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刘江伟 张 帆 崔志坚 丁艳
初夏时节,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前的“焦桐”亭亭如盖,如一把撑开的巨伞,遮蔽出一片沁人的绿荫。微风吹过,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洒下片片碎金。来往的人们在此驻足,边仰望,边思考,感受着用历史和精神浇灌出的绿意。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习近平同志1990年所作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已深深照进现实,焦裕禄精神也如同这郁郁葱葱的泡桐树,紧紧扎根中原大地,聚木成林,连缀成海,释放着河南启航新征程的精神伟力。
“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河南,为河南发展擘画了新蓝图,锚定了新坐标。
几年来,河南牢记嘱托,持续弘扬焦裕禄精神,牢牢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挖掘红色基因,讲好黄河故事,努力把黄河建设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
洛阳首座双塔双索面斜拉式大桥——凌波大桥。张晓理摄/光明图片
百年巨变:
从“温饱不足”“吃饱穿好”到“幸福河南”
兰考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内,记录着焦裕禄上任前的情景。1962年秋,本是万物结实的丰收季节,但兰考的土地上,却空空如也。连年飞扬的风沙,不时造访的洪水,寸草不生的盐碱地,“搅扰”得这里时常颗粒无收。人们吃不饱肚子,每年逃荒要饭大军浩浩荡荡。
兰考就是浓缩版的河南发展史。新中国成立前的河南,一直多灾多难。1942年夏至1943年春,河南发生大灾荒,景象触目惊心。全省夏秋两季大部分绝收,大灾后又遇蝗灾,“水旱蝗汤”袭击全省110个县,3000万人受灾,300万人死亡。
新中国成立之初,河南仍是全国贫困落后的省份,人均年工农业总产值仅50.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1%。就是因为这连绵无尽的贫穷,河南涌现了焦裕禄、杨贵、郑永和这样的好书记,他们带领劳苦大众,与贫困作斗争,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新乡先进群体精神等就是从此时开始燎原。
始于1978年的中国农村改革,改写了河南农民的命运,也改写了河南发展的历史。势不可挡的改革大潮,从农村逐步向城市乃至整个经济体制的全方位改革推进,成为河南发展的强大动力。从“温饱不足”到“吃饱穿好”,河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91年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从此挺起腰杆谋发展。
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热潮。河南不再把自己束缚在“把农业搞好”的思维定式中,坚持工业、农业两篇文章联起做,战略目标从提出“一高一低”到强调“两个较高”,从实施“三大战略”到实现“两大跨越”,产业结构从“二一三”转变到“二三一”,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构想横空出世。河南经济总量先后突破1万亿元、2万亿元大关,迎来快速发展的艳阳天。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主动融入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河南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中原儿女向着“幸福河南”的目标前进,一张张蓝图成为现实,一幅幅画卷徐徐铺展。截至2019年,河南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位,粮食总产量连续14年超过千亿斤,工业经济总量稳居中西部省份之首;新能源客车、盾构机等成为河南制造新名片,神舟飞船、高铁等大国重器上有了更多河南元素。
黄河渐成中原“绿飘带”。新华社发
红色基因:
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不竭的精神源泉
一座座活力独具的城市、一片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一个个整洁的美丽乡村、一批批现代产业集聚区……行走在中原大地,“老家河南”日新月异。
“我们能过上好日子,都是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都是因为有一大批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好党员!”开封退休老教师王国忠提起河南发展,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走遍河南山和水,至今难忘三书记。”焦裕禄、杨贵、郑永和,出现在新闻名家穆青笔下,也刻印在中原大地老百姓心中。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新乡先进群体精神等,这些浸透了红色基因的时代精神,成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不竭的精神源泉。
伟大的精神造就伟大的事业。为传承接续红色基因,河南先后建成了焦裕禄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大别山干部学院和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新乡先进群体教育基地、南水北调精神教育基地,以党的建设的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的高质量。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河南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着重提出要“大抓基层、大抓支部”,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精兵强将派到关键岗位去锻炼,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开封通许县拐王村就是其中典型。拐王村长年交通闭塞、信息不畅,贫穷落后一度是该村的代名词。村党支部书记张清正这样形容以前的村子:说话无人听,做事无人应,群众经济差,干部没威信。张清正当选党支部书记以来,通过抓基层党建,使村子走出了一条经济、党建工作及社会各项事业共同发展的共赢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提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专班推进机制和考核督查机制。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抓好本土人才培育,精准选才、着力育才、高效用才,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组织振兴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好的‘领头雁’,就是好的支部书记,一个好的支部书记要能力强、理念新,最重要的是心中装着老百姓。”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说。
传统文化:
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美丽邂逅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在河南省实验小学,孩子们边唱边表演,时而双眉上挑,时而怒目圆睁,时而跑圆场,一招一式有模有样。
