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编者按
“改变始于体育”。一场名为冬残奥会的冰雪之约,见证着中国残疾人体育、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诉说着中国8500万残疾人作为社会大家庭平等成员“一起向未来”的生动实践。2015年至2021年,中国开展的冬残奥会大项由两个拓展到六个,运动员由不足50人发展至近千人,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参与冰雪运动。为打造无障碍环境,北京冬残奥会三个赛区的基础设施做出数十万处提升;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有81%的出入口、56%的服务柜台、38%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
赛场上,是自强不息、突破极限的拼搏之姿;赛场外,是共迎美好生活、共赴美好未来的包融之态。在残疾人进行冰雪运动的训练场、接受文体教育的学校,以及共享社会公共活动的广泛平台,诸多场景正生动地呈现着残健共融的和谐图景。
轮椅冰壶,推出“梦”的轨迹
光明日报记者 李丹阳
位于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中心院内的气膜式冰壶冰球运动馆,被称为北京残疾人冰上运动的“新家”。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中心主任王岳南介绍,这是北京冬残奥会首个新建的备战训练场馆,总占地面积9878平方米,设施包含冰球场地一块、冰壶赛道五条及高清摄像记录计分系统,可同时满足2支冰球队和5支冰壶队同场训练。
国家轮椅冰壶队在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中心气膜式冰壶冰球运动馆训练。资料图片
国家轮椅冰壶队在训练。资料图片
北京冬残奥会周期,国家轮椅冰壶队常务副领队胡俊福曾带队在此集训。回想缺少冰壶场、缺少器材、设施不足,教练员经常背着运动员上下楼的往昔,大家由衷感叹现在的好条件。“无论是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还是这里,都是专为残疾人设计的,队员们深感党和国家的关爱,深受鼓舞。”胡俊福激动地说。
中国轮椅冰壶队是一支荣誉之师,而胡俊福知道,这支“梦之队”,逐梦路上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
在温度只有七八摄氏度的场馆内,运动员们挑战着自身的极限,进行刻苦训练。相比健全人的冰壶比赛,轮椅冰壶没有扫冰的过程,全凭运动员力量控制,这并不容易。“孩子们每天要成百上千次地推杆,固定肌肉记忆。”胡俊福心疼队员们,但更佩服队员们,为他们坚强逐梦、为国争光的精神感动。
“体育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给了我活下去的希望。”中国轮椅冰壶队运动员陈建新说。刚因车祸致残时,他一度不愿意接触社会。在残联的帮助下,他加入北京残疾人运动队,又在北京冬奥的感召下,转项至轮椅冰壶。凭借着惊人的毅力,陈建新入选国家队,并在2018年3月17日平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决赛中掷出制胜一壶,为中国夺得了冬残奥会首枚金牌。
推杆推过冰壶,滑出了残疾人梦的轨迹。而为他们筑梦的,是我国残疾人事业的进步。从《“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到《“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从越来越普及的坡道、盲文、无障碍卫生间,到北京冬残奥会无障碍设施,方方面面的改善,支持着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当然,支持他们逐梦的,还有许多热心助残人士。三年前,作为北京市门头沟区残联退休干部,胡俊福被任命为国家轮椅冰壶队的常务副领队,年逾古稀的他欣然领命,带队辗转哈尔滨、青岛、西宁多地训练,春节再没和家人团聚。在胡俊福看来,他守护的不只是队员们的梦想,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自强不息、突破极限的精神,足以鼓舞所有人。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前夕,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中心迎来一批客人:大兴区残联冰壶队。这支队伍去年刚刚组建,现已发展了56名队员。他们中不少人从旱地冰壶入门,如今有了真冰训练的机会,都非常高兴。在冬残奥的带动下,残疾人冰壶队在全国各地纷纷涌现,这也意味着更多残疾人走出了家门,走进了无障碍场馆,加入了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中。
文化助盲,让他们“看见”光
光明日报记者 王美莹
“一片雪花,落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一场飞雪,落在希望的中国大地。世界正在倾听,雪落东方的声音。世界正在遥望,这片雪花盛开的大地。”
在2月22日中国盲文图书馆线上组织的视障读者冬奥专题朗诵沙龙上,61岁的视障读者李素英深情地朗诵了诗歌《冰雪颂》。
“每当我们学习一首新诗,志愿者老师会一遍又一遍地诵读示范,让我们更好地掌握诗歌的含义。”李素英介绍自己学习诵读诗歌方法。
中国盲文图书馆朗诵沙龙活动开始于2012年。索青是诵读沙龙活动的志愿者负责人,据她介绍,疫情期间,活动仍坚持每周二线上举行,目前已举办了近百场线上朗诵会。2022年的7次朗诵,包含“冰雪之约,圆梦冬奥”和“让我们一起向未来”两场冬奥专题朗诵会。索青说:“视障朋友学习诵读每一篇文章都要付出比健全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诗歌改变人生的力量!”
