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划出青春美丽的弧线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划出青春美丽的弧线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5-26 04:3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幸福故事】

  光明日报记者 王金虎 贾月洋 周仕兴 光明网记者 覃庆卫

  在广西百色市田林县浪平镇中学干净宽敞的校园里,孩子们时常会遇到一位老人,他是学校的老校长朱良卫。今年66岁的朱良卫是这所学校很多老师的老师。

  说到朱良卫,就不得不提一下这所学校的“创业史”。“20世纪80年代,学生们翻山越岭去上学的场景仍历历在目,条件很艰苦。”朱良卫回忆,那时的校园只有三排简陋的瓦房,“零硬化”,风来飞沙走石,雨来泥泞不堪,基础设施落后,“镇上还有不少适龄孩子没能上学,那些没能上学的孩子大多在家务农,或者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生活窘迫。”

划出青春美丽的弧线

广西桂林漓江大湾。桂林市委宣传部供图/光明图片

划出青春美丽的弧线

广西南宁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址。刘绵宁摄/光明图片

  1992年,朱良卫被聘为浪平镇中学校长。他将情况反映到教育部门,最终在县里支持下,校园建设资金问题得以解决。

  在山体上施工建设,难度很大,但是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就只有坚定地干下去,才可能有成果。一时间,隆隆的施工声在群山之间回荡。附近村民说,这是希望的声音。他们坚信,一座更大更好的学校屹立于群山之间,将成为连接大山与外部世界的纽带,成为孩子们走出大山的桥梁。

  新教学楼落成后,在县里的持续支持下,宿舍楼、食堂等也陆陆续续建起来了,学校能为孩子们遮风挡雨了,孩子们乐意在这里上学。与此同时,由于政策到位,师资力量源源不断注入,浪平镇的教育一天天发生着改变。

  如今,漫步于宽敞整洁的校园,教学楼、宿舍楼、食堂、体育场等错落有序,美术、音乐等课程以及多媒体教学的普及让孩子们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孩子们奔跑、跳跃的身姿在操场上划出青春美丽的弧线,高大的教学楼里传来的琅琅读书声在山林间回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浪平镇中学只是广西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西统筹利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等专项资金,极大改善了全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与此同时,作为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工作内容之一,民族教育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各地不断推广,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

划出青春美丽的弧线

广西柳州的侗族妇女在制作当地小吃。吴练勋摄/光明图片

划出青春美丽的弧线

从广西柳州开往莫斯科的中欧班列。黄艳梅摄/光明图片

划出青春美丽的弧线

1975年的广西柳州。柳州市委宣传部供图/光明图片

  2019年,“中国童声合唱团提升计划”在北京开营,中国国际合唱节组委会邀请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山乡中心小学“巴马布努飞歌童声合唱团”40名学生参加活动,布努瑶原生态的童声合唱,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那是我第一次去北京演出,当台下的观众对我们的表演报以热烈的掌声时,我深深感到我们瑶族文化的珍贵,它受到了人们的认可与欢迎。”参加合唱的东山乡中心小学学生罗银妹说。

  东山乡中心小学是东山乡布努瑶民族文化的传承之地,全校有884名学生,其中850人是瑶族孩子。东山乡中心小学的校园,时时刻刻都像是在上音乐课,孩子们欢声笑语,操场上到处能看到他们敲铜鼓、唱瑶歌的景象。

  “我们东山是布努瑶聚居地,瑶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有瑶族铜鼓舞、瑶族药浴、瑶族传统刺绣手工艺、瑶族祝酒歌、弩文化……”东山乡中心小学校长兰桂宁介绍。

  基于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学校在2012年创建了乡村少年宫,致力于创建民族特色校园。“为了更好地开展民族教育,我们学校还开设了瑶族文化传承班。”东山乡中心小学民族教育教师罗小媚说。

划出青春美丽的弧线

2020年的广西柳州。胡锦朝摄/光明图片

划出青春美丽的弧线

昔日的广西南宁五象新区。梁权摄/光明图片

划出青春美丽的弧线

2019年的广西南宁五象新区。李辉摄/光明图片

划出青春美丽的弧线

广西南宁邕江两岸风光。黄维业摄/光明图片

  乡村少年宫是开展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地方,设施设备齐全,有专门的活动场所。在少年宫开放日,学校通常会邀请民族文化传承班创始人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还会邀请民间民族文化传承前辈到学校来和老师学生交流,挖掘民族文化元素。

  融合瑶族文化元素,东山乡中心小学创编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背篓赞歌》《民族风情秀》《射弩舞》等节目,每年的壮族三月三、瑶族祝著节,学生们都会被邀请到县里表演。

  “孩子们通过学习瑶族舞蹈、歌曲和传统手工艺等,在培养兴趣、丰富学习生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孩子们喜欢自己的文化,增强了自信,热爱民族、热爱家乡,也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兰桂宁说。

  2018年1月,东山乡中心小学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评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东山乡中心小学“一校一特色”的民族教育成果得以更好地巩固与发展。

  巴马县西山乡中心小学依托其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创编了舞蹈《十里送红军》《映山红》等节目,让红色文化的传承成为一种时尚。

  西山乡中心小学创建于1924年,具有深厚的红色传统,为中国革命事业培养了许多人才。“我们学校的红色文化节目呈现出了革命战士热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精神,激励着我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努力为家乡、为国家作出贡献!”西山乡中心小学学生韦奕含说。

  “通过学习红色文化,孩子们了解了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历程,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西山乡中心小学校长杨光兵说。

  如今,巴马县教育局正在开展“一校一文化、一校一特色”民族教育建设,已形成了东山乡中心小学的瑶族文化、巴马镇盘阳小学的壮汉文化、西山乡中心小学的红军文化、巴马第二小学的兰亭文化等特色文化,民族文化之花正在崇山峻岭间绽放。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26日 06版)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