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给新闻信息的生产方式、传播路径、技术演进都带来了巨大变革。传媒格局正在被重塑、舆论生态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媒体融合发展正在向纵深推进。
全媒体时代,无论媒介形态如何多样、传播主体如何多元,不变的应当是网络媒体的职责使命、价值坚守。网络媒体如何通过正能量传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构建更加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现场
“变换赛道,也要转换思维”
“用户是互联网内容生产的思维原点。在互联网环境下,媒体发展不仅是变换赛道,更需要转换思维。建立用户意识是互联网思维的原点,无论技术如何变,产品和传播都要围着用户转。从受众转为用户,从作品转向产品,意味着用户的诉求、喜好才是我们传播的原点。”在近日举行的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内容论坛上,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主任丁伟这样说。
在传递主流价值、做好正能量传播方面,丁伟认为,可以从信息、情感、价值三个维度出发。其中,传递信息,就要真材实料;传递情感,就要真情实感;表达观点,就要真知灼见。“在此基础上,通过传播语态的调整、传播手段的创新,真正与用户形成信息传播、情感交流、价值判断的共同体。”
“我们深刻认识到,流量如同一枚硬币,一面是网民对平台的信任;另一面,是平台严肃的责任和庄严的使命。”陈勇认为,与大流量相伴相随的,是时代的使命,是向善的选择,是用户和社会的价值的依归——要紧贴时代命题,为正能量引源头活水,大流量要从大时代中孕育;要创新连接形态,助推正能量百花齐放,如果说流量是枝叶,连接就是根系,大流量要在大连接中生长,只有不断创新技术、内容与用户之间的连接形态,不断丰富连接场景,才能推动正能量的流量生态走向壮大;要增进价值依归,汇聚“善流”传播美好,大流量要以大价值为依归,用正能量传播助力美好生活。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平台优势,发布权威信息、阐释解读政策、普及应急知识,为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在讲好应急救援故事,普及应急知识方面,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介绍,在四川冕宁森林火灾扑救过程中,推出短视频《森林消防员奋战3昼夜站着睡着了》《森林消防员下山时遇下雨快乐奔跑》,经网络媒体接力传播,先后登上微博、抖音热搜,总播放量近4亿;为普及安全知识,策划推出《当地球之肺上火之后》《这些技能希望你永远用不到》等科普作品,阅读量超5千万人次。
打造矩阵、科学辟谣
在网络空间里,网络谣言是亿万民众美好精神家园的一大顽疾。“网络谣言混淆视听,误导社会公众,有的网民随意发布不实信息,更有甚者,罔顾法律、造谣传谣,误导舆论;还有的网站平台和不法网民充当‘黑嘴’,博人眼球、造谣传谣、敲诈勒索。”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任李长喜坦言。
针对网络谣言整治,李长喜认为,最有效的武器,就是提供及时准确、权威专业的真实信息——打造专业化的网络辟谣平台,构建覆盖网站、应用程序、公众账号等各类传播渠道,集纳图文、音频、短视频等多种传播形式的全媒体辟谣矩阵;针对不同辟谣领域、不同受众群体,积极制作发布权威专业、形式多样的高质量辟谣信息;建立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的一体化联动辟谣机制,实现对网络谣言联动发现、联动查证、联动辟除。
申展利也举例说,灾害事故发生后,各种消息瞬间集聚,公众无法辨别真伪,极易导致公众焦虑恐慌。这个时候,正是各方关注、需要提供权威信息、引导网上舆情的时候,政府和媒体决不能失语失声,必须第一时间公布权威消息,动态发布救援进展,及时公开调查结果。
“多模态机器狗”亮相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展示会
用年轻人喜欢方式传播主旋律
当前,我国网民规模已突破10亿,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数字社会。哔哩哔哩董事长兼CEO陈睿更为关注“数字原住民”“Z世代”群体。他认为:“正能量内容需要用年轻人熟悉的语言去讲述、去传播,而UP主是非常适合的角色。目前,B站每个月活跃创作者超过270万,每月创作视频超过1000万条。其中,不少UP主与主流媒体积极合作,共创优质视频内容。”
很多传统文化内容在B站上颇受欢迎。陈睿介绍,截止10月底,B站UP主创作的国风类视频数量已超200万;过去一年,B站国风类视频观众数量已达1.36亿;在UP主创作的内容之外,B站也在通过平台自制内容,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复兴的基础在年轻人,传统文化应该让年轻人自己去演绎、参与,这样传统文化才能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和广泛的传播力。”
“我们要年轻态,要和年轻人玩到一块。”丁伟同样认为,近年来,人民日报在社交媒体上宝贵的收获,就是实现了与90后、00后的连接,成为了他们的伙伴。“会玩,和用户一起玩,就是年轻的态度。一方面体现为创新创意,表达新、形式新,带给用户不一样的体验,先觉得‘有意思’,才会感到‘有意义’;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对年轻人行为特征、互动心理的敏锐感知,及时发现潮流动态,面对新现象、新趋势,能够及时赶到,巧妙结合,有效借势,在最有活力、最受欢迎的地方,不缺席、不落伍”。
观众尝试“云游敦煌”体验“科技+文化”
寻找技术与内容最佳结合路径
如今,技术驱动着媒体演进,为内容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媒体创意抵达用户提供了桥梁。今年论坛举办中国网络媒体领域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展示会,这是首次以网络传播为主题的大型线下展示会,是网络传播理念的一次重要创新。
记者在腾讯展台看到,现场展出的“云游敦煌”“数字故宫”小程序引发不少观众尝试。人们打开“云游敦煌”小程序,可以轻松游览敦煌的超过200个洞窟,欣赏超过2000幅壁画彩塑,体验“一键越千年”;通过“数字故宫”小程序,能够“云”游故宫各大建筑,饱览百万件珍稀藏品,在线逛展了解故宫“冷”知识,一键查询故宫的数字文物资源。
陈勇表示,“科技+文化”的模式使传统文化IP的内涵在网络空间重新活化,便捷的数字化渠道和丰富的互动方式,使更多用户更乐于接受和传播传统文化,让传统经典拥有了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此外,展区还展出了腾讯成长守护平台、国宝全球数字博物馆、大运河数字文化项目、腾讯妙笔·沉浸式互动水墨画、VR全景沉浸体验腾讯科学WE大会等项目,分别从科技助力正能量传播、科技守护青少年成长、科技推动知识普及等维度,诠释了科技对美好生活、内容传播的助力。
“为装满‘内容套路’的脑子装上技术思维的‘代码’。很多时候,一些爆款产品的实质就是创意+技术。”丁伟表示,当我们有了好点子,体察到用户的需求期待,就去寻找合适的技术形式,用技术赋能内容生产;同时,技术也更好地连接了用户,5G、AI、大数据等新技术让采编更快、更好、更高效,算法推荐实现千人千面,让传播更准、更广、更深入。(文/图 记者 李政葳 潘迪 姚坤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