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称“农民工”为“建设者”是好开端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称“农民工”为“建设者”是好开端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9-30 05:0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李思辉(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中心特聘研究员)

  近日,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倡导媒体在宣传上,不使用‘农民工’等歧视性语言”等建议,深圳市人社局9月17日答复称:“我市虽不能要求本地媒体不使用‘农民工’表述,但也将结合深圳实际,引导媒体多使用‘来深建设者’表述。”

  “农民工”泛指户籍在农村的进城务工人员。改革开放激发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也拉动了城镇化建设的引擎。20世纪80年代,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背井离乡,到城里务工。从身份上看,他们依然是农村户籍人口;从劳动性质上讲,他们长期在工程建设、加工制造和采矿等领域挥洒汗水,做的是产业工人的工作。随着这个群体的数量不断扩大,就有了“农民工”的称呼。“农民工”一词虽然能比较准确地概括这一群体的身份特点,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个指称从事重体力劳动、社会地位低下务工人员的代名词。

  深圳既是改革开放的窗口,也是“农民工”最早的聚集地之一。当地有关部门引导新闻媒体“不使用‘农民工’表述”“多使用‘来深建设者’表述”,体现的是文明对待基层劳动者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自觉。当然,也有人认为叫什么不重要。其实不然,称呼不仅仅是某一对象的指称,而且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所指称的对象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的状况及其变迁,实际上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一种映射。不叫“农民工”,改称他们为“来深建设者”,或者按照一些专家的建议改称“新产业工人”,是一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表现,体现的是对2亿多进城劳动者的尊重。

  同时也要看到,称呼之变只是第一步,观念之变、评价之变、机制之变、待遇之变逐步跟上才有实质意义。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大进城务工人员,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出力出汗,干着最辛苦、最繁重的活,有的却因为拿不到血汗钱而无法回家过年,不得不苦苦讨薪。他们为城市建设挥汗如雨,盖起了一幢幢漂亮的房子;第一代进城务工人员把几十年岁月贡献给了城市,但也常常在医疗、社保、子女入学等涉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民生保障问题上面对窘境……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城镇化是一个渐进过程,很多问题无法一蹴而就,但至少应该在发展的过程中,努力体现解决问题的诚意。深圳引导称呼转变,让公众看到的就是这种诚意。

  早在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就明确提出:“切实解决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近年来从中央到各地都在禁止拖欠农民工工资,并努力为农民工子女入学创造条件,着力解决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下一步,如何从制度上“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正是各地需要下大力气探索解决的问题。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任何涉及2亿多进城务工劳动者的事,都不是小事。以“建设者”“新产业工人”等称谓取代“农民工”的表述是一种看得见的进步。期待这种对劳动者、对人的尊重从称谓之变开始,尽快延展到更多方面。期待领风气之先的深圳,在消除身份歧视、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上有更多成功示范。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30日 15版)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