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从小说《克兰福镇》看维多利亚时代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从小说《克兰福镇》看维多利亚时代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1-20 03:0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王立新(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

  1817年,英国摄政王唯一的继承人夏洛特公主分娩时婴儿夭折,公主本人也不幸离世,而她的11位叔叔、姑姑都没有合法继承人,汉诺威王朝瞬间陷入后继无君的窘境。诗人彼得·品达慨叹道:“皇室历熬煎。公爵愁,夫人怨,新王遥不见。”为了王室的延续,已故公主50岁的四叔肯特公爵迎娶了一位德国公主,却在妻子生下女儿维多利亚八个月后因病去世。公爵夫人贪位慕禄,企图倚仗女儿摄政,进而独揽大权。时任国王威廉四世——即已故夏洛特公主的三叔、维多利亚的三伯父——为了阻止皇权旁落,在风烛之年强撑着病体,终于盼来了侄女维多利亚的18岁生日。27天后,威廉四世辞世,维多利亚登上王位,长达64年的维多利亚时代由此开启。同时代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称其为“最美好的年代”,也是“最糟糕的年代”。

  《克兰福镇》是英国作家盖斯凯尔夫人出版于1853年的小说。盖斯凯尔夫人本名伊丽莎白·斯蒂文森,1岁时丧母,被寄养在柴郡纳茨福镇姨母家里。纳茨福镇因此成为她文学创作的源泉,《克兰福镇》即是纳茨福镇的文学再现。

  盖斯凯尔夫人笔下的克兰福镇属于英国乡村集镇。当地农民种植水果蔬菜、饲养鸡鸭牛羊,形成了农产品交易集市,在此基础上,发展为人口较为稠密的乡村集市小镇,与滨海小镇、边陲小镇、温泉小镇和教堂小镇、地毯小镇、饼干小镇等共同组成了具有英国特色的近、现代小镇。

  在最糟糕的年代,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疾病与死亡。小说中,上尉的大女儿恶疾缠身,精神和肉体受到双重摧残,最终被病魔夺去生命。同为上流社会成员的玛蒂小姐头手颤抖、眼力不济,同时还忍受着风湿病的折磨。上层社会尚且如此,下层百姓的生活可想而知。玛蒂的老友患病仅半个多月就过世了。魔术师摔成重伤,只能自行将养。狄更斯在他的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也讲述了丧母的哀痛。少年大卫年轻美丽的母亲病重死去,而他也成了广大世界中的一个孤儿。因此,在维多利亚时代,“死亡和贫穷一样,都是无处不在的普遍事实。”

  糟糕的事情还有银行倒闭。小说中,用过的信封都要耐着性子逐个儿翻个身,以便再用一回的节俭老先生,遭遇投资银行倒闭,只能以看得开聊以自慰。县镇银行倒闭,玛蒂小姐被迫出卖房产、家具,在朋友们的资助下,放下身段,做起茶叶买卖,借以维持生计。在克兰福镇,更多人家生活不富裕,收支难以相抵。一份《圣·詹姆士纪事报》要全镇集资订阅,之后按照阶层逐一阅读。至于书籍更是奢侈品,所以平时大家都不大看书。在那个最糟糕的年代,不法交易、商业欺诈时有发生;同时,物价上涨、交通事故也困扰着人们。

  但维多利亚时代在狄更斯心中也是最美好的年代。就像盖斯凯尔夫人描绘的克兰福镇,民风淳朴、安宁静谧,一派田园风光。茶会名目繁多,大家聚在一起打牌、聊天、谈论文学。玫瑰花被采集制成百花香;薰衣草被做成花束,放在病人房间;巴尔格小姐像待亲生女儿一样,给自己的奶牛穿法兰绒衣裤——奶牛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更何况那是阿尔德尼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高尔斯华绥在其小说《福尔赛世家》里也对奶牛表现出特别的偏爱——五月最后一天的黄昏,主人公在牛房里夸耀的也正是阿尔德尼种。

  对日常生活细致描述的同时,作者对政治、历史也表现出女性特有的敏锐。例如书中玛蒂小姐的父亲作为教区牧师参与了“巡回审判”。

  1135年英格兰国王亨利一世去世,其女马蒂尔达与其外甥斯蒂芬之间的王位之争使英国陷入持续近20年的内战之中。1154年,马蒂尔达的长子加冕为亨利二世。他渴望结束骨肉相残的局面,以和平的方式统治天下。拉努尔夫·德·格兰维尔的《论英格兰王国的法律和习惯》成为他司法实践、和平治国的指南。这也奠定了“格兰维尔条文”英美法系基石的地位。依照该条文,参与“巡回审判”的法官由国王任命,他们到全国各地巡查审理案件,定期回到威斯敏斯特中央法庭。国王以此将地方权力聚合到中央,实现了王权的集中。

  能够得到国王信任并直接服务于国王的法官们自然收益颇丰。书中描写了玛蒂小姐居住的牧师公馆上下有很多台阶,住着一家五口人,另外还有三个女仆、一个男仆。除了主人各自的房间,还有书房、客厅、厨房、储藏室以及草棚、花园。书房里有《圣经》《约翰逊大辞典》和《百科全书》等很多书籍。16世纪多塞特郡温伯恩教堂的一本小书《绅士伴侣》彼时的价格是350英镑。因为无法承受书籍丢失的损失,那时的人们用铁链将书锁定在一起,链锁书由此闻名。虽然过了300多年,但对于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集资订报的克兰福镇普通百姓而言,拥有辞典和百科全书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此外,牧师家里还有单马车,因此马棚、车棚必不可少,马匹饲养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生活如此优裕,主人只是一名年薪8000英镑左右的普通牧师,与达勒姆主教、伦敦主教35万英镑的退休年金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而教会的政治特权、经济实权与等级强权令人咋舌。

  乡村生活的俭朴、恬淡,在女作家笔下自然流淌,同时她的苏格兰情结也跃然纸上。泽西小姐的舅舅在爱丁堡开店,货色齐全一流;清秀坦率的戈登少校继承了伯伯在苏格兰的一份好产业;聪明善良的格兰玛夫人一口苏格兰腔,温柔好听。如果更多的英格兰人能够像作者一样,对苏格兰人秉持公正、善意,也许就不会有2014年的苏格兰独立公投和前首相卡梅伦“你若独立,我将心碎”的深情表白。

  因继承人危机而诞生的维多利亚女王42岁时失去了她挚爱的丈夫,当时身边的9个儿女最小的4岁,最大的21岁。她把丈夫的死归罪于大儿子的放荡,因而对他充满仇恨,而对新婚女儿们的妒忌加剧了她的痛苦抑郁。成长中的孩子们受家庭消极情绪的影响大都反叛忤逆,但英国君主制总算得以延续。不仅如此,维多利亚女王的子孙遍布整个欧洲王室,她是名副其实的“欧洲老祖母”。维多利亚时代成就了《克兰福镇》,使170年后的人们能够通过作者自然细腻的笔触体验那个时代的美好与糟糕。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20日 13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