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圆桌对话】
光明日报记者 安胜蓝
编者按
“我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北京冬奥会一定会成为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而载入史册。”2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欢迎宴会上的致辞中表示。“简约、安全、精彩”,是北京冬奥会办赛要求。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背景下,“简约”作为办赛要求之首,其意义更加凸显。简约理念如何深刻影响北京冬奥会,又将对世界奥林匹克运动新发展产生怎样的推动力?让我们共同关注。
本期嘉宾:郑方 杜飞轮 王雪莉
郑方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国家游泳中心和国家速滑馆设计总负责人 人物肖像:卢重光绘
杜飞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人物肖像:卢重光绘
王雪莉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人物肖像:卢重光绘
北京冬奥会主火炬在奥运历史上首次使用了“微火”方式,简约环保。新华社发
2021年3月25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双冰场馆”制冰人才订单班学生在国家速滑馆练习制冰。新华社发
1月28日,加拿大制冰师汉斯·乌斯里奇在“冰立方”冰面上忙碌着。新华社发
2月7日,中国选手苏翊鸣在比赛中。新华社发
1、简约中传达从容与自信
记者:办一届简约的奥运盛会,这一办赛要求对于北京冬奥会有什么重要意义?
郑方:“简约”二字背后,蕴含着多重含义——随着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等全球性挑战日益加剧,简约已成为走出人类发展共同困境的必然要求;简约不等于简单,其实现需要付出更多心血、需要更有力的科技支撑;简约意味着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简约更是一种文化,东西方文明中都蕴含着对简约的追求,符合我们不断加深的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规律性认识。
北京冬奥会从筹办之初就严格贯彻简约理念。从开幕式到赛场,都能看到简约追求,而简约中传达着一种从容自信的态度。尤其是开幕式,通过科技支持,简洁的“冰立方”和“微火”主火炬等创意完美实现,简约、温暖、从容,令人赞叹。
就场馆来看,从最早设计建设或改建方案时,就把简约理念渗透到内核里。比如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重新利用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曲棍球场和射箭场用地,节约了城市土地资源;从场馆主体结构到墙体、幕墙、屋顶,尽可能使用更轻的材料,实现了更节约的建造。
杜飞轮:简约冬奥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必然选择,是时代之需、人心所向。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在冬奥会这样的大规模国际性赛事面前,理应执守节俭、力戒浮华、合理降低办奥成本,为世界奉献一届简约而精彩的盛会。
简约办赛也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必然要求。精简非必要环节、活动和人员数量,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能够有效防控疫情,保障参与者健康,展现我国“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责任担当。
王雪莉:北京冬奥会“水立方”变身“冰立方”的场馆再利用、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合二为一的集约使用等,都彰显了简约理念,为冬奥会可持续发展探寻新路。
简约理念还对筹办工作全流程全系统的成本优化、效率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看到了办奥成本管控、杜绝铺张浪费、防止无效投入等精细预算和资金管理办法,也看到了精简冗余环节、灵活安排各项测试活动等丰富举措,有效地优化简化了流程、提升了整体效率。
2、科技让简约与精彩兼备
记者:北京冬奥会缩减成本、精简环节的同时,设计感和科技感却大大提升。您如何看待简约与精彩兼顾的做法?
郑方:科技是冬奥会的重要支撑。简约而精彩的匠心渗透在每一个科技系统和场馆细节里,这些“黑科技”是北京冬奥科技专项的自主创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国不断提升的科技创新能力。例如,利用现代科技,确保最高标准的冰面和比赛环境,建设智慧场馆系统,为所有参与者提供最佳体验。
杜飞轮:“科技冬奥”是北京冬奥会的主要特色之一,也是实现简约冬奥的必要支撑。物联网、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等科技手段在冬奥场馆建设、开闭幕式、实况转播等环节广泛应用,使观众无论是否置身冬奥场馆,都能获得优质的观赛体验。
王雪莉:要做到简约与精彩兼顾,首先要转变理念、力求创新,在筹备工作中突破思维惯性,采用新的方式和手段来实现既定目标,比如以租代买的采购模式、改变大规模文艺表演的传统框架等。其次是科技赋能。通过新型科技成果的应用,提升管理服务运行效率。各类“炫酷”科技的使用,让运动员和观众眼前一亮,在社交媒体上已经有了超高曝光率。
3、赛后场馆利用,降低冰雪运动门槛
记者:北京冬奥会不仅实现了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的再利用,还充分规划了冬奥场馆的赛后利用。这样的规划利用方式意义何在?
