和“人才库”作用,邀请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法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资深专家组建一流法学家团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不断深化、拓展和创新。扎实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贯穿于法治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是当好法学“四个体系”建设的“先行者”。中国政法大学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加强法治及相关领域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对复杂现实进行深入分析、作出科学总结,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支撑。挖掘中华法系思想精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融通中外的法学话语体系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传播好中国法治声音。
三是当好培养卓越法治人才的“领头雁”。中国政法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培养路径,构建凸显时代特征、体现中国特色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聚焦我国法域外适用法律体系建设、涉外执法司法及法律服务等领域需求,加大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力度,为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准确把握法学学科的实践性,打破学校和社会间的体制壁垒,将中国法治实践的最新经验、生动案例、最新成果引入课堂、写进教材,提升人才培养与法治实践的融合度。
四是当好青年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中国政法大学筑牢思政工作“压舱石”,坚持“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提高思政课程质量。建好思政工作“助推器”,坚持专业教师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一课双责”,深入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创新工作载体,改进工作方式,提升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调研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袁治杰;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吴韵曦;光明日报记者田延辉、姚晓丹)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6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