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物背后的故事】
光明日报记者 常河
一张纸,因为有了18个鲜红的手印,变得沉重而悲壮。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 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这份“红手印”永久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编号GB54563,国家一级文物。资料图片
如今,这份“生死契约”永久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编号GB54563,国家一级文物。
1978年12月的一个寒夜,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严立华家摇摇欲坠的茅草房里,一盏油灯照亮18个庄稼汉略显亢奋的脸膛。“大家来到我家,有的坐在草垫子上,有的蹲在地上,屋子中间有一张小矮桌,连茶杯都没有。”严立华回忆说。
生产队副队长严宏昌开门见山地说:“大家都说说,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填饱肚子?”
社员们立即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有的说:“50年代初,土地归各家各户,生产干得热火朝天,什么矛盾也没有。”有的说:“小岗都穷到梢了,不分到户不行的!”
“绝密会议”开了三个小时后,严宏昌在一张皱巴巴的纸上写下上述内容,18位农民以中国最传统的方式按下了鲜红手印。
“我们当时就是想活命,作为农民,只能向土地讨生活。”严宏昌说,“当时生产队饿死了60多个人,饿绝了6户。”当时的小岗村,是“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经常闹灾荒,农民大多外出乞讨。
由于煤油灯光十分昏暗,加之当时气氛紧张,这份具有历史意义的“生死契约”写得歪歪扭扭,句子既不连贯,也没有标点符号,而且还有很多错别字。18位农民万万没有想到他们被饥饿逼迫而立下的这份“生死契约”,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
会议一结束,小岗村民连夜分牲畜、农具,丈量土地。18枚红手印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中国现代农业的一种生产经营方式,不仅直接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又一次解放了生产力,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写下了辉煌的第一乐章。
“大包干”第一年,小岗村粮食总产量13.3万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粮食产量的总和;人均收入400元,是上年22元的18倍。20多年吃救济粮的历史就此结束。
他们无意走进历史,却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一回重要角色。
摁下了“大包干”的红手印,定格了中国农村改革的起点,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小岗村的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全国。“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小岗人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23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