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专家访谈】
光明日报记者 姚亚奇
近期,我国南方多地持续强降雨,北方地区也即将进入主汛期,防汛救灾工作进入关键时期。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我国如何持续提高防灾减灾水平?如何完善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对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副院长孟现勇接受了光明日报记者专访。
记者:目前,我国多地发生洪涝地质灾害。面对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在提高防灾减灾水平上,还存在哪些短板?
孟现勇:目前,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比重超七成以上,而洪涝、滑坡及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均由强降水诱发,强降水的预报能力深刻制约着我国防灾减灾水平。
在非工程措施方面,目前,我国对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次生灾害实时监测、短历时强降水预报的重视程度仍有待提升。中长期水雨情预报还远不能为应急部署、救援提供更为精确的范围及充裕的准备时间。此外,灾害监测及预报手段、多部门共享、预警发布机制及风险评估标准,仍需协同提升并优化联动。在我国七大流域管理机构部署下,大江大河干流超标洪水防御预案已基本完备,但中小河流超标洪水防御预案编制工作还未系统开展。
从工程措施看,我国大江大河防洪能力已显著提高,但中小河流依然存在防洪标准低、抗洪能力弱及“四乱”未有效整治等问题。部分河道多年未疏浚,行洪能力低。其次,我国中小河流病险水库依然较多。在汛期,水库管涌、崩塌、渗漏事件时有发生,是“十四五”时期防汛工作的重点。再次,作为防洪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蓄滞洪区,其在建设、管理方面均存在一些短板及难题,如:围堤标准低、进退洪工程及避洪安全设施匮乏、蓄滞洪区被无序开发利用。另外,受分洪损失及人员安置撤离等影响,蓄滞洪区启用难度增加。最后,城镇排涝防洪系统滞后于城镇化发展,老旧排水系统未达到安全标准,导致城镇,特别是沿河城镇,更易遭受极端内涝侵袭。
记者:针对这些短板及难点,有哪些解决方法?
孟现勇:当前,全国七大流域主要江河关键期洪水预报精度已超90%,可满足流域防汛指挥调度需要,但我国中小河流监测、预测及预报体系仍需完善。因此,一是要强化中小河流水雨情监测能力,通过多部门协调共享和专项资金配套,解决洪水监测资料及设备缺乏的问题。二是要提升中小河流水雨情滚动预报技术,同时考虑开展中长期、延伸期、短临期水雨情耦合订正科技攻关。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北方将面临大汛考验,由于北方地区多年不来大水,防大汛经验少,流域下垫面变化较大,产汇流机制、洪水演进规律复杂。落实“四预”措施时,在确保降水预报精准度提升基础上,应重点考虑基于水文数值模拟的洪水预报方案是否贴近流域下垫面真实情况。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完成江河洪水、山洪灾害、工程灾害及渍涝灾害的预警工作,结合预演及最优预案选取,通过与气象、应急等多部门沟通共享,建立健全重大灾害预警信息共享与快速发布机制。近期,应急管理部和中国气象局已将气象预警纳入应急响应启动条件,进一步强化了气象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机制。
此外,应加强对我国中小河流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的重视程度。通过开展中小河流清淤疏浚、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清“四乱”等专项工作,切实提高中小河流防洪能力。针对蓄滞洪区在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基于其在防洪体系中使用概率、地位与作用、调度权限及地理位置等进行等级分类,依据等级分类强化蓄滞洪区建设及管理,完善其运用补偿等保障措施,规范蓄滞洪区经济社会活动。就城镇内涝而言,我国城镇人口已突破9亿,城镇内涝仍然是未来一段时期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应统筹城镇区域气候、地理及规模特征,科学规划内涝治理措施,统筹新老城市蓄、排水建设与改造,推进“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记者:从科技发展角度看,未来气象防灾与应急管理结合中,能够应用哪些新技术?
孟现勇:当前,气象监测常规方法是气象卫星、雷达及地面气象观测站,我国无人机观测气象实验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如何有效利用其各自优势,通过多源融合订正技术,形成陆海空天立体精密监测网,对加强灾害实时监测、数值预报模式滚动精细化订正意义重大。未来,我国地球系统数值预报能力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在气象防灾与应急管理衔接过程中,更长的有效决策部署时间,将更大程度减少工程损毁及人员伤亡,做到应急“不着急”。
在气象防灾与应急管理科学结合方面,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深度挖掘技术,基于海量的历史及实时多源观测数据,研发海陆气中长期耦合预报系统;开展气象要素场(如降水量、风速、气温等)中长期、延伸期、短临滚动订正预报工作,结合多种致灾因子,研发多灾种数值预报系统;因地制宜构建分灾种的气象灾害致灾阈值指标体系,结合多灾种数值预报结果,评估多灾种可能对工程措施(道路、桥涵、大坝等)的破坏风险,研发多灾种及灾害链的受体风险评估预报系统;基于风险评估预报结果及实际监测数据融合订正结果,结合人工智能阈值(如最短路径、物料供应、应急队伍等)优化分析,构建救灾物资及救援调度智慧化应急决策平台;将多灾种数值预报、风险评估预报、救灾物资及队伍调度决策等信息及时合并推送至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实现多部门决策信息快速共享与应急响应快速联动。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3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