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山西:汾水扬素波 转型新格局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山西:汾水扬素波 转型新格局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5-09 02:3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李建斌 杨珏 陈城 光明网记者 姚坤森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奔腾千里的汾河水曾引来无数文人墨客为此折腰;“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地流过我的小村旁”,千年不息的汾河水又承载着多少三晋儿女的魂牵梦萦。

  然而,煤炭、电力、焦化……多年“重结构”的发展下,山西曾陷入不堪重负的境地。曾经绿水青山的肌体变得千疮百孔,哗啦啦的汾河水翻腾不出昔日的朵朵白浪……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浪费严重、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山西人面前。

  从早期文明的火光到战国时期的胡服骑射改革,从开辟万里茶道的晋商贸易到改革开放初期引进外资额度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中外合作项目,三晋大地上从来不缺乏自我革新的勇气。厚重的历史赋予山西更多的使命,发展的强音呼唤山西更多的担当。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山西紧抓“建设转型综改示范区”机遇,在“率先”上抢先机,在“蹚出”上下苦功,在“新路”上勇探索,锚定目标不懈怠、脚踏实地加油干,在转型发展中奋力蹚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山西:汾水扬素波 转型新格局

“沪晋互爱”山西文旅推介走进上海。新华社发

  1.转型,从历史进程中汲取力量

  从1919年5月7日山西大学等11所大中学校学生2000余人在太原中山公园集会声援五四运动,到1924年5月中共太原支部的成立,再到1931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成立,三晋大地上的革命实践形成了燎原之势。

  在1936年3月召开的晋西会议上,“争取迅速对日作战为党与红军的重要任务”的决议及之后一系列的事态发展,让山西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重要阵地。

  “雄浑壮太行,嘶马啸北风。”从1937年8月八路军三大主力师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到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山西作为华北敌后抗战的战略支点、指挥中心和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广大军民团结一心、前仆后继,与日寇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写下了辉煌篇章。

  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山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凝聚出了伟大的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的这些精神,也成为三晋儿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精神动力。

  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的各项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煤炭行业,1959年全省原煤总产量达4355万吨,是1949年267万吨的16.3倍,山西煤炭也一度成为我国工业的“血液”。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山西提出建设中国煤炭能源基地,大力发展煤炭产业。七十多年来,山西累计生产煤炭210余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山西:汾水扬素波 转型新格局

大同熊猫光伏电站。王中勋摄/光明图片

  山西对煤炭的开采利用,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山西经济曾依靠煤炭实现快速发展,但对煤炭的“依存度”越来越高,逐步陷入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的产业困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长期以来,山西兴于煤、困于煤,一煤独大导致产业单一。推动煤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全省域的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山西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实现山西转型发展的关键举措。山西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下定决心,要走出一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的由“产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革命兴煤”发展之路。

  2.转型,在传统产业中求突破

  不当煤老大,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2016年,山西煤炭行业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走上“减、优、绿”之路。“十三五”时期,山西退出煤炭过剩产能1.57亿吨,先进产能占比达到68%。压减焦化、钢铁等落后过剩产能,关停煤电机组425.6万千瓦。

  淘汰落后产能,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力的一流能源企业是转型关键。2020年,新一轮国企完成专业化战略重组,原有的“七大煤企”变身为煤炭板块的“双航母”。国企改革重塑资源优势,科技助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山西煤矿实现了华丽转身。

  在打造全国“5G+智慧矿山”标准规范制定和构建5G工业应用产业集群方面,山西煤炭行业正重新定义着未来采矿新模式。2020年7月10日,山西焦煤霍州煤电庞庞塔矿5G网络最后一个基站调试成功。至此,深达800米、远距100多公里、包含144个5G基站的全国第一张煤矿井下5G专网建成。发挥5G网络大带宽、低延时、海量连接等突出优势,打通了煤矿智能化开采上下行传输的高速通道,使煤矿安全生产方式和管理运营从“质变”转为“智变”。

山西:汾水扬素波 转型新格局

多彩右玉。辛泰摄/光明图片

  大力实施煤炭“减、优、绿”的同时,山西现代煤化工走出一条高端化、绿色化和市场化的新路子。

  2020年12月在太原召开的中国纺织大会上,主办方一分钟的视频展示了山西从“一块煤”到“一根丝”再到“一匹布”的华美蝶变,让本不搭界的煤和布实现了完美的转化。蝶变的背后是技术的赋能,利用新型绿色先进的化学工业技术使煤炭成为涤纶、锦纶、氨纶等化纤工业的重要原料来源,助力纺织科技时尚绿色发展。