郑方:场馆是奥运会最显著的物质遗产,我们设计冬奥场馆时,就把场馆的未来利用作为核心目标之一。赛事管理尽可能采用通用空间,赛后能以非常小的代价实现功能转换;比赛大厅为将来比赛训练和展览、演出、发布会等多种场景做了充分预留,让场馆具备多功能潜力。可持续利用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场馆必须绿色、节能运行,长久运营成本可控。如“冰丝带”的二氧化碳制冰系统,超过85%的制冰产生热量会被回收利用,成本更低、排放更少。
我们建造和运营的,是每个老百姓都能使用的冬奥场馆。更低的运营成本有效降低了冰雪运动的门槛,让冰雪运动和我们每个人连接起来。
杜飞轮:提前规划场馆的赛后使用,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冬奥场馆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等多种功能于一身,赛后可直接向公众开放。积极利用北京冬奥会赛后场馆,发展赛事经济、会展经济,积极推动冰雪经济和文化旅游业发展,能够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带动办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特色民宿、特色餐饮等旅游新业态更加蓬勃。
王雪莉:这样的规划利用方式使得奥运场馆的投资回报得到了保障。“水立方”变为“冰立方”,使“双奥”场馆名副其实,增加了场馆未来运营的方向与可能性;“雪如意”底部的足球场、“冰丝带”双标准冰场的场芯,都为新建场馆的赛后利用,尤其是面向社会公众的更多应用做了准备。此外,场馆是无形奥运遗产的载体,为开发、利用奥运无形遗产提供了前提和基础,能够为所在地区带来包括经济效益在内的综合效应。
4、让简约成为奥运精神内涵的组成部分
记者:北京冬奥会的简约理念,能形成怎样的社会效应?
郑方:从场馆角度讲,我们做到了冬奥会历史上的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在游泳场馆搭建冰场,第一次使用二氧化碳制冷系统进行速滑馆制冰,率先采用世界上最大、最节省钢材的索网结构……北京冬奥会将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定义冬奥会未来的举办模式,简约将作为奥运精神内涵的一部分,保留在冬奥会遗产中。
从城市建设角度讲,我们已经从大规模建造的时代,转变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简约理念会成为城市内涵提升的重要主题。本届冬奥会也将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作出极具意义的示范。
杜飞轮:降低奥运会运行成本、增强奥运可持续性,既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与奥林匹克精神相一致,有利于进一步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
同时,简约冬奥有利于进一步传播奥林匹克可持续发展理念。国际奥委会围绕可持续发展主题,先后制订了一系列翔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北京的简约办奥实践,是践行奥林匹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动写照,能够为之后举办的奥运赛事提供经验借鉴。
王雪莉:简约不仅是一种工作要求,更应该成为新时代影响全民的生活方式。冬奥会秉承节俭办赛的理念,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符合节约型社会建设要求。通过大型赛事的影响力,将北京冬奥会的节俭实践辐射到全社会,有助于传播崇尚节俭、杜绝奢侈的价值观,在全社会营造良好风尚。
简约冬奥,不是简单地节省开支,而是把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来规划和衡量。例如,张家口借助冬奥会契机,把握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把办赛事与建城市有机结合,促进张家口城市建设和治理水平整体提升。“钱花在了刀刃上,而不是花在‘花拳绣腿’上”,我们在调研时听到当地居民的一致评价就是佐证。
北京冬奥会主物流中心面积与往届冬奥会相比减少30%至50%。减少两万余件通用家具白电类物资配置,占比10%。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时长约100分钟,演员规模约3000人。开幕式焰火表演时长总计仅约3分钟,全部采用环保弹药,只用了1800发。
数据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安胜蓝、耿建扩、陈元秋、陈城、李苑、张胜、肖人夫 光明日报通讯员 柳佳琳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09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