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章文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永飞 李兵峰
盛夏深夜,火箭军某旅值班营区“硝烟”弥漫,一场激烈的导弹攻防战演习正在进行中。火箭军某导弹旅旅长周勇坤正带领官兵突破敌人打击、强磁干扰等危局,摆在他面前的那张硕大作战图上,密密麻麻标记着颜色各异、形状不同的符号,每一个都代表着狡猾凶悍、虎视眈眈的“强敌”。
执掌大国长剑,责任重如泰山。入伍28年来,周勇坤熟悉掌握8种型号导弹武器,“可靠”“可信”“可用”等关键词始终刻在他的心中。他说:“我们必须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加快备战打仗步伐,做到长缨在手,决战决胜。”
“不与战位‘零距离’,就无法保持高度的备战状态。”周勇坤的值班宿舍距离旅指挥保障车只有大约60米,但就是这一小段路,每逢战备值班,他还是嫌太远。采访中,旅作训科参谋秦智指着一旁的指挥保障车说:“旅长常把保障车当宿舍,这样他抬腿就能到。”
走进该旅值班营区,能随处感受到弓满弦张的备战氛围——二楼,号手全时备战;底楼,发射车载弹待发。官兵们连睡觉都“枕着”导弹,可谓名副其实的“枕戈待旦”。周勇坤说,只要一声令下,人装可迅即直抵阵地。
离战位更近,官兵们备战打仗的弦也自然就绷得更紧。发射连连长廖梓杰告诉记者,这是周勇坤旅长推行的制度起了作用——每天清晨的敌情通报,让官兵们闻着硝烟味上战位;每天作战分队都会开展敌情会商,根据敌情实时研判、完善方案;每月专门的“研敌日”,围绕重点问题集智攻关。
作为处在军事斗争准备最前沿的一支部队,周勇坤想方设法点燃官兵心头“狼烟”——
在指挥员随身的包里,放着强敌对手资料,随时翻看分析已成为习惯;
在实时更新的“区域态势图”前,官兵们在心中反复进行无声的博弈推演已是常态;
在演训场,官兵们瞄准应对强敌的战略战术,研究拟制出多个作战方案;
面对武器装备新变化、部队建设新要求和作战准备新基点,自主编发15本专业教材和一系列操作规范,探索出15种战法、形成19项成果。
那是某新型导弹入列后,首次经受极端天候的“大考”。当天,官兵在组织夜间室外导弹转载时,狂风骤起、大雨来袭。一名指挥员试探性地建议等风小一点再干。
“打仗会选天气吗?”周勇坤果断带领骨干分析研判,迅速决定按计划完成转载任务。随着他一声令下,吊绳缓缓升起,导弹慢慢离开运弹车,所有人的心悬到了嗓子眼。周勇坤冷静指挥,最终导弹稳稳地落在了发射架上。
在实践中,周勇坤带领官兵总结出的输送工作手册,在火箭军首次探索构建起导弹武器多维输送、全域保障体系,为其他部队提供了模范样本。
去年,导弹旅开始同时装备两型导弹。为尽快实现“双剑合璧”,周勇坤夜以继日带领官兵探索拓展兼训新模式,创新开展“七步三结合”专业训练和“四步法”临战训练,将两型导弹形成合力、攥成拳头。
这些年,周勇坤组织数百次作战筹划和行动,带领全旅官兵托举一枚枚神剑飞天,创造了20多个“首次”和“第一”。
“我们必须确保在任何情况下,统帅一声令下,断然出手、决战决胜。”周勇坤坚定地说。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09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