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为闽越文化溯源 为闽都精神铸魂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为闽越文化溯源 为闽都精神铸魂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3-14 02:2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为闽越文化溯源 为闽都精神铸魂

——福州新店古城遗址将盛装“出席”第四十四届世遗大会

光明日报记者 高建进

  今年6月,第44届世遗大会将在福建福州召开。盛会在即,近日,福州新店古城遗址公园(一期)建成。这个沉睡千年的古城遗址,从1985年偶然被发现开始,历经9轮考古发掘、列入保护名录,到今日终于旧貌展新颜。30多年时光里,迈着匆匆脚步的它,仿佛就是为了赶往本次世遗大会会场,以盛装“出席”,“开口”向世界讲述这座城市的变迁与历史,讲述自我成就的幸运与荣光。

为闽越文化溯源 为闽都精神铸魂

为闽越文化溯源 为闽都精神铸魂

  近日,福建福州新店古城遗址公园(一期)建成。这个沉睡千年的古城遗址,从1985年偶然被发现开始,历经九轮考古发掘、列入保护名录,到今日终于旧貌展新颜。图为新店古城遗址公园向游客开放。光明图片

  新店古城遗址承载着2200多年前的闽越文化信息,是闽都文化的重要源流。2001年1月,新店古城遗址正式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此翻开了古城遗址保护的新篇章。

  “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理念和实践方法,为延续福州城市历史文化的“根”与“魂”奠定了坚实基础,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为福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今年是新店古城遗址列为省保单位20周年。20年来,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质的跃升,保护机制不断完善,新店古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也得到系统性推动。2月4日,新店古城遗址公园的闽风越韵展馆开馆,“云游闽越”VR小程序上线,立即引爆一波波访古寻城的热潮。春节期间,十多万市民和游客通过小程序“游览”古城遗址,在虚拟现实中感受着闽越文明的源与魂。

  当盛会召开,万众瞩目,福州新店古城遗址公园将在这片焕发着历史魅力和时代活力的土地上,向世界报告中国呵护历史文物的决心,向世人展示文化遗产保护的“福州实践”。

  唤醒千年古城,打造闽都文化品牌

  福州又称榕城,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城内有着众多的名胜古迹,特别是城区拥有一条完美的历史文化中轴线:沿着以福州解放日命名的“八一七”路,从北边的屏山,经冶城遗址、明清建筑群“三坊七巷”,再到闽江两岸的上下杭、烟台山历史风貌街区,全长近7公里,贯穿城市南北。它们展现着这座城市不同历史时期特有的文化故事。而在城市布局的背后,既包含福州人建城的智慧,也包含着人们对城市文化风貌的坚守与执着。

  从城市中轴线北端的屏山往北3.5公里,是福州新店镇古城村。几段夯土筑起的仿古城墙、巨石组成的浮雕,在阳光下诉说着历史深处的故事。这里,就是刚刚建成的福州新店古城遗址公园(一期)。

  这个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遗址,曾在这里沉睡了两千多年。

  198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考古人员在新店镇古城村找到了东、西、北三段城墙遗址,均为夯土建筑。随后,当地文物管理部门开始了对古城遗址的依法保护与探索。1996年至2019年,考古人员对其进行了9轮考古发掘和勘探,除了发现西汉时期的城墙遗址、护城河外,还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陶片、瓦片等。它们器型丰富,纹饰多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研究价值,反映了早期闽越国的生活情景。“考古发掘表明,福州新店古城遗址是一处汉初闽越国时期的大型聚落遗址。”2019年新店古城遗址联合考古队福州领队李福生这样表示。

  新店古城遗址是幸运的。2001年1月,遗址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得到系统性保护。牢记嘱托,不懈努力。2018年8月,福州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成立新店古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正式成立古城办,大力推进新店古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

  新店古城遗址的发现、发掘、研究、论证,为进一步探索福州的建城史提供了新的依据。特别是,这座古城遗址将揭开汉初闽越王国的神秘面纱,让福州人了解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从而找到归属感与自豪感。

  为闽越文化溯源,为闽都精神铸魂。福州新店古城遗址的保护修复利用,成为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7月,福州被确定为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承办地。当年11月,新店古城项目(一期)保护修复和建设工作正式启动。之后,福州市借鉴国内其他地区的遗址公园建设经验,在新店古城保护范围内,建设福州新店古城遗址公园。经过建设,如今,新店古城遗址公园(一期)建成,为即将举办的第44届世遗大会献出一份厚礼。遗址公园的建成,也使得今天的福州城市文化中轴线往北延伸3.5公里。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日前,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林宝金赴新店古城遗址公园(一期)调研。他说,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秉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创新理念和重大实践,切实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着力打响闽都文化国际品牌。