在馆内从事志愿服务已经十多年的索青,对文化助盲工作感触颇深:“十年来的坚持,很多老朋友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他们变得更阳光、更自信了!志愿者与视障朋友们相互感动着、温暖着,携手前进,更好地融入社会大家庭。”
中国盲文图书新馆于2011年6月28日开馆运营,馆舍面积2.8万平方米,是全国盲人的总书库,也是目前世界上单体面积较大的综合性盲人文化资讯服务机构。图书馆内还设有视障文化体验馆、触觉博物馆、口述影像馆、残疾人美术馆等多个展馆。新馆开馆十余年来,这里共计开展各类盲人文化教育培训活动近6000次,吸引近60万人到馆参与各类文化活动。
在中国盲文图书馆五层,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口述影像馆。电影放映时,在漆黑的影院里,电影画面在屏幕上闪动,耳畔不时会传来描述电影画面的人声。这里除了有一块大屏幕、数排观影座椅,还专门设置了一张桌子,方便工作人员现场解说。口述影像馆是最受视障读者欢迎的场馆之一,疫情之前,热门无障碍电影常常一座难求。
无障碍电影只是图书馆信息无障碍建设的一部分。中国盲文图书馆信息无障碍中心主任、中国盲人协会秘书长何川曾在演讲中说:“信息无障碍其实并不是纯技术的,它还包括很多观念上的改进。”据何川介绍,从电子盲文书、有声书、无障碍电影等数字阅读服务到计算机应用、手机App等信息无障碍服务都是信息无障碍的内容。随着盲人读者有更高的文化水平、更深层次的学历需求和更广的职业范围,近些年,何川一直在为学术资料库的无障碍处理工作及信息无障碍如何支撑融合教育想办法。
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助力残障人士共享新时代精神富足之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规定优先推进体育等公共服务场所的无障碍建设,残疾人群体的权益保护始终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做好“十四五”期间残疾人文化工作,中国残联、中央宣传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提升残疾人文化服务能力实施方案》,保障残疾人平等享有公共文化服务权益,多层次、多样化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
“总体来说,‘十四五’时期,我国可获得的无障碍资源、可利用的技术手段已经非常丰富了。”何川表示,“现在最欠缺的是把这些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让更多视障人士主动接受文化服务,充分享受无障碍环境,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闻到“花香”,奔向美好未来
光明网记者 王媛
3月2日上午,伴随着30位盲校师生的歌声,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城市火种采集在北京市盲人学校被引燃,随后展开了城市火种火炬传递。北京市盲人学校,是中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也是中国盲人教育和中国盲文的发源地,这里被誉为“视障教育人才的摇篮”,是北京市第一批“百年学校”。
百年盲校的历史积淀了它浓厚的文化底蕴,漫步校园,每到拐角处,都能闻到气味不一的“花香”。学校党委书记王小垂解释道:“这是专门为了孩子设计的,方便他们通过气味来识路,避免迷路、摔倒。”
为了让孩子们在上课时有更好地体验,学校一直在探索创新,引进先进的辅助工具,同时为了满足多重残障学生的教学需求,学校还开展了“一人一册”的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独家的课程计划。不仅如此,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学校一直敢于突破创新,提出了“五感三有”课堂,通过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使课程变得有趣、有效、有用。
王小垂介绍,学校教学学段涵盖幼儿、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同时承担市内送教上门和随班就读指导工作。目前,学校高中班考入重点本科的概率能达到100%;师生屡屡在全国和北京市各类按摩大赛中获奖;钢琴调律专业在国内盲校独树一帜,培养了一批盲人钢琴调律师。
目前,学校均为多功能教室,可王小垂和老师们并未满足,“总想为孩子们再多做一点”。信息技术老师杨世峰从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放弃了高薪工作,选择来到这所特殊的学校,一待就是19年。“为了让学生们在上课时有更好地体验,学校现在正联合一家科技公司研发试验‘智慧课堂’,目前教室已经落成,很多学生也已提前体验。”杨世峰兴致勃勃地介绍,智慧课堂包括台式助视器,眼镜式助视器,光学助视器,都使用最新科技,教室灯光和普通灯光也不一样,不会产生眩光。
来自合唱团的学生说:“我们学校的每个老师其实就像是盛开在校园中各处的花儿一样,他们身上所散发的“香”,能引导我们找到自己的梦想,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消息,截至“十三五”末,各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超过95%,5.8万名残疾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就读,每年1万残疾人进入大学读书。
王小垂表示,未来,学校还会继续探索适合视障学生的教学模式,争取把这些成功的教学经验提供给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盲校,让更多视障学生受用。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08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