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乡村振兴: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乡村振兴: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4-27 03:0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李慧

  谷雨时节,大江南北一片春耕忙碌景象。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春耕农机设备轰鸣背后,是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是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向好,是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2018年2月4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外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讲意义、定思路、定任务、定政策、提要求,为新时代乡村振兴举旗定向。

  几年来,广大干部群众辛勤耕耘,农业农村发展硕果累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生动呈现,成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压舱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根基。

乡村振兴: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浙江湖州南浔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民增收。新华社发

  从智慧种地到融合创新 农业提质增效迈出新步伐

  这段时间,在浙江湖州南浔区旧馆街道,成片的良田里,小麦、油菜长势正旺。今年48岁的田水芳是旧馆街道港胡村种粮大户,从零散承包到集中承包,他的种植面积已超1000亩。

  “今年备耕,是我种田以来最轻松的一次。”田水芳说,以前,这个季节他要早早叫上10多名散工到田间忙碌。现在农忙时,各类大型农机设备集中作业,安装在田地间的传感器、病虫害监测仪等可实时监控环境变化,进行病虫害智能预警监测,连有机肥都能根据土壤情况定制生产。

  立足于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拉动乡村产业持续繁荣,南浔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民增收,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良好基础。2020年,南浔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8000元,同比增长6.2%。

  按照欧盟出口标准打造的特色水果出口备案基地;以高端医疗、教育、养老为特色的燕园小镇,以康养、运动为主题的云溪漫谷;辐射全国20余个省份的国际木材交易中心;融合亚欧风情的“一带一路”合作示范园、风格颇具“国际范”的乡村民宿酒店……在四川成都青白江区乡村大地上,一个个高标准、现代化的乡村振兴项目刷新着人们的认知。以开放、引领、示范、创新、新经济、总部基地等为“标签”的一大批龙头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以“国家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创建为核心的生态圈能级正在迅速提升。

  项目高速发展背后,以农产品精深加工、都市休闲农业、农村电商、森林康养、农产品物流、绿色种养、农业文创等新产业新业态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正在形成,特色小镇、文旅融合正在拓展乡村产业的场域和边界。

  在乡村振兴中,各地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全国家庭农场超过100万家,农民合作社达到222.5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89.3万个,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成为现代农业主旋律。

  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390亿斤,比2019年增长0.9%,连续六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全国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71%;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迈上60%新台阶……一系列数据,映射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给农业发展注入的新活力。

乡村振兴: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游客在江苏沛县杨屯镇南山牡丹园观景赏花,乡村旅游发展持续带动农民增收。张体会摄/光明图片

  从环境治理到乡风文明 农村成为安居乐业新家园

  道路干净整洁,农房黛瓦白墙,绿植错落有致,池塘清澈见底,百花馨香争妍……在江苏沛县红色基地青墩寺小学所在地张寨镇刘庄村,美丽画卷尽收眼底。

  张寨镇依托青墩寺小学这一红色文化资源,走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之路,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红色旅游特色村,围绕庭院整洁、绿化绿植、村容村貌提升、厕所改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村庄环境整治。

  “村环境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走出家门就像是走进公园,很舒心。党史馆建在我们村,环境越来越美,村民幸福感渐增。”张寨镇党委书记王明运说。

  “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曾是不少村庄的真实写照。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各地有关部门合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截至目前,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68%,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超90%,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乡村面貌焕发新气象。

  村庄干净了、变美了,村民们的精气神也有了新的提升。

  在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江孜镇东郊村,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发动大家参与定规矩,把戒烟控烟、不乱扔垃圾等写进村规民约,村民们对于村庄管理积极上心,重视教育、崇尚科学成为新时尚。村民扎顿说:“大家不比吃、不比穿,就比谁家大学生多,孩子们也比着谁能考进好学校!”

  加大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农业遗迹等保护力度;加强农村基层治理,积极调处化解乡村矛盾纠纷;以党建引领创建乡村善治新模式……各地扎实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乡风文明建设,一股清新之风在广袤田野上吹拂,让村民生活更加安心舒心。

  从政策支撑到产业助力 农民奔向殷实富足新生活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在各地农村创业创新已成为繁荣乡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去年的‘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广东展销会上,上堡米果荣获产品金奖,现场就有客户订购了1.5万斤。”被称为“梯田阿妹”的江西崇义县上堡乡赤水村村民刘金萍说,现在米果销量不断增长,这段时间她一直忙着赶进度制作米果。

  主动了解优惠政策,走访农技专家,外出参加培训;探索更高效的种植方式和提升稻米产量;对农民免费发放优质种子;学习新的销售模式,争做“网红”,开辟线上直播带货新渠道……在刘金萍的带领下,传统米果制作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上堡米果”品牌日益做大,带动农户增收2000多元。

  乡村兴,则农民富。随着乡村振兴的加速,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6万元,提前1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2020年该数据达17131元,较2015年增加5709元。

  同时,农民收入结构更加优化。不仅务农能增收,外出打工、在乡创业、盘活资源也都成为增收的新途径。从经营收入看,农产品增值空间不断拓展;从务工收入看,农民工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从财产收入看,农村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带动财产净收入快速增长;从转移收入看,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加强,转移性收入占比明显提高。

  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离不开产业兴旺,更离不开改革助力。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介绍,“十三五”期间,农村改革持续深化,2亿多农户领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三权分置”取得重大进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新一轮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启动实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基本完成,6亿多人集体成员身份得到确认,农村改革“四梁八柱”基本构建。

  城乡融合发展也迈出了坚实步伐,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全国95%的县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各地正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并向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破浪前行。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27日 06版)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