  讲好“老”故事,文物“活”起来

  新店古城遗址是福州根之所在、源之所系。如何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保护好这方净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福州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陈亮主持编制了新店古城遗址保护规划。他表示,规划编制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新店古城遗址范围内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虽然前后进行了9次考古挖掘,但遗址的很多基本构成没有揭露出来,地下还有什么“宝贝”无法预测。二是与文物保护普遍遇到的问题一样,这个项目也受时间和生产力的限制,需要分期去实施。

  因应这些挑战,新店古城遗址保护采取了三大原则。一是原真性保护原则,对于已经挖掘出来的东西,全都原真性地保护下来;二是考古预留原则,留出将来地下考古的区域;三是分期实施原则,将新店遗址公园建设作为整个遗址保护的一期工程。目前,古城遗址公园(一期)共设有遗址核心区、创意文化体验区、生态文化休闲区、考古体验及服务区等30处景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新店古城遗址公园立足考古挖掘成果,努力让埋在地下的历史文物“活”起来。其方式之一,就是利用雕塑“讲故事”。

  在新店古城遗址公园的中轴线上,立着三块巨石组成的浮雕“闽越春秋”,中间的雕像就是第一代闽越王无诸。据《史记东越列传》记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今天福州的建城史便是以这一年为始。

  “闽越文化的融合正体现在无诸的形象装扮中。”遗址公园雕塑的设计者林靖介绍,无诸是越王勾践的后代,南方的青铜冶炼技术在当时具有代表性,所以无诸右手握着一把青铜剑;而闽人崇拜的蛇图腾则体现在了他的左臂上。

  在遗址公园中,采用了大量不同材质的雕塑来进行意向性展现,再现了闽越国时期冶铁、宴饮、迎宾、甬乐等生活场景,具象地展示闽越融合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这些雕塑形象地讲述着闽都先祖故事,让遗址公园变得有趣又有可读性。

  除了静态的雕塑,动态的声光电多媒体也在讲述着闽越国故事。园内的闽风越韵展览馆以现代科技再现了闽越国人开疆拓土、继往开来的历史画面。

  “整个公园的总体规划设计在于呈现出闽越人当时的生活情境,用景观的布置结合展馆内的多媒体互动手法,让闽越文化以‘历史纪录片’的动态呈现在观众眼前。”遗址公园总设计师、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教授严龙华表示。

  让古城走出围墙,让遗址融入都市

  新店古城遗址是汉初闽越王国时期的人类据点,现在这里依然是人烟兴旺的村庄。人和遗址和谐共处的文化景观,也被活态传承下来。

  遗址公园没有围墙,开放式的空间供市民随意步入。走进这里,一幢幢古厝民居与四周阡陌纵横的农田相映成趣,农田里忙碌的村民则为古城遗址平添了几分生气。“村民都很乐于看到遗址公园的建设。”福州新店镇人大主席魏武俊介绍,镇里主动将1万平方米可盈利的村财让出。目前公园内部和周边依然保留了80多亩基本农田,镇里通过流转,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打造传统田园耕作场景,形成花样农田网红打卡点。

  “新店古城遗址公园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一直持续到今天还是当代人的生活场所,一直陪伴着人类发展在不断演化,这是它最独特之处。”严龙华认为,对于这样一个活态的遗址公园,应该涵盖它所经历的每一个时代的印记,包括当代的,只要有价值的都应该尽量予以保留。“既要保护历史,保护珍贵的遗产,又要跟当代的社区、当代的居民生活融在一起,与城市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

  世遗大会在即,新店古城遗址公园的保护修复,将为盛会呈上一份人文与自然结合、历史与现代交融的遗址保护的“福州样本”。林宝金强调,要把握承办世遗大会的重要契机,努力实现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城乡面貌品质“两个新提升”。

  立足“两个新提升”,如今,已完成一期建设的新店古城遗址公园,既是文物保护修复的“庇护所”,也是供市民休憩游玩的城市公园,还是周边居民的生活社区。整个园区,如一条跨越千年的时光隧道,一头连着2200多年前的古闽越族群,一头连着他们的后裔——当代的闽都百姓。

  “新店古城遗址被以公园的形式保留下来,是非常科学而又明智的做法。”古城的发现者之一、福建省文物局原局长郑国珍认为:“这样既可以回报社会,给市民们留一个休闲和接受历史文化熏陶的好去处,同时也守住了一方净土。对古城,我们还有许多考古发掘的工作要做,访古寻城的脚步不会停止。有了遗址公园,那些未知的文物古迹就会得到很好的保护,等待着将来去探索、去发现。”

  留住文化根脉,守住城市之魂。文化遗产保护的“福州模式”,正带着历史的荣光走向第44届世遗大会的舞台。

为闽越文化溯源 为闽都精神铸魂

扫一扫观看短视频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14日 01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