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听医者讲述】
从林巧稚手中接过攻克妇科肿瘤的“镆铘剑”,连利娟继续向恶魔发起总攻——首次提出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恶性程度逆转的特有征象,使该病患者存活率由27%上升到93%;在国内率先建立卵巢癌血清CA125放射免疫测定及放射免疫显像技术,使卵巢癌的治疗效果和疗效监测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和进展......是什么力量让这位妇科肿瘤专家屡创奇迹?她说:人生没有顶点,只有一个又一个新的起点。
坚持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是连利娟老师不变的初心。当谈起她从医路上的起起伏伏时,在林巧稚教授33年熏陶下成长起来的连奶奶说:“这些经历让我的专业基础更扎实,在协和做一名医生是很快乐的!”
——访谈人 王璐
我到妇产科,林巧稚教授就是我们的主任,我来的时候刚好没几天她就过50岁生日,我有幸一直跟了林大夫33年。那时候她有很多助手,但是她每天早晨8点钟一定要进病房。她就住在外交部街,总住院医师8点准时在医院东门等她一起。她进病房转一圈,总住院医师挨个向她汇报夜里有什么事、产妇分娩情况、收了什么新病人、白天手术的病人夜里情况怎么样……她都要全面了解。我在妇产科的学习、成长、成熟甚至以后当了所谓的专家,都是在她的指引、培养和帮助之下。我非常感谢我的恩师林巧稚教授。
记得有一天夜里,一位产妇因大出血连做了三次剖腹手术。第一次手术剖腹取胎,回到病房后出现大出血,所以第二次进手术室,开腹止血回到病房后仍旧大出血。当时我已经退休了,但就住在医院隔壁,他们就把我叫过去了。我一看出血挺多的,那时候可以栓塞止血,就找放射科来做,还是不行,我说那只好做第三次手术,我亲自参加这次手术。开腹后仔细查看,发现了所有出血部位并顺利止血,病人就平安了。结果第二天就有人问我,你上去做第三次手术,病人万一死在手术台上你是要负责的,你想过没有?我说我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啊,协和培养出来的医生不会那么想,特别是在林大夫的培养之下。林大夫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在风险面前总会优先考虑病人利益。我们这些在林大夫熏陶之下出来的人,都努力承袭林大夫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
年轻时参加农村医疗队,我去过很多地方,都住在生产队里面,随时可能有急诊。记得我40多岁的时候在湖南医疗队,一次半夜有一个急产大出血,指导员就带我坐一个木头筏子过洞庭湖到农民家里,结果是一个不全流产,需要刮宫。刮宫包需要消毒,我就让他们在煮饭锅里高温煮,之后就给她刮宫止血了。医疗队训练的机会很多,我从来没有觉得辛苦,帮病人解决问题不仅不辛苦,还是一种快乐。
我觉得在协和不仅要做医生处理好病人,还要做老师培养好人才。我在协和学到很多,也做了不少工作,通过学习和工作掌握的方法再教给学生,他们也能继续用这套方法。比如我们的启发式教学查房就让年轻医生能从中学到很多。协和有一套很好的人才培养制度,我感觉在协和做老师是一个很快乐的事。
我在协和从医60年,退休以后协和可以让我再继续工作,我就继续看门诊、参加查房、参加全科业务学习讨论。我退休后还住在医院隔壁,中青年医师也喜欢找我,他们会随时跑我家里让我帮忙修改论文,或者对研究选题和设计给一些建议。看到学生们都成长得很好,我也觉得很有成就感。
我一直教导学生要重视临床科研,也重视培养他们的科研精神,这也是林大夫的要求。她说做大夫一定要搞科研,一定要通过科研提高医疗水平。等到我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成为教授,我深刻体会到在协和应该同时搞好教学和科研,要带好低年资大夫。在带教过程中,我就不断提醒大家要利用好图书馆、网络还有病案室,来提高医疗水平。
譬如说想知道子宫肌瘤合并妊娠都会出现什么问题,就得去病案室找所有相关病历,一个一个仔细看出现的症状、治疗方法、效果,还有病人出院以后的情况,然后通过分析、总结找出规律来,这就提高了我们的医疗水平。所以病案是协和的一大宝。
我认为,一个大夫最基本的就是医术要精湛,时刻保持高标准,医疗、科研、教学还有管理,都要全面、综合发展;第二要有病人至上的医德,要爱病人,一切为了病人;当然最重要的是要遵守我们的院训,严谨、求精、勤奋、奉献。协和能够一直这么好,确实需要大家坚持老协和的优良传统。首先就是考虑病人,张孝骞、林巧稚、吴英恺、黄家驷这一代人就是协和培养出来的,他们时刻想着病人至上。老协和的品质是一代代慢慢传下来的。希望大家能继续努力,让协和的美好品质永远保持下去,守护协和的辉煌。
(光明日报记者崔兴毅整理)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31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