  从黑色到时尚多彩,从工业的食粮到大众的生活,传统产业转型带来的惊喜远不止这些。“煤层气生产金刚石不仅是山西首创、中国首创,更是世界首创。”太原理工大学新型碳材料研究院教授于盛旺和他的团队将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瓦斯”变成了价值极高的“金刚石”,为山西煤层气资源找到了一个“论克拉卖的价值链”。于盛旺说,“我们现在做一克拉金刚石最低端产品需要10立方米的煤层气,成本约30元;一克拉金刚石按市场最低价可卖200元,涨了几倍多。”

  “‘十三五’时期是山西新旧动能转换力度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一个时期。但山西碳排放总量仍居全国前列,10年内完成碳达峰任务异常艰巨。”今年全国两会上的热议再次表明了山西转型之难。

  把压力转变为新型能源产业技术和新能源业态发展的机遇,山西正以开展碳达峰作为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为举措,积极推动煤矿绿色智能开采、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抓好煤炭消费减量等量替代。

  3.转型,在创新驱动中寻发展

  在大同市云冈区与左云县接壤的重峦叠嶂的山峰上,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整齐划一,深蓝色的多晶硅组件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这便是全国首个光伏“领跑者”基地——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

  “十三五”期间,山西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较“十二五”期间增长2.4倍,新能源利用率达97%以上,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2100万吨。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产业,是山西干部群众的共识。

  轻如薄翼却能经受烈火炙烤也能承受千斤之重,这便是气凝胶。作为山西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产业,阳泉市建成了目前亚洲最大的气凝胶生产企业。华阳集团气凝胶科创城研发中心研究院院长胡博说:“气凝胶科创城研发中心,设立阳泉、北京、深圳三个研发基地,通过与行业领域高端人才、研发团队共同建立科研平台,把科研前沿成果和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表示,面对资源型经济转型这道“时代考题”,山西必须打破路径依赖,在产业转型上努力实现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

  走进忻州半导体产业园区,塔吊林立,生产安装有条不紊,园区建设如火如荼。2017年中科晶电刚落户园区,忻州市政府就为他们量身定制了配套设施。短短几个月,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砷化镓晶片加工制造车间,跑出了令人惊叹的加速度。

  速度背后是忻州市等不及、慢不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随着中科晶电项目快速建成投产,上下游关联企业也随之而来。这些企业涉及半导体产业上游的衬底材料加工制造、产业中游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开发以及产业下游的终端应用。

  敞开胸怀,诚意拳拳。中国电子、中国电科、长城等一批龙头企业、核心企业落户山西。

  2020年7月10日,山西长城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智能云”工厂网信产品正式亮相。作为中国长城签约最快、落地最快的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山西长城“智能云”工厂从开工到建成投产仅用时108天。

  顶层设计,谋划布局,山西聚焦高新材料和产业领域,培育和打造了一批新兴非煤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手撕钢、碳纤维、气凝胶、石墨烯等新产品不断涌现。

  寻求新的增长极,蹚出一条山西特色的转型之路,山西传统农业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具有地方特色的有机旱作农业,正成为山西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引擎。

  去年,山西农业大学西校门旁780米的围墙轰然倒地。昔日藏在围墙里的校园美景,如今路过的人都可以饱览,这是晋中市太谷区打造的一项“拆墙透绿”工程。但事实上,拆掉大学围墙,绝不止为了“透绿”,背后还隐藏着更大的深意:农大人要走出高墙、走向社会,真正实现谷城院融合,服务社会、服务经济。

  谷城院一体化的深度融合创新模式也很快显现出它的集聚效应,150余家龙头企业即将落户这里。未来,山西农谷将成为一个创新高地、人才聚集地,引领带动示范辐射全省的现代农业发展。

  4.转型,在青山绿水中铺底色

  能源化工产业的畸形发展让山西戴上了“黑帽子”,但绿色的种子从未在这片土地上沉睡。

  面对不适合人类居住的“不毛之地”,右玉人扎根于此,久久为功,一代接着一代干。耗费70多年,植树约1.3亿棵,荒山变绿洲,绿化面积达170万亩,林木绿化率由不到0.3%提高到了56%,右玉创造了生态史上的奇迹。

  而今,右玉精神还在延续。

  “风去灰天黑地,雨来寸步难行”,十多年前太原西山的情景,山西晋峰供热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俊平依旧历历在目:200多个采石场、石膏厂、煤矿长年开采,形成近百万平方米的破坏面。

  生态修复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埋头实干。张俊平带领员工背粪换土、修建栈道、铺设管道、恢复植被……没有路,没有水,没有电,张俊平和1000多名工人坚持吃住在山上,一干就是10多年。矿山废址变公园,西山也成为太原市坚持生态修复与造林绿化并举、环境治理与矿产资源整合同步的典范。

