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青年学子说】
国防科大电子对抗学院2020级博士生王新宇:
博士硕士都是抗洪抢险的战士
2020年7月,从淮河两岸到长江沿线,持续不断的暴雨倾盆而下,江河卷起千层浪,来势汹汹,安徽各地江河湖库水位迅速上涨,沿线人民群众受灾严重。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我所在的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迅即成立“抗洪抢险突击队”。作为学员队支委会成员的我率先向组织递交了申请,加入“突击队”。7月20日,我们带着“别怕,我们来了”的朴素想法奔赴洪水侵袭的最前沿——安徽省肥西县丰乐河。在抢险滩头,学院各级领导、教员带头干,学员、战士们个个斗志昂扬、拼劲十足。我们这群研究生学员,上了抗洪一线也不甘示弱,填沙袋、运沙石、垒堤坝、设围堰、堵管涌……大家不敢休息也不愿休息,生怕耽误的一分钟让身后守护的百姓多遭一份罪。
正当我们干得起劲时,一位头发苍白的老奶奶顶着正午的烈日,带来了一大袋刚煮好捂得严实的茶叶蛋,对我们说:“孩子们,快吃,吃完了再干。”那一刻,我的眼角湿润了,深深地被这份纯真质朴的军民鱼水情打动。随着后续部队的到达,我们接到了撤收的命令,从堤坝上带回的路上,路旁的人群里跑出一个小男孩,塞给我们一把糖果,又很快地跑回人群中,向着队伍敬起少先队礼。
看着送行的人群和加固的堤坝,思绪回到了4年前的巢湖。2016年的夏天暴雨如注,安徽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那年,学院同样组建了一支“抗洪抢险突击队”,保护驻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7月6日当晚,学员队领导紧急召开军人大会作了思想动员,同学们个个热血澎湃,恨不得立刻冲上前线。家人打来电话,母亲在电话那头用坚定的语气跟我说:“需要你,一定上!”
第二天,我们奔赴了抗洪一线,看到远远超过警戒水位线的洪水,所有人心急如焚,大家拿起手中的工具,一锹一锹铲,一袋一袋运,持续奋战到了深夜。接到命令带回的时候,同学们看着堤坝上一眼望不到头的沙袋,深深地舒了一口气。手上磨破的皮、脚底生起的泡、嘴角裂开的缝都成为我们共同的回忆,和这一年的洪水猛兽一起,在我们的成长年轮上刻下深深的印痕。
两次抗洪,一个初心,两个战场,一个使命。曾经听老师讲过,在1998年的抗洪抢险中,学校的抢险队伍里不仅有学生和战士,还有专家、教授。不管在什么年代,身为国防科技大学的学子,我们是学生但首先是战士,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必须冲锋在前。在2020年的抗洪现场,我们在大堤上喊响了“博士硕士都是抗洪抢险的战士”的口号,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和点赞。
从抗洪战场到科研战场,变的是前行路上的挑战,不变的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投身强军兴军的使命任务,沉淀的是心中对军人这份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和荣誉感。返回校园的我们要跟随导师刻苦攻关,做科技强军路上的急先锋。
(光明日报记者胡晓军、张士英整理)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06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