河南是戏曲之乡,以豫剧为代表的地方戏是中原文化的个性标志和品牌,让戏曲艺术在中原大地重新振兴成为河南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登上现代文明的列车,不仅决定着文脉能否延续,也决定着现代化建设是否更有内涵。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叮嘱,要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传承、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河南牢牢把握传承与创新两大课题,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了美丽的邂逅。针对文艺精品演出展示不够、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有效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河南还推出了“中原文化大舞台”“寻找村宝”等活动,用好现有文化阵地,让优秀剧目演起来、文化场地用起来、文艺工作者动起来、老百姓乐起来、核心价值观活起来。
4月21日,一曲《唐宫夜宴》,拉开了2021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的大幕。宫女们面若满月、云髻轻挽、憨态可掬、顾盼生姿,惹得中外嘉宾欢乐不止。让传统文化走进现实,使文化和旅游贯通相融,也是本次论坛的主题。
论坛上,河南启动了“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化旅游带建设。郑州、洛阳、开封,相距三百里,占据中华文明中心位置三千年,奠基了最初的中国,创造了盛世的汉唐,演绎了梦幻的大宋,书写了中国古代文明最恢宏灿烂的篇章。
这里有“最古老村落”唐户遗址,这里有“最古老城池”西山古城,这里有“最古老王都”王城岗古城,这里有最早的丝绸、瓷器等遗存。从双槐树河洛古国遗址、二里头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郑州管城商代王城遗址,到秦末风云际会、楚汉争霸,盛唐东都洛阳的繁荣、大宋《清明上河图》的盛景,华夏文明、黄河文化不断在这里孕育、创新和发展,铸就了中华文明的根与魂。
“‘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平台,也应该是讲好黄河故事、河南故事的新载体。”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如是评价。
黄河保护:
着力把黄河建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双肩包、望远镜、三脚架、笔记本,这是马朝红一年四季的标配。
马朝红是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管理局的一名管护员。20余年来,她在黄河湿地行走、观鸟,见证了湿地环境的不断改善。“观鸟,其实就是在关注我们自身的生存环境。”她说。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洛阳段东西长96公里,总面积达2.4万公顷,以保护水禽及湿地生态环境为主。目前,这里记录观察到的鸟类达26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大鸨、黑鹳等11种。
作为黄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以沿黄河生态保护治理为引领,在黄河湿地生态修复、全域河渠综合治理、沿黄生态廊道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着力把黄河建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把城市建成生态文明之城。
黄河宁,天下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河南的根脉在黄河、安危在黄河,高质量发展的潜力也在黄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河南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
暮春时节,封丘黄河滩区满目苍绿,清风把麦苗儿吹起了波浪,堤边的柳条儿自由挥舞,时不时有鸟儿落地啄食。而前几年,这里还是一片狼藉。黄河水时不时会来“骚扰”一下,房子大都是临时棚,村民不敢盖长久房。村民开玩笑说,房子不好,但车买的都是最“得劲”的——便于逃跑。
吴贵海是封丘县李庄镇俄湾小区退伍老军人,目睹了黄河多次泛滥。“我们祖祖辈辈都在黄河滩区生活,以前的家园经常被洪水淹没,平均十几年就得重建。‘吃光喝净,河里一蹦’,滩区人很无奈。但穷家难舍,故土难离,就凑合过了。”吴贵海说。
为了让滩区百姓过上安稳日子,河南实施了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仅封丘就有10万群众搬出滩区,总任务量占全省迁建任务的三分之一。10万群众搬出黄河滩区,为黄河生态保护拓展了宽广空间,有序退耕还湿的实施,将新增绿色生态廊道1.75万亩,新增耕地9205亩,新增粮食产量1.1亿斤。
保护黄河已渐成河南人的自觉。开封以辖区内87.5公里黄河大堤堤内和堤外100米范围为核心区,在前期“清四乱”和污染防治的基础上,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湿则湿、宜草则草”原则,科学选取适合本地生长的泡桐、雪松、柳树、国槐等树种,涵养自然生态,构建水林田草湿地坑塘共生的有机整体。
“前些年,危害黄河生态的挖砂取土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如今开封市铁腕治乱、安装了高清探头、车辆微卡口、高空瞭望等高新设备,实现巡视全覆盖,治理无盲区,保障了黄河流域开封段生态保护。”家住黄河岸边的开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居民赵则营深有感触地说。
幸福河南:
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
郸城县张完乡的王某,最近总是乐呵呵的。患疝气多年,而乡卫生院没条件做手术,离县城又太远,他就一直硬扛着。最近,医共体总医院派驻下乡帮扶的泌尿外科专家来到乡卫生院,他听说以后赶了过去。专家主刀,手术顺利,家门口住院,花费不足县级医院的三分之一。“受这么多年的苦,也算是等着了。”笑容渐渐漾满了他的脸庞。
受益的何止是患者。张完乡卫生院医生刘捷说:“现在就诊病人多了,医生收入上去了,工作热情也高了。”医改前,郸城19个乡镇卫生院主要靠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吃饭,普遍存在基础设施破旧、医疗器械落后、技术力量薄弱的现象,乡镇卫生院门可罗雀,县级医院却人满为患。
医改后,医疗条件来了个大变样。张完乡卫生院院长仵峰感受至深:“乡镇卫生院融入医共体后,总医院注入资金56万元,购置了手术床、胃肠机、吸引机等新设备,开设了消化内科、肿瘤内科、疼痛科新门诊,定期派出各科专家到卫生院长期坐诊、以师带徒,乡医生到医共体总医院进行轮训、跟班学习,县乡医生联合到农村开展义诊、巡诊活动,基层就诊率迅速提升到75%。”
和郸城一样,如今,医疗改革在河南遍地开花,让群众在家门口可以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享受专家服务,让广大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花小钱看大病。
王国生曾经算过一笔账:河南有1亿人口,任何一项民生问题乘以这个基数,都是大事情。“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我们必须时时砥砺的初心使命。”王国生说。
民生无小事。近年来,河南每年高质量办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财政民生支出累计3.5万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稳定在76%以上,社会保障体系更趋完善。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68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制度和人群全覆盖,累计救助城乡低保对象1718万人次、特困人员超过250万人次,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197万套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16.6万户,居全国前列……
“十四五”期间,河南提出以建设幸福美好家园为目标,努力建设幸福河南,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梦想如长风,扬帆助航;目标如灯塔,引领征程。在新征程上,河南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阔步前进,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21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