  “春风吹彻平原,樱花万顷开无际。”芳菲4月,西山上种植的25万株樱花成了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樱花园,漫山遍野,落英缤纷,吸引着无数游人。

  西山脚下静静流淌的便是汾河水。这条山西的母亲河从忻州的管涔山间汩汩而出,穿越吕梁山脉,流过太原盆地,最终在河东大地上汇入黄河怀抱……千百年来,汾河一直静静地陪伴着三晋大地。

  一座座现代化的企业兴起两岸,汾河却迅速干枯衰竭,地下水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城镇、农村生活污水和工业企业废水占比高达90%以上,干流部分河段连续12年断流。

  废水排河,干涸断流。汾河的治理不能再等了。生态兴则文明兴,守护汾河才能守住未来。

  2018年9月,《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方案》形成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三管齐下、系统推进的治理格局,同时推动政府市场两手发力。2019年5月1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汾河流域治理攻坚战的决定》正式实行,一场保护汾河的攻坚战在三晋大地全面打响。

  铁腕治污、重拳扫污,全面清零、不留死角。“点线面”结合的配套措施,绘就了山西水污染治理的详细“作战图”。

  耕耘终得收获,全省设区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消除,58个地表水国考断面全部退出劣V类,汾河历史性地实现了“一泓清水入黄河”。

  “如今,越来越多的鸟类选择来汾河畔栖息,鸟类种类从治理前的四五种到如今的156种,其中被誉为‘鸟类大熊猫’的黑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着‘空气和水质监测鸟’之称的白鹭、灰鹭随处可见。”太原市汾河景区管理委员会综合科副科长郭凡站在汾河景区感慨地说。

  鱼戏清波,鸥鹭翩飞。一幅河流绕城、水清岸绿的宜人图画,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目前,山西全省森林覆盖率23.18%,达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水平,历史性超过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预计到203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将达到30%以上,三晋大地正在不断绿起来。

  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绿色生态的理念已经扎根山西人的内心。征程不止,持续修复治理“两山七河一流域”,让美丽生态惠及民生,让人民群众有更大的幸福感。

  5.转型,在文旅融合中找路径

  从垣曲“世纪曙猿”到芮城“西侯度圣火”,从“丁村遗址”到“陶寺遗址”,从战国荀子、盛唐柳宗元到北宋司马光、清代于成龙……三晋大地上文物遗迹数不胜数,历史名人灿若星辰。

  深邃浩瀚的文化底蕴是山西文旅产业发展最坚实的底气。6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1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50个中国传统村落,36100多处地面文物古迹,531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余座宋辽金之前的地上木结构建筑……山西的古建遗存令人心生向往。

  “走进山西,就如同走进了中国历史的博物馆,时时处处感受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脉动。”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这样推荐山西。

  打造一批体现山西特色的精品旅游公路,构建“快进慢游深体验”的现代旅游综合交通体系,是擦亮山西“黄河、长城、太行”三张名片的基石。

  未来,山西的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全长将达1.3万余公里,覆盖山西11市的117个县(市、区),串联起174个A级以上旅游景区。旅游资源的串联,连起的是历史文化的脉络,也串联起富民强省的梦想。

  “要把山西优质的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支撑,归根到底需落实到一个个文旅项目上来,以项目建设来推动山西文旅的高质量创新发展。”中智游集团董事长蒋骏认为。

  2020年9月10日,山西省第六次旅游发展大会召开,掀起了新一轮文化旅游发展高潮。仅旅发大会期间,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共签约18个项目,总投资317.2亿元。借此契机,山西各景点也探索各类旅游要素的有机整合,实现从“一处美”到“处处美”,从“季节游”到“全时游”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八年修复,容颜初绽。走进太原古县城,古老的记忆随之而来:县衙、文庙、魁星楼、十字街、关帝庙、城隍庙……古县城与晋祠、天龙山、蒙山、晋阳湖等景区连成一片,形成一个观光旅游、民俗风情、文化娱乐等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区。

  推动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娘子关村,因娘子关而得名。据记载,唐代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在此设防、驻守,故名娘子关。村中家家清波临灶、户户枕水而居。凭借着娘子关的“关、山、水”自然美景,娘子关村2000多人中一半以上吃上了“旅游饭”。

  与此同时,山西珐华、推光漆器、绛州澄泥砚等文化产品也开始引来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批带动性强、发展潜力大的文化科技创新型企业由此而生,不断丰富和延伸文化产业链条。

  依托厚重的文化资源,山西正在深化文旅融合、推进产业升级、推进“红色+乡村旅游”发展上下苦功,努力营造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09日 05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