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逐梦故事】
讲述人: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伊玛堪传习所教师吴桂凤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这首脍炙人口的《乌苏里船歌》,唱的就是我们赫哲族的劳动生活场景。
当年作曲家汪云才和歌唱家郭颂来到赫哲族群众聚居地采风,我父亲为他们唱过伊玛堪大调。伊玛堪是赫哲族的曲艺说书形式。赫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我们祖先的故事,就是通过说唱的形式,口耳相传。
受父亲影响,我打小就喜欢伊玛堪,中学毕业当了一名幼儿教师教孩子们学赫哲话。退休后,又到八岔赫哲族伊玛堪传习所当老师。
2016年5月24日,是赫哲族群众最难忘的日子。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村里看望我们,现在回想起来,心情依然很激动。当时我正在讲伊玛堪课程,习近平总书记看了我的教学,给予亲切鼓励。
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一直激励着我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赫哲族文化传承上。我不仅到传习所去讲课,还利用微信群进行授课,定时发布授课时间和内容以及赫哲语的音译表。
以前,随着老人离世,年轻人逐渐失去了对赫哲族语言的兴趣,伊玛堪一度面临失传的危机。这几年,上到国家,下到地方都非常重视赫哲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乡里的引导下,自发来传习所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也有不少大人假期带着孩子来学。当听到5岁的小学员说“奶奶我也要学习伊玛堪”时,我打心眼儿里高兴。
为了更好地宣传赫哲族民族文化,村里还组建了民间艺术团,我当上了团长,领着乡亲们把好日子唱出来,跳出来。我们创作了《伊玛堪唱给总书记》《富饶的大河》《新旧社会对比》等作品,参加赫哲民族歌舞史诗《乌苏里船歌》的演出。
赫哲族人虽少,但党和国家始终没有忘记我们。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从低矮破旧的平房搬进了楼房,过上了比蜜还甜的生活。为了感党恩,去年“七一”,我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翻译成赫哲语,教给大家在各地演出时传唱。
文化传承事业蒸蒸日上,乡村振兴我们也都干劲十足。这几年,依托民俗文化,村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大伙办起了农家乐,开起了全鱼特色餐馆,还有人经营工艺品店,卖传统的鱼皮制品。村里一年一个样,把大学生都吸引回来了。
马上就要到我们赫哲族的传统节日乌日贡大会了,这几天,我正带领艺术团抓紧排练节目。虽然我已经65岁了,但依然很有激情,传承赫哲族传统文化的热情不会减。
(光明日报记者张士英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01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