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战疫“老兵”童朝晖:白衣为甲 信念为矛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战疫“老兵”童朝晖:白衣为甲 信念为矛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6-30 04:2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光明日报记者 田雅婷

  “我是一名老党员。”这句话,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总挂在嘴边。

  童朝晖是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党员,同时,他从事呼吸与危重症专业工作也已30余年。他始终牢记入党誓言和从医初心,用舍生忘死的担当、敬佑生命的情怀、大医精诚的品格,一次又一次胜利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一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打响。面对传染性极强的病毒,面对疫情初期太多的未知与恐惧,童朝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奔赴前线,是最早到达武汉的专家之一。

  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救治专家,童朝晖经常全副武装,在隔离病房一工作就是十几个小时。他说,搞危重症的,要有鹰一样的眼睛。

  一次在雷神山医院查房时,童朝晖用手摸了一下插管的气囊。“气囊太硬。”他立即和管床医生说,“压力太高了,要降下来,否则容易出现气管食管瘘。适宜的气囊压力,摸上去的手感,要比摸自己的鼻尖软一点,比摸自己的嘴唇要硬一点。”30多年总结出的经验,他倾囊相授。

  童朝晖很早就发现,新冠肺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为多器官受累,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往往预后差、病亡率高,救治难度大。因此,重症患者的救治成为疫情医疗救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他总结新冠肺炎临床特点,在疫情早期提出“关口前移、积极救治”的原则,挽救了大量危重症患者的生命。

  童朝晖不仅全程参与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还接连参与了几场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歼灭战,先后转战哈尔滨、吉林、青岛、北京、石家庄、通化等多地,连续抗疫250多天,行程超过2万公里。

  “也没想那么多,就是往前冲,党员就该往前冲。”有人问及童朝晖为何舍生忘死,他的回答总是这样朴实。

  事实上,这并不是童朝晖第一次白衣为甲,逆行出征。作为一名战疫“老兵”,他屡次在国家突发应急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说,哪里有传染病,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临床一线成为他始终不下的火线。

  2003年非典(SARS)暴发,童朝晖主动请缨,在非典病房连续工作了3个多月。那时诊断技术、治疗手段等相对局限,没有基因测序,也没有核酸检测,只能依据患者症状、体征和一些简单的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也只能对症治疗及进行简单的生命支持。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救治的100多名患者无一例死亡。

  2008年,童朝晖发现了北京市第1例H5N1禽流感患者;2013年,他诊治了北京市第1例H7N9患者;2019年8月,他发现并成功救治北京市第1例H5N6禽流感患者。

  战绩赫赫的背后,是与病魔较量的决心,以及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30多年来,童朝晖始终坚守从医初心,攻克最难的问题,抢救最危重的病人。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守护健康、守护生命是终生的职责和使命。”童朝晖说,“我时刻准备着,听党召唤,为民尽责,救死扶伤,护佑生命。”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30日 08版)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