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日前,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正式施行。新课标全面提升了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权重。面对新课标的机遇和挑战,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体育组的老师们积极调整、主动适应,自觉投入新课标时代,第一时间对新课标进行了解读学习。同时,在学校信息化建设 “东风”助力下,创新性地将智能穿戴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智能技术融入日常体育教研、教学中,在细化落实新课标相关要求过程中,初步摸索出了独具特色的“一课多社两结合”智慧体育应用模式。
一课:让每一节体育课达到最佳运动效果
《新课标》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学生通过学习要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首先就是运动能力,也就是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包括运动认知,技术运用和体育比赛三个维度。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课堂上的运动技术、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能够做到准确把握。
借助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学生仅需要在体育课中佩戴一个小小的智能臂带,就可以准确采集每个学生心率变化、运动强度等数据,方便老师关注到每个孩子的体能并及时准确地获取。同时,通过便携式监测系统的智能化、可视化展示,老师也可以实时了解学生个人、班级整体的课堂运动情况,以便调整日常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运动强度,达到体育课“因材施教”的个性化、精准化教学目标,从而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切实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智慧体育对运动数据及时准确的采集也为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情况提供了技术支撑,家校共育可以更好开展。
作为学校独有的特色运动,花样跳绳一直吸引着众多学生的参与,小学部的体育老师也因此成为了该项目的“领头羊”,并带领学校的花样跳绳队在全国各类的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操场上,在智慧体育的加成下,李铁彪老师正带着孩子们进行一节“智慧”花样跳绳课程。借助智慧臂带自动采集功能,李老师不仅可以在课上实时关注学生心率确保运动安全,还能够根据心率曲线评估运动负荷是否达到预期,衡量课程内容设计是否合理,学生心肺耐力、肌肉力量、柔韧性等体能素质是否切实增强等,实现了新课标下智慧体育的精准数据分析与评价。
多社:多样体育社团课程落实“教会、勤练、常赛”
《新课标》中还提出了一条重要理念,即“教会、勤练、常赛”,强调建构“学、练、赛”一体的课堂教学体系。要真正“教会”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摒弃“无运动量、无战术、无比赛”的“三无”体育课,解决“学生学了九年体育课,绝大多数学生未能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和“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问题。
对此,北师大生态城附属学校在严格执行国家规定每周体育课数量的同时,已经连续三年坚持在学校每天开展1+1运动模式,保证学生每天至少一节体育课和一小时课外运动。为了给出学生更多的‘学、练、赛’机会,学校还充分利用每周一、周二的社团课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特色体育社团活动,集体促练、以赛带练,采用游戏化、挑战赛等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落实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并以此为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练、赛”环境中体验运动的乐趣,让学生爱上体育,能够真正了解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
两结合:自主练习和家校共育结合,培养良好运动习惯
《新课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中特别强调要发展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重视把体育锻炼作为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此,学校在今年进行了操场的一系列智能化改造,跳绳、50米跑、仰卧起坐等项目全部安装了具备AI视觉分析技术的自助测试设备。借助智慧操场,学生在课间、课后或社团活动期间可触发测试任务,进行自主练习。练习中,设备不仅能够自动采集学生运动完成情况及运动数据,还能对学生们的运动姿态、运动过程、运动成绩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分析和反馈,大大增强了学生们运动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数据清晰获取学生的运动情况,从而实现对学生体质健康教育课中、课后一体化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在体育健康方面,家校共育常常会被忽略,而在北师大生态城附属学校,以智慧体育小程序为平台,学校在学校管理、家庭教育、家校练习等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
通过智慧体育小程序,在“停课不停学”期间,老师可以线上布置体育作业,并对学生们提交的作业进行点评和指导,及时了解学生居家体育运动情况。另外,小程序还打通了教师端和家长端,学生的体质健康报告、运动处方、课堂记录等数据实时共享,为体育健康方面的家校共育搭建了有效沟通渠道,助力形成家校合力,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
健康第一,以体育人。新课标的修订和发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也对新时代的体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北师大生态城附属学校的体育教师们始终坚持学习进步,紧密结合时代要求和体育与健康学科特点,树立改革创新意识,积极变革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不断提高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质量。在新课标下的智慧体育探索之路上,老师们正用自己的行动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 古燕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