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https://flv1.neamco.com/gma/20210729/20210729223034758_9223.mp4
讲述人:广州市黄埔区青年志愿者协会金雁服务队队长 李桂泉
【说说我家的小康故事⑮】
【说说我家的小康故事⑮】
讲述人:广州市黄埔区青年志愿者协会金雁服务队队长李桂泉
我今年60岁了,是土生土长的广州黄埔人。大家都叫我“泉叔”,我的名片上也这么印,“志愿者泉叔”。
我们这里属于“先发”地区,到处工厂林立,早就不再为温饱发愁。不过,我发现,好多来穗务工人员忙着打工赚钱,孩子没人管。
这些孩子常常不能按时吃饭,更别说搞好学习了。
我虽然读书不多,但明白小孩子的教育比什么都重要。心想,能不能办一个免费的小学堂,帮帮他们。
我联系了中山大学的志愿者团队,找好了场地,却在生源上遇到了大难题。好多家长觉得我们是骗子:免费学堂?还“一对一”辅导?有这样的好事?
这时,区里帮了大忙,出面做动员说服工作。2008年,“金雁免费学堂”正式办起来了。“金雁”这个名字就是区领导起的,意思是,来穗务工人员像大雁一样,冬去春来,但他们像金子一样珍贵。
办学,让我的晚年生活充实、快乐。有一次,我正在走路,一个学生家长突然叫住了我。吓了我一跳,因为他一手提着刀,一手拎着一块猪肉。他明白过来了,赶紧把刀藏到身后,笑着说:“泉叔,我家小孩以前都不怎么讲话,去你那以后活泼多了,叽叽喳喳的。”原来,这个学生家长以杀猪卖肉为生,要送肉感谢我呢。
还有一个叫徐俊文的孩子,大学毕业后主动联系我,想来学堂做老师,他跟我说“这叫反哺”。我听了,真是开心得不得了。
(光明日报记者王忠耀、吴春燕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30日 01版)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