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自信“飞扬”向未来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自信“飞扬”向未来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3-05 07:0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李丹阳 王美莹 光明网记者 王媛

  3月4日上午,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炬接力完成了开幕式前的最后传递。采集自英国曼德维尔和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由9路火种汇集而成的官方火种,在“飞扬”火炬中经过500余名火炬手的传递运行后,满载着人们的期盼与祝福,亮相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

  冰火相约,温暖世界。为期3天的传递过程中,金银两色的火炬“飞扬”,穿梭在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助残地标,跃动在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地标和现代科技园区,以及2008年北京夏残奥会的火种采集地等地。生生不息的火种,呼应着残疾人自强自立、拼搏向上的精神风貌,寄托着人类将勇敢、团结、平等一代代传承下去的美好期许,也映照着世界更加相知相融的冬奥愿景。

  点燃梦想 自强不息

  “当我接过火炬的时候,仿佛有一股暖流瞬间从手心传到心头,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催人振奋,让我永生难忘!”3月2日,来自陕西西安的残疾人企业家王磊作为火炬手参与了张家口市桥东“创坝”园区火种火炬传递。

自信“飞扬”向未来

3月2日,北京冬残奥会火种汇集仪式在天坛公园举行。新华社记者 陶希夷摄

  因幼时患小儿麻痹导致下肢残疾的王磊,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自强创业,并积极投身残疾人公益事业。近年来,他和团队在陕西省首创了残健共融的“融合式”动漫制作小组,100多名残疾人历经5年时间,创作完成了国内首部以残疾人为主创的动漫电影《花千谷之花魂之路》。

  “我始终觉得,真正的平等是忘记自己的缺陷,用奋斗拼搏为自己赢得尊严。”王磊说。

  冬残奥会是残疾人展示自我的大舞台。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炬手中,有21%是残疾人。他们中有优秀残疾人运动员、教练员,也有其他行业的优秀残疾人代表。手擎“飞扬”火炬,他们展现给世界的,是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是永不熄灭的梦想和希望。

自信“飞扬”向未来

3月3日,北京冬残奥会火炬闭环内传递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进行,工作人员为火炬手国际残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玛蒂娜·凯罗尼(左)点燃火炬。 新华社记者 许雅楠摄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会徽“飞跃”,是汉字“飞”幻化成的一个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运动员形态。进行火炬传递之前,北京市残疾人运动队田径队运动员朱鹏凯模仿会徽,摆出了一个高举火炬的动作,希望以此祝福运动健儿们在冬残奥会上不断超越自我,创造佳绩。

  朱鹏凯人称“铁人阿凯”,曾于2008年和2012年连续两届获得残奥会标枪冠军。双眼几近失明的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刻苦的训练,不断突破极限,站上了奥运领奖台。他说:“我切身感受到了周围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希望在冬奥的感召下,能有更多的残疾人走出自己的房间,参加体育运动,感受自己的价值。”

自信“飞扬”向未来

3月3日,北京冬奥组委主媒体中心志愿者正在研究交通线路图。主媒体中心志愿者团队供图

  包容融合 同在一起

  “火种采集”是一个富有特色的环节。与冬奥会的火种取自奥林匹克运动发祥地希腊不同,冬残奥会火种来自多个地点。

  本届冬残奥会设计了9路火种,除了采集自英国曼德维尔的火种外,其他8路火种分别为北京盲人学校采集的“光明之火”、望京街道温馨家园采集的“互助之火”、中国盲文图书馆采集的“希望之火”、大运河漕运码头采集的“源流之火”、八达岭古长城采集的“和平之火”、张家口“创坝”园区采集的“‘氢’洁之火”、黄帝城采集的“文明之火”、天坛公园采集的“夏奥之火”。

  在北京市盲人学校,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姚玉峰担任第一棒火炬手。从医30多年来,姚玉峰通过手术已让约3万名患者重见光明。他独创的角膜移植术成功解决了排斥反应这一“世纪难题”,被国际眼科界命名为“姚氏法角膜移植术”。传递结束后,姚玉峰将手中的火炬递给身边的盲童们,让他们边摸边描述火炬的样子。他感慨,火炬传递的是理想、是奋斗、是毅力、是信念,更是人与人之间的爱。

  在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道的温馨家园,健全采火人固定轮椅、肢残采火人用投壶推杆推动冰壶,再撞击采火器引燃“互助之火”。望京街道温馨家园成立于2007年,为残疾人提供精准的康复服务。担任火炬手的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协会秘书长马恒说:“健全人和残疾人应该互相帮助,把生活建设得更美好。”

自信“飞扬”向未来

3月2日,北京冬残奥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北京市盲人学校举行,采集“光明之火”。图为北京市盲人学校学生通过触摸感受火炬手姚玉峰(左)手中的火种火炬。新华社记者 夏一方摄

  包容、融合、共享,是本次火炬传递体现的理念。“正如本届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名字一样,‘容’意味着包容,‘融’意味着融合,这就是我们希望营造的社会环境。”火炬手、北京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中心副主任晏京说。

  传递梦想 共迎美好

  3月4日上午,首钢园内,当第二、三棒火炬手分别借助上肢和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进行传递时,观众由衷地喝彩,纷纷高呼“一起向未来”的口号。

  其中,第二棒火炬手彭园园,现为北京市残疾人越野滑雪队教练员,也是平昌2018年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开幕式旗手。借助科技的力量,先天性右前臂缺失的她使用上肢助力外骨骼设备进行了9个月的适配训练,实现了自主抓握功能,顺利地手握火炬进行了传递。

自信“飞扬”向未来

3月4日,火炬手王琳在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传递火炬。新华社记者 李任滋摄

  另一位火炬手杨淑亭是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她因车祸高位截瘫,但仍自强不息,先后创建了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七七科技公司和扶贫车间,帮助周围群众脱贫致富。如今,借助下肢助力外骨骼设备,她迎来了重新站起来的机会。

  “这是我受伤11年来,第一次以直立行走的方式出现在大家面前,站起来的感觉真好!”首钢园内,完成了火炬手使命的杨淑亭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感染了现场所有人。

  科技改变生活,让不可能变为可能;体育架起桥梁,让隔阂消弭,融合开启。

自信“飞扬”向未来

3月2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种采集仪式在中国盲文图书馆举行,采集“希望之火”。图为第二棒火炬手周述娜在城市火种火炬传递中。新华社记者 陶希夷摄

  “冬残奥会不仅是运动员表现、展示的平台,也是向世界展示残疾人取得成就的一个机会,向大众展现一个更加包容和无障碍的社会。”国际残奥委会副主席杜安·卡勒以第二棒火炬手的身份参加了闭环内传递。他表示,中国和北京已经见证了残奥会带来的改变,残疾人朋友像每个健全人一样,融入社会,参与社会交往,为社会作出贡献。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05日 10版)

[ 责编:田媛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