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打捞”手写的温情和记忆
——一场高校图书馆手稿展引发的思考
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10月31日,为期20天的华东师范大学作家评论家群文献展落下帷幕。这场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主办的展览,借由“华东师范大学作家评论家群”这一独特的文学景观,在该校70年校庆的当口,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征集自校友的380份文献、手稿、照片、获奖证书与重要书系等珍贵文献资料,以时间为轴,展现了不同年代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们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和手稿,散发着纸质时代的精神和温度。这是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校园生活的“打捞”,也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勾勒出其时上海乃至全国文坛的创作生态。
举办这样一个展览,当然不是单单为了怀旧。“信息洪流时代、机器写作时代,文学何为,人文何为?如何以本真的方式,把文学重新带回我们的生活,让文学成为年轻一代的心灵之地、精神之所?”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胡晓明教授说,“大学教育的根本,显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如何将知识、学养、技能与世界视野、人文关怀、生命体验有机融合,或许是大学教育面临的更大挑战。这或许是本次展览超越学科与专业的深意之所在。”
“打捞”纸质时代的集体记忆
作家格非是1981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在这里学习、工作了20年。重回母校,他感慨:“内心始终充溢着亲切的感动。那些珍贵的图片和手迹,不时搅动着过往生活的温馨记忆。”
展览中,有几封格非与诗人宋琳的书信,信中有对20世纪90年代文坛的观察和反思。“所谓的文坛都在忙于积攒金钱,真正的旁观者(比如你我)能否有理由和可能保持冷静?旁观者的写作是否是一种奢侈?这个问题对写作者来说非常关键。”格非写道,“社会的迅速变化带来了一系列的文化问题,正如你所说,对作者而言,它既是危机,也是一种机遇,但最重要的是,它对于写作的合理性或必要性这一古老的话题提出了挑战。”
这些讨论,也体现在作家的创作中。彼时格非发表在《收获》杂志的长篇小说就以《边缘》为题,表露了他这一阶段的心理状态。正是由于始终坚守旁观者的价值,在边缘持续发力,奠定了他此后的文学创作成就。作家之间的相互砥砺、彼此激励,正是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传统的延续。
记者还注意到文艺理论家钱谷融先生写给《文学评论》的一封推荐信。那是20世纪80年代,钱谷融向《文学评论》推荐学生许子东关于郁达夫研究的论文。许子东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77级校友,现为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一同展出的还有《文学评论》的审稿单和杂志编辑给钱谷融的回信。提及这桩往事,许子东依然感怀:“这刚好是一个证明,展示华东师大的老先生、名家大师如何提携、帮助年轻人。”
在胡晓明看来,这些珍贵的书信和手稿,有着很高的文学史料价值,对于丰富和细化对当代文学史的理解,补充作家、文艺理论家的个案研究,都极富启发。他告诉记者,在筹备此次文献展之前,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就已开启对一批社科学者手稿、文献的征集工作。经过三年积累,馆藏已相当可观,一个高校图书馆的手稿馆业已完备。这也将是全国高校图书馆中的首家。
呼唤“手写”的温情和敬意
一个栖身校园图书馆的文献展,能在校园内外激起浪花,与华东师范大学赓续至今的文学书写传统密切相关。
一条小河,曾经写入茅盾的《子夜》,它就是横贯华东师范大学的丽娃河。这是一条文学之河,诗意之河。许杰、徐中玉、施蛰存、程俊英、钱谷融、孙大雨等教授的言传身教,形塑了弥漫其间的人文气质,培养了戴厚英、鲁光、沙叶新、陈伯海、黄源深、凌宇、夏康达等作家、学者和翻译家。
改革开放以来,华东师大中文系的文学创作蔚然成风,仅在1977、1978级学生中,就涌现了孙颙、王小鹰、陈丹燕等作家,还有一大批学者和批评家。20世纪80年代,夏雨诗社以诗会友,集合了赵丽宏、宋琳、徐芳、缪克构等诗人,在全国诗坛独树一帜。同时涌现的作家,包括后来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格非和李洱,以及王晓明、许子东、毛时安、南帆、宋耀良、夏中义等批评家,更是在文坛声名鹊起。20世纪80年代是青春的年代,是文学的时代,成就了耀眼的“华东师大作家群”现象。
此后,年青一代作家或批评家脱颖而出,华东师范大学成为独特的文学与人文空间。可以说,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在中国当代中文学科的发展建设中,华东师范大学作家群和批评家群都呈现出了独特面貌,作出了不俗贡献。
然而,令胡晓明忧虑的是:“现在的大学生距离手写和纸质书越来越远,对于探究馆藏兴趣并不大,对阅读和写作的热情在消散。”他说,在校园图书馆举办这个文献展,初衷也是希望唤起大家对于“手写”的敬意,“重温古老的手艺生产方式”,对于学生们求知、治学或能有所裨益。
阅读和写作的过程,都是极其艰辛的劳作。学习,更应成为伴随终身的一种生活方式。展览中有一封钱谷融写给学生的信。这位学生毕业后在政府机关工作,事务繁忙,钱谷融告诫:“再忙,也要保持看书、写文章的习惯。”当学生们透过读书札记、书信和手稿走近前辈学者和作家,感受字里行间流淌的赤诚和热爱,进入背后的思考和写作过程,得到的触动和鼓舞是难以替代的。
在大学校园倡导书写文化
在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门口,日常摆放着一块小黑板,常能遇见有趣、动人的诗句。馆员和学生社团团队承担了书写和更新工作。
“书写是深度思考的产物。当代年轻人习惯于快速与即时反应的交流方式,时间久了容易形成‘浅碟子思维’。在图书馆引入书写元素,倡导书写文化,希望对本科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和提高起到积极作用。”胡晓明说。他从2013年开始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在馆内成立文化推广部,由专门团队负责策划主题书展、国学工作坊、“江南小课堂”等阅读推广活动,在上海高校图书馆中走在了前面。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的图书馆还辟出电影院,定期举办电影主题分享。
“阅读应当是多元立体的,不局限于学科和专业,图书馆起到的就是打破边界、拓展思维宽度的作用。”在胡晓明的设想中,高校图书馆要成为一个校园文化中心,成为学生最喜欢、最留恋、离校后最怀念的空间。“图书馆是一种无言的陪伴。安静读书,在图书馆泡上一整天,那种静默的声音,让时间变得更有价值。”
展厅一角,写着一句话:“没有人看见草生长”。这句话来自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作家学者毛尖一篇文章的题目。胡晓明觉得,用这句话来阐述大学校园里文学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养成,再恰当不过,“就这样,在阅读和书写文化的浸润中,学生们长大、成熟,精神更加丰富”。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01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